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超級航母
航空母艦的出現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它使傳統的海上戰爭從平麵走向立體,從而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海戰。它還是足以與核武器相比擬的戰略性武器,是可以為國家利益做出特殊貢獻的“海上霸王”。
但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及導彈、潛艇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個誕生於20世紀的“海上霸王”麵臨的“殺手”也越來越多,對維護保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航空母艦想要繼續在海上保持自己強大的實力,還需要不斷創新。
“隱身術探秘”
如果能讓航空母艦在戰場上來個“隱身術”,是不是就能避免敵方的攻擊呢?美國就打算在30年內,在下一代航空母艦身上采用最新的隱身技術。
要想”隱身”,首先就是不能讓敵方的雷達發現自己,那麼就要減少航母的體積。那時的航母,甲板上層建築將采取集成化設計,使龐大的艦體明顯縮小,重量也大為減輕。艦麵設施非常簡化,使飛行甲板與航空作業區連成一片,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小雷達的反射麵積;將使用小型、高效的雷達來代替體積較大的旋轉雷達天線;艦上的飛機升降機也從4個座位減少成3個座位,減少了一個座位的飛機升降機,將使飛行甲板的總體布局更加簡單化。
現代材料學技術的發展,也是“隱身航母”得以建造的保障——在一些關鍵部位采用吸波材料技術和反雷達材料,減少雷達的反射截麵,使敵方雷達看到的航空母艦,就像一般的千噸級貨船,進而造成敵方的識別錯誤;對於航母的水下部位,也盡量多地選用流線型設計,以降低阻力、減少噪聲、削弱敵方潛艇的探測效果。例如,通過使用穿浪型球鼻首,使首部順利破水,從而減少飛濺,這樣也為全艦的隱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全新動力
未來的“隱身航母”還將配備以新式的動力機械——全核電力化,這是信息時代航母高新技術發展的又一大特點。在航母上將會安裝有高功率的密度核反應堆;安全的電力變換和調節係統;使用電力驅動的導彈發射和阻攔裝置;電子動力裝甲、定向能和超高速武器發射器;這樣一來,就能夠大大減少艦載人員數量和維修、采辦的費用。
當今的核動力航母
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敵人,這也將成為航空母艦的標誌性技術。新型的航空母艦將具有超一流的信息集成能力,能全方位執行探測任務,把整個編隊內外的力量全部聯合在一起,並加入“協同作戰”技術,使航空母艦的攻防體係更加完備,這樣還可以與其他軍種部隊的各種兵力兵器,實現“互相聯係、互相通信、互相操作”。“隱身航母”將成為一個更加高度集成、決策能力強的指揮中心。
航母的主心骨
航空母艦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能裝載許多用於空襲敵人的飛機,這也是它的稱雄之本,也是航母主要的進攻武器。因此戰鬥機的先進性將決定“隱身航母”作戰能力的高低,否則反過來就會成為製約航母戰鬥力發展的瓶頸。看來,高新技術的運用也要為“隱身航母”配備專用的戰鬥機。
目前,美國與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2個國家正在共同研製一種具有超音速巡航、機動性好、載彈量大、多用途等特點的F-35戰鬥機,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航母的工作效率;另外,他們還正在開發一種航母艦載無人駕駛飛機。
艦載無人機的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用途廣泛,而且可以避免人員傷亡。目前正在研製的一種能垂直起降的“火力偵察兵”艦載無人機,不僅能準確“算出”瞄準數據,還裝配有新型雷達傳感器,能對廣闊的海麵進行全方位監視、空中早期預報警、戰場實時評估等功能;能夠執行支持海陸兩棲作戰、反潛、救援和攻擊任務;甚至還能配合潛艇作戰。隨著平台技術和機載遙感技術,特別是精確製導武器技術的發展,無人機還將成為發射精確製導武器的理想平台。
在21世紀的戰爭中,除了“隱身航母”之外,各種隱身兵器將會在戰場上大顯身手。戰場上的“軍事魔術師”將會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的隱身兵器,對敵方實施出其不意的打擊。屆時,戰場上對抗也會在撲朔迷離中,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