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交通與生活各式各樣的智能服裝
幾乎所有科學發明、科學創新的目的都是本著造福人類、方便生活展開的。同樣在幾十年後,有了科學家的努力,我們大可不必為了季節更替,準備各式各樣的衣服而發愁,除非是單純為了時尚和新潮。
是風衣也是羽絨服
最近,服裝設計師們正在研製一種“智能上衣”。這種“智能”上衣一年四季都能穿,因為它能根據外界的溫度變化,自行調節適合人體的溫度。
此款“智能”上衣的關鍵就在於:在衣服的袖子部位安裝有一個非常別致的調節器,這個調節器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部微型空調,它可以調控穿著衣服時最理想的溫度。如果天氣突然變冷了,或是刮起了風,“智能”上衣就會自動感應到環境溫度的變化,然後便開始往衣服裏充氣。好讓衣服鼓起來,形成一個絕好的保溫裝置。天氣熱的時候則恰恰相反,衣服就會自動癟下去,形成一個絕好的隔熱裝置。於是,同樣一件衣服,就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變化:一會兒是夾克衫,一會兒又是羽絨服。
充滿氣體的外套
大衣變成了“氫氣球”
另一種有趣的衣服是漂浮在空中的大衣。通常我們會把不穿的外套放到櫃子裏或是掛在門後;不過,對於這種會漂浮的大衣,人們隻要把它隨手脫下來就可以不管了。因為這種大衣可以自己懸掛在空中,絕不會掉下來,就好像漂在天上的氫氣球一樣。
你一定會非常好奇,這種“重力效果”是怎樣得到的呢?其實,這種新發明並不需要在物理原理方麵花費工夫,道理還是和那件充氣上衣差不多,同樣是注入氣體,不過在這件大衣裏注入的是氫氣。
學過物理或化學後,你一定知道:氫氣是大氣中最輕的氣體,它標準狀況下密度是009克/升。因此隻要往大衣裏注入充足的氫氣,大衣就會“獲得一種上升力量”,好像氫氣球一樣飛起來。如果充氣非常足的話,不僅它自己能飄起來,還能帶著穿衣服的人一起飛起來呢。不過想要飛上天是不太可能的,但可能會使人稍微離開地麵。這樣一來,如果在惡劣地形上行走,又想保護好腳上的鞋子,依靠這樣一件外衣,施展一套“蜻蜒點水”的功夫,跨過水坑或雪堆就容易得多了。
但是,有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這種大衣還是必須用衣架掛起來,否則轉眼它就會悄悄地“飛”走了。
“大力士”的服裝
發明家們還正在為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研製一種不僅屬於“智能型”,而且還是“力量型”的服裝。這套服裝借助了機械的幫忙,使用了一係列的小馬達、活塞和其他一些電力機械。在衣服裏,這些小部件將模仿人的關節進行運動,這種新式服裝還有一個時髦的名字,叫做“外骨架裝”。
穿上這樣一件上衣的人,雙臂可以輕易舉起幾噸重的物體;穿上這樣設計的一條長褲,即使是腿部有殘疾的人,走路和上下樓完全都不成問題;這些由機械做成的長褲還能讓普通人跑得和卡車一樣快……看來,以後穿上這種衣服人人都是超人了!
這種衣服的初步設計樣已經躍然於紙上了,但發明家們的目標是把“外骨架裝”變成能日常穿著的時尚衣服,否則背著一大堆零件重都重死了。如果在10年前要實現這種想法,一定會被人當作是天方夜譚似的神話故事,但現在的納米技術卻正好能支持這種設想成為現實。
小到頭發絲一般的馬達、活塞、強力金屬纖維……讓使用者根本不會意識到穿的是一件“盔甲”。借用一句發明家的話說就是:“穿上這種服裝會很漂亮、前衛和實用。”
2020年,讓我們做好準備,再接受一次服裝革命的衝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