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3)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勇於承擔責任是我們在社會上立足並獲得成功最關鍵的、最重要的一種品質。作為一名員工,我們始終都要將責任意識根植於心,鎖定自己肩膀上的責任。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會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得更為卓越。鎖定責任,才能鎖定結果。亨利沃德畢察曾經說過,決定一次航行是否成功,不是離港起航,而是歸航入港。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

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一個人必須承受的義務和必須擔負的職責,是一種使命、一種義務、一種義不容辭的道義。家庭需要責任,社會需要責任,企業更需要責任。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須承擔責任的工作,相反,你的職位越高、權力越大,你肩負的責任就越重。不要害怕承擔責任,要立下決心,你一定可以承擔任何正常職業生涯中的責任,你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

大家都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在職場生存的員工來說,尤其如此。

責任伴隨著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全過程,害怕承擔責任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擔當重任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句名言: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對於職場人而言,事業的成功也是責任。工作即責任,一份工作就必須要承擔一份責任,敢於擔責也是一個職場人最基本的素質要求。無論工作是什麼,崗位處於怎樣一種級別,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站到了這個崗位之上,那就必須要有負責到底的決心與毅力,因為這種選擇也就是責任的選擇,不可推卸,不容逃避。放棄責任,也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工作的權利,放棄了事業發展的前景。

金融危機下,裁員成了許多企業不得已的應對辦法。阿珍與小美恰好都在“經濟寒流”重災區的金融係統任職。倆人幾乎是在同一天接到上級主管的通知,她們都在第一批即將被辭退的員工名單之中。按相關法律規定,一個月之後,公司將正式辭退她們。得知消息,倆人的心幾乎都沉到了穀底。

鬱悶了幾天之後,小美很快就“痊愈”了,有說有笑,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事實並非如此,大家都瞧得出,小美外表滿不在乎,其實心底卻是忿忿不平的。雖然有些話聽上去像是同事不經意間的相互玩笑,但其中有許多話卻是話中有話,含沙射影地指責別人或抱怨自己受到不公待遇,時常弄得別的同事與領導下不來台。更過分的是,小美得知要被裁後,幹脆豁出去了。工作上“身在曹營心在漢”,能混則混,甚至不顧職場規則,公然用單位的電腦網絡上招聘網找工作。工作不上心、不負責,結果給其他同事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讓別的同事反感起來,巴不得這個牙尖嘴利、說話夾槍帶棒的家夥盡快離開。

相反,阿珍話雖然比從前少了,可工作卻仍然像往常一樣認真負責,甚至做得比以前更好了。除非別人問起,否則她從不主動提自己即將離開的事情。就算談起,她每次都說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能力欠缺,是自身原因,不是公司的問題。很多同事都深感惋惜,就要失去這樣一位善良的好同事。阿珍卻反過來安慰別人,說自己會盡量做得更好一點,給大家留下一個好印象,將來再見時大家還會是好朋友。有時阿珍也會開玩笑說,哪怕自己離開了,也要帶走大家的心,讓大家想著自己、念著自己。

月末那天,阿珍處理完手邊最後工作,才開始收拾私人物品,準備離開。此時人事經理把她叫去,公司高層經過考慮,她可以留下繼續在公司上班。這很讓阿珍感到意外,原來這最後一個月裏,包括她的主管在內,都在向上反映阿珍是位難得的好員工。她認真敬業,在明知要離開的情況下,仍舊是盡心盡責去做好每件工作,這非常不容易,希望上司能慎重選擇。這些意見反映到了老板那兒,最終阿珍得以留任。

職場上類似小美的人很多,阿珍這樣的員工卻不常見。這也是為什麼阿珍能留下的原因所在。許多人寧願多花心思,想著怎樣偷奸耍滑,少做點事,也不願多用點腦筋去想辦法盡可能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他們常常自作聰明地以為自己占了便宜,騙過了領導,其結果卻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每個人都清楚,晉升與獎勵,終究不會留給那些不負責任的員工的。

漠視責任,玩忽職守,不僅會給別人,給企業帶來危害,也會對自己造成不良後果。工作就是責任,對工作負責,其實就是對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應該將責任意識深植於心,因為有了責任意識,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表現更加卓越。責任感並不容易形成,主要是體現在很多細枝末節的小事中。舉個簡單例子,上班時間快到了,可你卻還賴床不起。如果你有責任意識,你就可以問自己,盡責了嗎很多時候,對自己的慈悲就是對責任的侵害。

從前有一個將軍。他駐守邊境,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為國家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於是皇帝給了他很多獎賞,他的財富很多很多,權力也很大。

很多人都羨慕他的生活。尤其是軍隊裏的士兵們,一個個地都很想成為一個像他那樣的將軍。但將軍似乎並不太快樂。

有一天,一個士兵看他悶悶不樂,便問他原因。將軍說:“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幸福。”

士兵說:“怎麼會呢你擁有這麼多財富和權力,除了皇帝陛下,你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可將軍不以為然,他說:“我們倆換換位置,你就知道為什麼我覺得一點都不幸福了。”

就這樣,將軍讓士兵當了一天將軍,他的財富隨便士兵怎麼花,他的軍隊隨便士兵怎麼指揮。

士兵非常高興。他坐在椅子上喝著美酒,看著手下成千上萬的士兵,他感到得意極了。

正在這時,一名士兵衝上來報告,鄰邦突然發動攻擊,軍隊正向邊境靠過來。士兵一下子慌了,他從椅子上站起來,不知道該怎麼做。他竟然嚇得兩腿發抖。最後,隻能無助地把目光投向了將軍。

“發生什麼事了”將軍問到。

“鄰邦打過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士兵說到。

“現在你是將軍,怎麼辦應該是你說了算。”將軍對士兵說。

“可是……”士兵一下子啞口無言,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後來,軍隊還是在將軍的帶領下打退了入侵者。士兵找到將軍,對他說:“我終於明白了你的心情。除了我們看見的財富和權力,你還有更多的是責任。”

“沒錯,身為一個將軍,就必須肩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必須冒各種風險。我不能隨心所欲,必須隨時保持警惕。我不能做出一個失誤的決策,也不能放鬆自己。這就是我覺得自己並不快樂的原因。”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沒有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工作。著名的計算機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的老板格洛夫,曾在某大學的演講中,說過一段話,值得職場人去反思。他說:“無論你在哪兒工作,都不要把自己當成員工,而是應當把這公司當成你自己的。自己的工作自己掌控,沒有其他人可以掌控,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業。你每天都在和成百萬的人競爭,你必須不斷提升自己,增強自己的優勢,學習新的知識,適應不同的環境。從事任何的工作,都應該虛心去學習,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能,隻有這樣,你才能取得進步,才不會成為失業統計數據裏的一個數字。而且,一定要記得,從周一(現在)就要啟動這套程序”。

客觀地說,格洛夫的話是對員工的真心話,道出了一個老板對員工的真心期待。那麼作為職場一員,我們也就必須意識到:工作即責任,既然已從事了一種職業,選擇了一個崗位,那就接受它的全部。忠誠於它,對它負責,不斷提升自己,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責任感決定工作結果

責任感決定工作結果。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管理,同樣的人員配置,但有時工作質量卻千差萬別,其問題的核心就在於責任感的差異。

2006年12月31日,當2006-2007CBA職業聯賽第16輪北京金隅對遼寧盼盼的比賽進行到第4節11分52.6秒時,裁判員判罰遼寧隊犯規,北京隊兩罰兩中領先4分。在遼寧隊發端線球進行最後一次進攻時,本應顯示7.4秒的計時鍾卻顯示為74秒。此時記錄台工作人員並沒有發現此問題,臨場裁判員和技術代表也均未發現此情況。比賽繼續進行,當遼寧隊完成一次投籃不中,搶下籃板再次投籃不中,此時計時器顯示為六十幾秒,根據推測,遼寧隊最後一次進攻時間早已超過了7.4秒。此時北京金隅隊隊員和教練員首先發現了計時器所顯示的時間出現了問題,北京金隅隊的教練、運動員情緒激動地衝向記錄台。最後經過技術代表與計時員確認,宣布比賽結束。

比賽結束後,對於相關問題的解釋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計時器失靈,一個是工作人員太緊張,“技術員過於緊張,而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比賽上,因而忽略了計時器的錯誤”。這是當場比賽技術代表的解釋。但是,這兩個原因無論哪一個都顯得牽強。其實,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事情,說到底還是責任感的問題。如果各個環節的責任感強一點,比如,賽前做好記錄台設備的檢查,比賽精彩與否都不忘自己的本職工作和職責……這樣荒唐的錯誤恐怕就不會出現了。

李嘉誠說過,用人最主要是看其責任感和忠誠可靠程度,對於這樣的員工,企業將會給其最大的發展機會。

小林是一名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他到一家鋼鐵公司工作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現很多煉鐵的礦石並沒有得到充分地冶煉,一些礦石還殘留著沒有被冶煉充分的鐵。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公司會有很大的損失。

於是,小林找到了負責這項工作的工人,跟他說明了問題,這位工人說:“如果技術有了問題,工程師一定會跟我說,現在還沒有哪一位工程師向我說明這個問題,說明現在沒有問題。”小林又找到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對工程師說明了他看到的問題。工程師很自信地說:“我們的技術是世界上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工程師並沒有把他說的看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暗自認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明白多少,不會是因為想博得別人的好感而表現自己吧。

但是小林認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於是拿著沒有冶煉充分的礦石找到了公司負責技術的總工程師,他說:“先生,我認為這是一塊沒有冶煉充分的礦石。您認為呢”

總工程師看了一眼,說:“沒錯,年輕人你說得對。哪來的礦石”

小林說:“是我們公司的。”

“怎麼會,我們公司的技術是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總工程師很詫異。

“工程師也這麼說,但事實確實如此。”林堅持道。

“看來是出問題了。怎麼沒有人向我反映”總工程師有些發火了。

總工程師召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來到車間,果然發現了一些冶煉並不充分的礦石。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監測機器的某個零件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冶煉的不充分。

公司的總經理知道了這件事之後,不但獎勵了小林,而且還晉升他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總經理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公司並不缺少工程師,但缺少的是負責任的工程師,這麼多工程師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並且有人提出了問題,他們還不以為然。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責任感和忠誠於公司的人才。”

小林從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晉升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可以說是一個飛躍,他獲得工作之後的第一步成功就是來自於他對工作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他的這種責任感讓領導者認為可以對他委以重任。

工作中,並非隻有領導階層才能承擔起責任。其實,當上級將一項工作交給你,就這項工作而言,你需要有一種責任感,然後再按照要求努力提供一個上級想要的結果。

然而,在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隻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努力去追求“結果”,而這就是責任感缺失所致。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撞鍾,日子久了,覺得毫無趣味,覺得自己的工作僅僅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已。

一天,老方丈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一職。

小和尚十分委屈:“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

老方丈一笑:“你撞的鍾雖然很準時,也很響亮,但鍾聲空乏、疲軟,沒有感召力。鍾聲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因此撞出的鍾聲不僅要洪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很顯然,上述案例中小和尚在對待自己的工作時,沒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小和尚沒有認識到撞鍾的真正意義,僅僅是在完成任務而已,所以老方丈對他的工作結果很不滿意。我們再來看看下麵的例子:

經理讓小陳去買書,小陳先到了第一家書店,書店工作人員說:“剛賣完。”小陳之後去了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隔幾天才有;小陳又去了第三家書店,可是這家書店根本沒有。

快到中午了,小陳隻好回公司,見到經理後,小陳說:“跑了三家書店,快累死了,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經理看著滿頭大汗的小陳,欲言又止L……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麼什麼是任務什麼是結果買書是任務,買到書是結果。所以小陳僅僅完成了任務,但他卻沒有為公司提供結果。

為什麼小陳沒能提供結果呢事實上,如果小陳對工作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並通過責任感挖掘自己的最大潛力,辦法總比問題多:比如打電話問其他書店是否有這本書,可以大大節省跑書店的時間;或者直接找出版社購買等,這樣我們追求的結果也會很快實現的。

但小陳這麼做了嗎沒有!為什麼他不這麼做說到底是自己對工作的責任感不強,沒有帶著責任感去工作!

可見,工作中,責任感決定工作結果。作為一個有著強烈責任感的人,我們在工作中不僅僅隻是完成任務,更要提供結果,提供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鎖定責任,才能鎖定結果

責任感是情商的核心內容。那些富有責任感的員工更有效率,更容易成功。他們不僅對工作過程負責,更對結果負責。他們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而不是為失敗找借口。沒有責任感,對工作隻會敷衍;有了責任感,工作才會有好結果。

作為一名員工,我們始終都要將責任意識根植於心,鎖定自己肩膀上的責任。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會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得更為卓越。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匹馬各自拉著一輛木車。前麵的那匹馬走得很正常,但後邊的那匹馬卻經常停下來,東瞅瞅西望望,顯得一點都不認真。

因此,主人就將後邊木車上的東西搬到前邊那輛車上去了。後邊木車上的貨物都挪空之後,後邊的馬便輕快地上前去,對前邊的馬說:“你愈拚命幹,人家愈要折磨你,真是個自討苦吃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