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的輻射從兩個窗口出來後,在空中傳播,形成兩個圓錐形的輻射束。若地球剛好在這束輻射的方向上,我們就能接收到輻射,且每轉一圈,這束輻射就掃過地球一次,也就形成我們接收到的有規則的脈衝信號。

專家的討論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相信上述這種燈塔模型。但是也有離經叛道的不同意見被提了出來。新的觀點認為脈衝星的發光不是源自它的磁極,而是來自它的周圍。

同時認為,脈衝星發出脈衝光是因為它的磁場在高速地翻轉振蕩,激變的磁場造成星體周圍出現了極高的感生電場。這個感生電場的峰值出現在磁場過零點附近,並且加速帶電粒子使其發出同步輻射。這就可以解釋脈衝信號的產生機理。

燈塔模型是現在最為流行的脈衝星模型。然而磁場震蕩模型還沒有被普遍接受。

閱讀點擊

●如果能夠增加觀測數據的數量,大幅度地提高信噪比,有些現在沒有中介脈衝的脈衝星將可能會顯示出微弱的中介脈衝。按照燈塔模型推測,微弱的中介脈衝意味著我們的視線剛好掃過輻射光束的邊緣,而這種剛好掃過邊沿的情況應該是小概率事件,是罕見的現象。所以,仔細尋找微弱的中介脈衝,有可能會讓我們找到脈衝星的真正的輻射機製。我們預計,在我們的觀測靈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後,微弱的中介脈衝會大量出現。

隕石帶來的信息

隕石是個活標本

目前,除從月球取回的少量岩石外,隕石是我們唯一的地外固體物質。弄清各類隕石的身份有很重要的科學意義。

隕石是太陽係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天體物質,它的年齡與地球相當,約為46億年,而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岩石也隻有39億年,因此隕石是研究地球形成及生命起源不可多得的活標本。

我國南京天文台的隕石專家王思潮,在於1983年落到我國陝西寧強縣的隕石中發現了有機物。這不僅意味著地球之外存在著生命的痕跡,表示著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種可能:隕石等外星體把生命有機物從太空帶來,這些種子在地球上獲得適宜的環境得以發展演化,從而形成地球上的生命世界。

隕石從哪裏來

地球上的人不斷接待隕星這位宇宙來客,所以人們很想知道這位神秘的客人的故鄉在什麼地方。多數人認為,隕石的故鄉是在太陽係的小行星帶上。小行星沿著橢圓形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當它們接近地球時,有些便告別了家鄉,前來拜訪地球。

也有人認為,隕石是由彗星轉變來的。因為有些彗星隻有彗核,沒有彗發和彗尾,這就很難與小行星分辨了。有些人對隕石的來源問題,采取了折衷態度,認為一部分來自小行星,一部分來自彗星。因為彗星、小行星和隕石之間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綜合起來看,後一種說法比較接近問題的實際。

閱讀點擊

●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麵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

雲彩能預報地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