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最先進的攝像手機(1 / 2)

當今最先進的攝像手機

我們都知道,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能轉化成生長的養份,但——“所有的綠色植物無論大小,都能通過光合作用把光子轉化為電子,即把太陽光轉變成電”,科學家解釋說。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科學家發現,植物體中有種叫做“光合體係一號”的蛋白複合物,能夠把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雖然蛋白複合物所轉變的電能非常小,但卻給了人們極好的啟發。科學家表示,將在自然界規律的指引下,使這種物質能夠真正為人所用。

考慮到菠菜含有很高的葉綠素,價格又十分便宜,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所以科學家把最後的研究對象鎖定在它身上。科學家製作出一種特殊的微小菠菜電池,這種菠菜電池裏含有很多菠菜的“光合體係一號”蛋白複合物和導電材料。但這裏存在一個問題:所有的蛋白質發揮作用時都需要水,而水是手機的“天敵”。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從包裹在種子外表的油層得到啟示:給菠菜電池“穿”上一件既能夠保護蛋白質在有水環境中的生存,又能幫助手機防水的“外衣”。

但目前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究,以確保菠菜電池能夠真正投入使用,為手機提供長效電能。這裏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當菠菜電池最終成熟被推向市場後,也不可能完全代替現在的電池,因為依賴光合作用的“光合體係一號”在黑暗中是無法工作的。

看了這麼多關於未來手機的介紹,我們是不是都在感歎科技的神奇力量呢?不過這些可都是跟科學家辛苦勞動分不開的呀!

超級遙控術

任何機器都有一個專門控製它的控製係統,然後我們才能通過那些各式各樣的控製鍵,來操控機器為我們服務。雖然在功能上,目前許多新式電器比原來已經進步了很多。但還是需要我們親自動手來操控,那麼,將來是否能用我們的思維意識來控製機器呢?這個問題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和興趣。

人類大腦解剖圖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開始了實驗,他們從和人類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大腦中,記錄下一些思維信號,並對這些思維信號進行破解,然後再用這些得到的思維信號,對實驗用的機器裝置進行控製,並取得了相應的成功,朝著開發出用意識控製機器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項實驗是如何進行的吧!科學家們介紹說:“當我們做出移動手指等簡單行為時,在我們大腦中就有專門的區域來進行控製。就好像我們上學一樣,每門課程由不同的老師負責教授,每個老師隻負責自己教的功課。當我們想看電視的時候,我們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我們先要找到電視的開關才能打開電視,這個思考的過程是由大腦中的一條神經控製;而我們打開電視這個動作又是由另外一條神經進行控製。”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通過在猴子的大腦中,植入一種專門記錄猴子大腦思維運動的芯片,來記錄並破解出猴子大腦運動神經中樞的信號。簡單來說,大腦的神經中樞就好比是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PU)一樣,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核心係統,也是電腦的心髒。

在新實驗中,科學家們分別在3隻猴子的腦頂葉皮質區植入了特殊的記錄芯片,以便記錄下它們的思維信號並進行破解。植入了芯片之後,科學家們便開始對這3隻猴子進行“培訓”,先讓它們觀察電腦顯示屏上一個運動的亮點,然後讓它們的大腦進行思維並做出反映。如果這些猴子伸出爪子觸摸了屏幕上的亮點,科學家們就會給它們果汁作為獎勵。

在使那3隻猴子明白了如何得到獎勵的方法之後,科學家便將記錄下的猴子思維信號,通過事先設計好的電腦程序,轉換成一種電腦語言,這樣,猴子的想法就與電腦屏幕上運動的光標合二為一了。也就是說,光標運動代表的就是猴子思維的運動。

隨後又經過了幾天訓練,科學家成功地讓猴子學會了用被它們思維所控製的光標,去觸摸屏幕上的光點以得到獎品,而不再是簡單地直接用手去觸摸屏幕。這個實驗就是想證明猴子最終隻需要用“想”,而不用再動手去“做”,就可以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