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臉色”來行事(1 / 2)

按你“臉色”來行事

電腦無疑是最偉大的科技發明之一,它能把人們的生活、工作變得方便有趣。不過機器始終是機器,它永遠不會像人一樣想你所想。但人類的想像力總是豐富的,人們總是幻想電腦有天變得像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能說話、還可以與人類成為知心朋友,有部電影叫《我的電腦會說話》,講敘的就是這樣一台智能化電腦的故事。

馬上——30年內,你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智能電腦了——麵對電腦,你隻要一個表情或動作,它就能自行操作。這種新型電腦對於未來高速度、高質量的生活要求來說可是一大福音!

讓電腦跟著人的表情來反應

新型電腦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人的許多心理反應最終都會通過麵部五官表現出來,而這種電腦它會靈敏地捕捉到人臉五官的細微變化,然後根據事先編入的特殊程序,它也會跟著做出相關反應。

科學家們首先對人的麵部特征和運動,尤其是在眼睛和嘴周圍進行的運動,用攝像頭進行捕捉。再根據數據庫中儲存的麵部特征模板,與麵部表情圖像進行比較,來研究人的內在情緒變化規律。

曆史上的第一台個人電腦

研究實驗是從提取兩種麵部特征來進行的,其中一個是定義人類麵部各器官的標準,通過測量它們之間距離在短時間內發生的變化,來研究人類情緒的變化。有趣的是,科學家們發現:在人的麵部小範圍內,五官做同樣的距離變化時,有可能會導致產生模棱兩可的結果。比方說,對於某些人來講,很明顯是高興的麵部表情,也可能被其他人誤解為悲哀或者厭惡。

要使這項研究順利進行,就必須建立準確的情緒狀態樣品庫。但現在還沒有快樂人群和悲傷人群的數據庫,科學家可能很難得到一張真實的悲傷或高興的臉,因為人們往往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感受。

通過感觸片和傳感器獲得數據

不可否認,人類表情確實是非常複雜的,但是電腦能夠準確識別人類感情的變化嗎?這一點對於實現電腦與人類的交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在美國,有一群科學家,就試圖利用一些不同於簡單表情的感情標誌來做實驗。例如:呼吸、心律、體溫、血壓、冒汗、毛細血管的擴張等,讓電腦從這些側麵數據來推斷人的感情變化。他們還進行了一係列有趣的試驗:在一些誌願者的臉上貼上一些感觸片,在手指上安裝傳感器、讓他們穿上特製的服裝……然後,突然給他們觀看各種圖像,例如:鮮花、美景、賽馬、凶殺、跳樓等等。被測試者看到這些圖像時會相應作出各種愉快、緊張甚至是恐懼的表情,同時他們身體的各種變化會通過感觸片和傳感器傳遞到相連接的電腦屏幕上,屏幕上就會出現與各種表情相關的數據線。這些試驗資料,對於進一步深入研究電腦如何識別人類的表情,是很有價值的。

現在,就連美國空軍也正在研製一種可以讓飛行員和技術人員,通過麵部表情操作的電腦。科學家設想,這種電腦隻需要人們動動眼珠子,就可以把所需要的圖表和程序從一台小型便攜式電腦上調出來,然後顯示在特製的眼鏡上。此外,美國空軍還在研製可以由人類思維控製的電腦,這種電腦主要用於遙控軍用飛機。使用這種新型計算機時,當操作者向右邊看的時候,“電腦跟蹤器”就會自動把光標移到右邊;如果操作者向上看,那麼光標就會往上移;操作者揚一下眉毛就等於單擊鼠標一下,揚兩下就等於連擊兩下鼠標。這要求操作者的麵部表情一定要很靈活,否則不容易操作。

“看臉色行事”並不容易

提高智能電腦的準確性關鍵問題,在於一個人的高興或者憤怒是否真的發自內心。也許平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對方可以通過察言觀色來發現其真實性,但是對於機器而言,真的能把人看透嗎?所以對於這方麵的研究並不隻是簡單技術上的問題。根據研究,大部分人對臉下半部的控製能力比上半部強。因而,當人們試圖以微笑表示快樂,而眼睛和前額卻保持平靜時,就露出了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