第11章(1 / 3)

自然的邀請

Invitation of Nature

跨界引領,實現協同,多元知識的生態體係整合。

自然的內在價值,人類互動,審美標準,就是先天就固有的,它不能被選擇,而隻能被經曆。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ecological systems

Nature's inner value,people's aesthetical standard and interaction with nature are innate,which can't be chose but experienced.

生態技術實踐的脈絡

景觀設計的內涵不斷在外延,隨著城市化進程,生態環境日益惡劣,景觀設計與生態的結合正式時下需要研究的課題,帶著這樣的命題,我們在實際項目中研究與嚐試。

關鍵字:自然係統生態技術景觀設計

宏觀生態——

自1969年麥根哈格出版的《設計結合自然》,景觀規劃與設計就已經將生態學和大環境引入到了景觀與區域規劃,這是基於城市環境的憂患提出的概念。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一個係統,人工與自然的係統,需要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過程中需要以係統的方式考慮問題,以生態安全格局為總體思路對區域土地的開發與利用、生態岸線的保護、高速公路的選線等具體實踐都是非常重要的出發點。

中觀融合——

在確定整個生態保護路線的同時,景觀設計需要將活動路徑與自然因素相融合,提供體驗自然的平台。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如何更好的利用是每個項目需要去研究平衡的。

本章節中的雲東海濕地公園項以“尊重基理”為特點來體現生態的理念,保留桑基魚塘基底為載體,同時利用立體的架空、地下等“功能集約”方式布置遊覽係統,盡可能的減少對基底環境破壞,同時又提供氣密接觸自然的機會,更好的展示了濕地的淨化過程,營造一個人與自然的科普課堂。

微觀技術——

同時對於生態理念延續,缺少不了技術支撐,從GIS規劃技術的運用到水生態技術運用都是對生態理念的一步步落實,從規劃到設計,從大到小,一脈相承才可以真正落實到地,做到真正意義上人與自然的協調。

本章節中株洲龍母河項目是一個景觀生態規劃為導向的案例,以水生態領銜,集合水利、排水、生態、血防為前提,融合交通、景觀、兩型、文化專項,構建綜合型生態水資源利用模式的兩型規劃。每個專題相互聯係,同時有著各自的技術體係。例如水生態針對性提出了五大策略。

The context for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technologyThe connot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is in constant extension,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combin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ecology is the topic in urgent need of discussion.We will conduct research and trial in the actual project with this topic in mind.

Keywords:natural system,ecological technology,landscape design 親吻自然——南京魚嘴濕地公園景觀設計項目區位:中國.江蘇南京河西新城南部項目規模:60公頃

建設單位:南京市河西新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

設計時間:2013.12.01———至今

施工時間:2014.03.01———至今

摘要:魚嘴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以親吻自然為理念,將自然保護、生態技術工程與景觀設計相融合,營建市民的精神家園,構築社會記憶與生態記憶背景下的場所精神。在城市與長江之間勾繪出一處閱讀長江的情感空間、一間認識自然的生態課堂、一個共迎青奧的賽事公園,讓市民的情感有所歸屬,讓露天的自然直接授課,讓城市的活力融入濱江,最終實現濕地與江灘共同生長、江灘與城市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