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七皇帝老爸 昭烈帝——劉備(3)(2 / 3)

劉備也是一個富有膽識胸襟的人傑,有著適應環境、靈活機智的一麵,能夠“屈身守分,以待天時”。在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回裏,劉備就深知自己在人屋簷下,一定要懂得“韜光養晦”的道理,才能保存自己,以等待時機。便在後園種菜,不問世事。當曹操說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時候,劉備被說中了心思,又害怕曹操看出自己胸懷大誌被其加害,而驚得酒杯落地,卻能機智地借雷電之聲將自己的震驚掩飾過去,巧妙的保全了自己。劉備的每一次脫離依托人都和他的不甘人下、怕人謀害有直接的關係。

盡管劉備身上幾乎集中了賢明君主應有的仁政愛民、忠義、富有才智謀略、禮賢下士性格特征,這些在戰亂頻繁、群雄並起的亂世特別為飽受疾苦的百姓所向往和擁戴,也是作者心目中明君形象的體現與升華。

劉備和曹操兩人,都是有雄才大略、稱霸一方的英雄人物,也常被人們放在一起比較,但兩者在根本上存在著“王道”與“霸道”的差別,也是“仁政”與“****”的根本差別。但由於羅貫中在劉備身上傾注了過多的理想化的色彩,也使得劉備的形象難免有些描寫上的簡單、片麵和過頭,反而令人沒有真實可信之感。

如魯迅先生就評價說三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但無論如何,劉備一直是作為一個封建賢明君主的形象曆來被人們所敬仰的。

五 做劉備的妻子真不容易

劉備他究竟有幾個妻子?可能大家想不出,在《三國誌》以及《三國誌演義》裏也查不出來。但是可以告訴大家,劉備有八個妻子。劉備的八個妻子有先後,而且其中有個妻子原是寡婦,還被封了皇後。

這點在東漢時期也不是什麼很特殊的事。孫權的女兒成了寡婦以後也嫁了人。在當時,寡婦嫁人是能夠被大家接受的,包括她去做皇後。在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裏,這是很平常的事兒。隻有到了宋代以後,尤其是南宋以後,寡婦再嫁受到指責。

書上寫到劉備有四個妻子,她們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夫人。她們共同的特點是:有姓無名。

最早寫到的應該是甘夫人。她是劉備居住在小沛的時候所娶的,後來就跟著劉備一塊到了荊州。她在荊州時期給劉備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阿鬥。當曹兵追到長阪坡時,劉備萬般無奈,拋棄了甘夫人和阿鬥。虧得趙雲趕來,方免於難。劉備進入四川的時候,書中就不再提起這個甘夫人了,估計她是死在荊州。

第二個妻子是糜夫人。她是糜竺的妹妹。呂布襲取下邳後,甘夫人被俘虜,劉備轉移至別處。糜竺把她介紹給劉備,劉備就娶她為妻。

糜小姐嫁給了劉備。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很明顯,劉備在徐州隻是客卿身份,並沒有實權,徐州牧陶謙雖然年邁體弱,但根據漢末不成文的規矩,他的職位將來是屬於兒子的,並且,陶謙有兩個兒子,說什麼這好事也輪不到劉備頭上。最重要的,當時劉備是個窮光蛋,簡直可以說是“身無分文”。

但糜小姐顯然不是這麼認為的,她說:劉備現在不做官也沒什麼,以後會做的;劉備窮也沒關係,反正我家有的是錢——果然,糜小姐嫁過來的時候,帶了兩千個奴客,嫁妝無數,並且一嫁過來就把全部的錢都交給了劉備支配。可以說,如果沒有糜小姐這筆錢,劉備大概隻能在徐州做客卿終老了。

眾所周知,糜小姐做了劉夫人後,並沒得到什麼好下場,而是死在了亂軍之中。

這裏特別強調這個“妻”字,因為劉備娶她以後,她的身份是妻。在曆史上,糜夫人當時叫夫人。在這以前的甘夫人,盡管結婚在糜夫人之前,但是她的身份在曆史上、在《三國誌》裏邊是妾。甘夫人是妾,糜夫人是妻。甘夫人結婚在前,糜夫人結婚在後,這在曆史上寫得很清楚。妻、妾的名分古人很注意,不會弄錯的。

但在《三國演義》裏羅貫中不考慮甘夫人和糜夫人妻和妾的身份,反而提到兩個人的時候都是甘、糜二夫人,不過甘夫人總是放在糜夫人的前麵這是對的。

第三位是孫夫人。孫夫人在書裏邊是孫權的妹妹。孫夫人究竟叫什麼名字呢?她是不是叫孫尚香呢?這個名字見於京劇《龍鳳呈祥》。這是個比較花哨的女性化的名字,是在羅貫中《三國誌演義》成書和流傳以後產生的一個名字,所以那隻是京劇裏頭這麼叫。

第四個夫人,也是最後一個,叫吳夫人。她是蜀國大將吳懿的妹妹。曆史上叫吳壹,在《三國誌演義》裏叫吳懿,後來被封為皇後。

小說裏說吳夫人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劉永,一個叫劉理,這是《三國誌演義》裏邊說的。從曆史來看,這個說法不對。史書上記載,劉永和劉禪不是一個母親所生,又說劉理和劉永也不是一個母親所生。這樣一來,劉永、劉理如果和吳夫人搭上關係,那隻可能其中一個是吳夫人生的,不可能兩個都是她生的,甚至也有可能兩個都不是她生的。

如果說那兩個兒子裏有一個不是吳夫人所生,那麼,劉備就還有第五個妻子。因為這時劉備的幾個妻子都死了,孫夫人已經回到東吳去了。如果兩個人都不是吳夫人生的,而這兩個人又不是同一個母親,那就是說劉備有了第六個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