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昱從小就是個數學迷,經常纏著大人給他出數學題。有一次,他又讓媽媽出題給他做。媽媽就出了這樣的一道題:“飼養場裏一共有40隻小雞和小兔,它們共有133條腿。問小雞和小兔各有幾隻?”
陸昱聽了,馬上用心算起來,可是一想:不對呀!他就拉住媽媽喊起來:“媽媽,你出的題錯了!小雞是2條腿,小兔是4條腿。‘雙數’加‘雙數’應該還是‘雙數’,不管有多少隻小雞和小兔,腿也不會是‘單數’!”
媽媽聽了,從心裏感到高興,她故意出了這麼一道錯題,來試試陸昱的分析能力。
陸昱上學後,他分析解決數學的能力表現得越來越強。在一次智力競賽課上,老師出了這樣的一道難題:
“有27枚硬幣,外形完全相同。其中有一枚中間有一小孔的假幣,用天平至少稱幾次才能找出這枚假幣?”
同學們紛紛議論,有的同學說用26次,有的同學說用12次,有的同學說用7次。而陸昱站起來說:“用3次就夠了!”同學們都感到非常吃驚,不解地望著陸昱。他接著說:“先把硬幣平均分成3堆,第一次在天平的兩邊各放1堆,可知道假幣在哪9個中;第二次在天平的兩邊各放3個,又可得出假幣在哪3個中;最後天平兩邊各放1個,就能找出哪個是假幣了。”
陸昱清晰的思路,巧妙的方法,讓同學們從心底佩服,老師也感到非常滿意。
62.放羊歌女
彝族小歌手蘭尼細芝出生於雲南省賓川縣,那是個山明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也是一個山歌繚繞的地方。
蘭尼細芝5歲時去看電影,聽到電影上的歌比媽媽唱得好,很不服氣,她決心超過那個人,為媽媽爭口氣。
從此,小蘭尼細芝每天都唱幾首歌。6歲去上學,她更加高興了,上學路上、放學路上,都充滿了她的歌聲。
聰明可愛的蘭尼細芝卻不能上學了。9歲那年,因家中缺少勞力,她隻得回家放牛放羊了。書不能讀,歌還要唱。山坡上,小小的蘭尼細芝對著山川,對著白雲,對著小鳥,對著牛羊,在唱歌。這歌聲在遼闊的空中飛呀!飄呀!一直飛到遙遠的天際……別的牧羊人用口令招集牛羊,用棍棒驅趕牛羊;蘭尼細芝用歌聲,隻要她放開歌喉,牛羊就從四下聚攏起來。
她的歌聲得到了自然的神韻,山川的靈秀。1984年12月,上海舉行首屆“民族杯”小歌手邀請賽。蘭尼細芝憑著她“天然去雕飾”的清亮嗓音,過關斬將,獲得“特別獎”桂冠。第二年,她又參加了全國“小百靈”賽歌錄像節目演出,獲11名一等獎中的第一名。她參賽演唱的歌曲,就是她每天牧羊時唱的《放羊山歌》。
63.畫猴的小畫家
王亞妮是一位擅長畫猴的小畫家,1975年她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恭城縣。從小王亞妮就愛幻想,有一天,她對在縣文化館做美術工作的爸爸說:“爸爸,你幫我寄封信給太陽。”
“寄信給太陽?”爸爸不解地問。
“是呀!我要告訴太陽,不要一陰天就躲起來,我們小朋友需要陽光啊!”小亞妮這天真、古怪、豐富的想象把爸爸都逗笑了。
兩歲那年,王亞妮隨爸爸去南寧。爸爸作畫,她也學著在紙上亂塗。不過,從此以後,她喜歡上了花花綠綠的色彩。
孩子喜歡世界上的一切,花草樹木,雞鴨狗貓。可小亞妮最喜歡的是猴子,去動物園,她會賴在猴山前不願離去,猴子向她眨眼睛、做鬼臉,猴媽媽抱著小猴子竄上跳下、爬山、登索,好像雜技演出。在小亞妮的眼裏,猴子的世界是豐富、美麗動人的。每次爸爸帶她去公園,猴山是她必去的地方。
小亞妮開始畫猴子,她鋪開白紙,拿起畫筆,哇!筆下出現了一個精彩的猴子世界:躺著的老猴、爬樹的青年猴、調皮搗蛋爭吃果子的小猴,真是千姿百態。
她的一幅畫叫《說悄悄話》,畫的是石山下開放著美麗的花,山上有隻小猴子在大猴子的耳邊說悄悄話。亞妮說:“那是叫大猴子悄悄地去摘朵花來。”
《葉子怎麼還不長大》:荷塘裏幾張高高的大荷葉,下麵飄著一小片浮萍,一隻頑皮的小猴子從岸邊的樹上吊下來,貼在水麵仔細觀察那片小小的浮萍。不用說這幅畫的意思是小猴子把浮萍誤以為是荷葉了,怎麼老是不長大呢?
奇妙的構思,奇妙的想象,使小亞妮畫出了各種神態的猴,她終於成功了。
5歲那年,她以《喝醉了》這幅中國畫獲得亞洲兒童繪畫比賽銅牌獎;6歲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7歲時,北京外文出版社用5種文字出版了她的畫集《孩子的世界——王亞妮的畫》,8歲,郵電部將她4歲時的作品《給媽媽抓癢》製成郵票發行。
理解猴子的小畫家,也被大人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