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從個人素質來說,孫權具有英雄之氣。孫權非常勇猛,他經常帶領部隊衝殺在前,撤離在後,每戰必身先士卒,深得將士們的信賴。但是,這樣做也經常給孫權帶來危險,例如他在帶兵進攻合肥的時候,下令撤軍以後他仍然留在前線殿後,因而給了張遼以可趁之機,險些丟失了性命。但是,孫權在以後的戰爭中仍然一如既往,所以他們經常能夠打勝仗。
第四、從當時人對他的評價說,孫權也有英雄之名。曹操就曾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像劉景升的兒子,那簡直是豬狗不如!”劉備也對孫權心有忌憚,他在京口會見孫權以後,曾心有餘悸地對部下說:“孫車騎長上短下,吾不能再見之。”
第五、從處理國家大政方針為說,孫權能屈能伸,具有英雄之節。他在自身實力弱小的時候能夠忍辱負重,積蓄力量,以求突破。他曾多次對魏稱臣,又曾多次對劉備作出重大讓步,表麵上看他好象吃虧了,但實際上他的力量就是在這個時候得以不斷壯大。他能夠正確分析敵我力量的對比,從不與敵人死打硬拚,能勝則勝之,不能勝也不強求,充分顯示了一個政治家的廣闊胸襟。
所以,從這些事實看,皇帝老爸孫權在三國時期的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很多人看《三國演義》很會不喜歡孫權,有些恨他,也有些瞧不起他,自己沒什麼本事,全靠父兄幫他打下的基業,《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的回目說得好:“小霸王怒斬於吉,碧眼兒坐領江東”。這“碧眼兒”說得就是孫權,據說他長得像“外國人”,不過的確是正宗的漢人血統,好像後來水滸中的劉唐也是這種類型。
英雄從來都不是自封的,都是要靠對手來成就的。那麼你看看成就孫權是個英雄的兩大對手:曹操、劉備。這二位都是三國時期響當當的大英雄,但是二位都曾敗於孫權之手。赤壁一戰,曹操率數倍於江東的大軍來犯,結果被周瑜“談笑間強虜灰風煙滅”;劉備率大軍來襲,結果彝陵一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裏。
孫權不是英雄,但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兩大英雄都敗在他的手下,這樣的人,不是英雄,也是英雄了。一般說來,英雄都是要主動出擊才是英雄,這一點上孫權是差了一些,但他也不是苟且偷之輩,他也曾出擊,一舉而勝,而且他的對手是三國時期不是英雄卻被人廣泛地稱為英雄的人物——關羽。那麼有名氣的一個人物,被“孫權勸學”過的“吳下呂蒙”輕而易舉地把所謂固若金湯的防守就給突破了,並進而拿下了荊州。
也許有人會說,提到的周瑜、陸遜、呂蒙倒是都可以稱為英雄,而孫權卻不應該算吧。那麼好,有三大英雄能為孫權所用,孫權可謂是個英雄“頭子”了,所以,孫權,絕對是個英雄無疑了。
辛棄疾居然也對人們十分不喜歡的孫權倍加推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後來漸漸地人們也得出了一個結論:孫權應該是個英雄,而且是個大英雄。
六 孫權英雄一世 沒處理好家事
孫權的第一位夫人是謝夫人,她的老爸做過漢朝的尚書郎,算是書香門地出生的,她的天姿國色聞名於江東。當時媒人踏破了門檻,但都被謝家所拒絕。孫權的母親吳夫人聽到這個消息,便將謝氏納為孫權的妃子。吳國太可能是想讓北方讀書人家的女子來教化孫家的子弟,就幫兒子孫權“聘為妃”。從“聘為妃”這三個字推斷,這樁婚事肯定是孫權繼承大位之後進行的。
孫權也很喜歡這位謝夫人,但這樁美滿的婚姻很快就被孫權娶第二個老婆的事所打破。因為好景不長,孫權又娶了姑母的孫女徐氏為夫人,徐夫人祖籍吳郡富春人。她的祖父徐真與孫權的父親孫堅親近,孫堅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徐真。徐夫人先是嫁給了同郡的陸尚,陸尚去世後被討虜將軍孫權聘以為妃。徐氏比謝氏年輕而且更美麗,謝氏漸漸地失去了孫權的寵幸,不久恚恨抑鬱而死。
謝夫人沒有兒子,便撫養了孫權妾所生子孫登。謝夫人去世以後,孫權命徐夫人以母親的身份撫養孫登。孫登得立為太子,群臣請立徐氏為皇後。不料後宮又有步氏、袁氏以及王氏受寵超過了徐夫人。孫登很早就因病去世,後宮又展開了爭奪儲位的明爭暗鬥。
本來以孫權的身份地位,娶幾房姨太太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謝小姐生在書香門第,三從四德也是應該理解的,可是這次孫權是想讓謝小姐屈位於這位新夫人之下,更有意思的是這位新夫人竟然是孫權的表侄女!謝夫人不肯,最後失寵,鬱鬱寡歡中就死掉去了,《三國誌》中說“早卒”,也不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
徐夫人嫁給孫權還是二婚,她第一個老公叫陸尚,後來死了。已經身為討虜將軍的孫權就娶了她,並要她撫養長子孫登。後來這位徐夫人性情太過嫉妒,後被孫權攆到某個地方一個人住了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