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也會有汙染
牛、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是甲烷、二氧化碳等加劇空氣汙染和地球溫室效應物質的重要釋放者。目前,世界上共有105億頭牛和13億隻羊,這些動物通過放屁和排泄排放出的甲烷氣體含量占全世界甲烷排放量的1/5左右,其中,牛產生的甲烷氣體量最大,是其他動物的2到3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護地球環境,目前科學界和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想辦法,力圖將牛羊等動物的甲烷排放量降到最低,包括發明抑製牛羊胃中產生甲烷的3種微生物繁殖的疫苗。甚至一些畜牧業大國(例如在新西蘭)政府還打算征收“牛羊打嗝稅”。
1 500頭牛的“發電量”
牛的糞便受熱並分解後就會產生氣體甲烷,將這些氣體收集起來可以作為發電機發電所需的能量,但糞便的分解過程通常需要3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完成。利用牛糞發電還有其他很多好處,例如:從糞便中提取甲烷,可以去除糞便90%的臭味,分解後的剩餘物質,還可以製成混合肥料給莊稼提供養料等等。
牛糞的發電“威力”也不容我們小看。按普通農場來計算,通過1 500頭牛,將足夠供應330個家庭的所有用電量。
對於農場主們來說,這也是另外一條發家致富的新途徑:他們可以想辦法把這種電能集中起來,通過電纜輸送到中心電網。
牛胃竟然也能發電
在科學家看來,牛可真是渾身都是寶,現在美國科學家發現通過作用於牛的瘤胃(反芻的第一胃),有望開發出另一種極具前景的電力來源。
就這科幻般的設想,科學家解釋說:“牛的胃液本身是不能夠充當電能的來源的,之所以可以作為電能,是因為牛胃液中有一種微生物在消化草或其他飼料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能量,這樣就能夠產生大量的電能。”經過大量研究,科學家發現,半公升牛的瘤胃胃液中含有的微生物能夠產生600毫伏電能。於是,他設計了一個特殊的實驗器材來深入證明牛胃的發電功能。
牛的身體消化係統
神奇的胃液
科學家通過一根導管把胃液從活牛的瘤胃中提取出來,然後模擬瘤胃製造了兩個無菌玻璃器皿,每個玻璃器皿均高約30厘米,直徑約15厘米。把兩個玻璃器皿連接在一起,中間用一種特殊物質隔開,其中一個器皿設定為電極的正極,另一個當然就是負極了。正極那個器皿中裝滿了瘤胃胃液和纖維素,以誘發微生物發生分解;負極的器皿中則裝滿幫助電能回流,形成鐵氰化鉀的物質。“當電流能夠通過中間的特殊物質而從正極移動到負極,最後就能形成電流。”科學家說,通過測量這種方式,他們獲得058伏的最高電壓,4天後電壓降低到02伏,但是當加入新鮮的纖維素到正極器皿中後,電壓就又恢複到058伏。
也許,目前斷定牛的胃液是否可能成為優質電能來源還為時過早,因為畢竟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電能比較小。但是就現在的研究來看,牛糞很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便宜電能的來源,這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
即將毀滅的“海上長城”
在海底世界,由珊瑚組成的珊瑚礁向來就享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和“海上長城”的美譽,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貴的生態係統之一。在長達25億年的曆史長河中,無論是狂風暴雨火山爆發還是海平麵的升降都沒有能讓珊瑚礁滅絕。但是由於人類近數十年對海洋資源的過度開發、汙染,以及對海洋魚類的濫捕濫殺和對珊瑚礁的掠奪性開采,卻使珊瑚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科學家大膽預言,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珊瑚礁在未來50年內將會全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