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臉色”來行事(2 / 2)

早在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就編出了一套代碼,描述了人類44種不同的麵部表情,現在許多心理學家都利用這套編碼來研究人的情感。如今一些人試著把這些編碼教給電腦,以促進研究。不過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如何衡量除了肌肉運動之外,顏色、光線方麵的變化;如何處理頭部運動帶來的變化等等。

不可否認的是,電腦“智能”水平和人腦相比,還有很遙遠的距離。雖然現在智能化科技發展很快,可是電腦始終不是人腦,所以很難等同。人腦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創新,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不同,對於一台“超級智能電腦”來說,它再先進也是比不上人類的。

不可思議的未來手機

隨著近幾年來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手機的出現,給人類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發展的下一次浪潮會在什麼時候呢?在未來的20年內,手機的功能和外形又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又會對人們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不出聲照樣打手機

對於不習慣使用那些複雜按鍵的用戶來說,未來的全聲控手機魅力無限,將徹底顛覆現在的“全手動”手機。全聲控手機的最大特色是沒有鍵盤,也不用觸摸手機屏幕,單單隻用聲音來進行操作,不僅可以完成撥號應答,而且還能逐個操作各項功能。

不過全部用聲音來控製的手機,有時也會有很多麻煩,比如,在吵鬧的公共汽車上,酒吧或聚會場所,即便你扯著嗓子大聲喊,手機也未必會有反應:如果在電影院或圖書館中,這種需要絕對安靜的場所,也不方便大聲打電話;還有士兵或警察在執行秘密任務時,就更不能輕易發出任何聲音了。

為此,“美國國防部先進技術項目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在進行一項研究,希望用一種無聲感應器直接感應人的神經與肌肉的活動,如果項目獲得成功,那麼人們不用通過聲音,也能傳遞打手機了。科學家把一種電子圖像感應器戴在實驗者的脖子上,根據記錄神經元網絡的數據辨認出詞語,再將這些語言圖形發送給一個與電腦相連的發聲器,於是手機就能重新讀出實驗者本來要說的句子了。這種手機的出現對於那些無法講話的殘疾人來說。無疑也是一個福音。

隨時隨地為手機充電

如果正在接一個重要的電話,而此時的手機卻突然沒電了,這絕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但現在,印度某大學利用風力推動渦輪來為手機充電的技術已獲得了初步成功,這項技術的原理來自於風車被風吹動,就能產生能量的道理。

風力推動渦輪旋轉也可以產生電能。這種渦輪非常小巧,可裝進口袋裏隨身攜帶。在將來,帶有這種設備的手機特別適宜用戶在汽車,或者火車上完成手機的充電工作,用戶需要做的僅僅是把渦輪充電設備伸出車窗外就可以了。

燃料電池技術的出現已有一段時間,但通常是與汽車相關。然而,燃料電池將來也可能會為手機供電。這種手機電池的充電可以立即完成,無需再等候幾個小時。使用者隻需把少量甲醇注入燃料電池內部的容器中,一瓶12毫升甲醇足夠進行60小時的通話,電池待機時間會長達近400小時。

未來手機用上“菠菜電池”

菠菜營養豐富,大家都知道,可在將來,菠菜不光隻是讓我們拿來吃,它還有其他用途,那就是用來做電池,為手機或掌上電腦提供綠色環保的能源。

這種想法聽起來似乎很荒唐,但30年後這的確將是不折不扣的事實。近日,美國科學家們已經成功研製出了“菠菜電池”,不久,我們的手機裏也將會裝配上這種真正綠色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