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上任後,馬上派人調查丘念,掌握了他很多罪證。然後,酈道元命人在丘念必經之路上將他抓了起來。汝南王元悅連夜趕到京城,向孝明帝的母親靈太後告狀,說酈道元亂抓無辜。靈太後聽信了元悅的話,下旨要酈道元放人。酈道元聽說元悅上京城告狀,就命人馬上處決丘念。等元悅拿著靈太後的親筆命令回來時,丘念已經被斬了。元悅懷恨在心,總想找機會報複酈道元。公元527年,雍州刺史肖寶夤叛亂。元悅見報複酈道元的機會來了,就向朝廷建議派酈道元出任關右大使,然後向肖寶夤散布消息,說酈道元要和他作對。肖寶夤得到消息後就派人在臨潼縣將酈道元殺害了。

酈道元一生治學嚴謹,為官清廉,他編寫的《水經注》不僅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13.孫思邈無意為官

傳說,孫思邈的醫術十分高超,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見一隊送葬的人,打聽得知,死者是一位孕婦,因為難產,大人孩子都沒保住。孫思邈注意到棺材裏有鮮血滴出,就叫送葬的隊伍停下來,打開棺材讓他看看是否還有救。死者親屬聽說他是醫生,就將信將疑地打開了棺材。那個孕婦臉色蒼白,像死人一樣,孫思邈摸了摸她的脈搏,覺得還有救,就拿出針來在她的穴位上紮了幾針。漸漸地,那個孕婦有了呼吸。孫思邈繼續治療,過了一會兒,那個孩子也生下來了。這一下竟救活了兩個人。

孫思邈的醫術高明,名聞遐邇。隋文帝聽說以後,派人到南五台(在現在的陝西省中部)去請他出來做官,孫思邈謝絕了。他認為自己應該為所有的人治病,而不應成為帝王的專用醫生。二十多年後,唐太宗做了皇帝,把孫思邈召進京城。兩個人見麵以後,從養生之道談到治理國家,越談越投機。唐太宗想把孫思邈留在京城做官,孫思邈卻又一次謝絕了。

孫思邈住在長安時,每天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來看病的人中有很多是有錢人,孫思邈注意到,有錢人患腳氣病的特別多。這個現象引起了孫思邈的關注,最後他發現有錢人愛患腳氣病和他們不吃粗糧有關,於是他用穀糠、麥麩煮湯給那些病人喝,果然很有效。他從這件事中得到啟發,認識到山裏人患雀盲眼的很多,和長年吃粗糧不吃葷腥有關。回到山區,孫思邈用動物肝髒為雀盲眼患者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山裏人多患得大脖子病,為治好這種病,孫思邈費了不少心思。他發現,不得這種病的人氣管比較容易摸到,而得這種病的人則很難摸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他為了弄清楚,便到了屠宰場去看羊的氣管。他發現羊氣管兩邊也有兩團叫靨的三角形小肉塊。他估計大脖子是因為靨出了毛病。他查了一些醫書,發現的確如此,可以用海藻來治這種病。但是那裏的山區遠離大海,要找海藻真是太難了。一天,孫思邈聽到一老鄉說“吃心補心,吃肝補肝”,受到啟發,決定用羊靨來治大脖子病,果然,病人們服用羊靨一段時間後,大脖子就消失了。

孫思邈是一位很有創造性的醫生,有一個幾天撒不出尿的人來找孫思邈看病,說自己肚子都快脹破了。孫思邈為他配了一付利尿的藥,病人喝了不但尿不出來,反而脹得更難受了。孫思邈認為是尿道出了問題,可是怎麼才能使尿道通暢呢?看到病人痛苦的樣子,孫思邈急得在屋裏走來走去。這時,鄰居家的小孩正拿著一根蔥管吹著玩,孫思邈靈機一動,立刻找來了一根大蔥,小心地把蔥葉插到病人的尿道裏,再對著蔥葉吹氣,尿就隨著蔥管流出來了。由此,孫思邈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人工導尿法的人。

70歲時,孫思邈把自己幾十年的行醫經驗和搜集來的民間藥方,編成一本書,叫《千金要方》。有人問他,書名中的“千金”是不是說這本書價值千金。孫思邈說,“千金”不是指書,而是指人。從這裏可以看出孫思邈對人的一片仁愛之心。孫思邈100歲時,又把後30年搜集的藥方編成書,叫做《千金翼方》,作為對前一本書的補充。

孫思邈晚年時已經是醫學界聲名最顯赫的人物,他的《千金要方》也成了經典醫學著作,很少有人懷疑裏麵會有什麼錯誤。但是有一天,一位沒有名氣的醫生來找孫思邈,說自己讀了古代醫書,又對穴位進行了仔細研究,覺得《千金要方》中人體穴位一共有650個的說法可能不準確。孫思邈決定重新檢查人體穴位,有人勸他說,那個醫生不過是個無名小卒,不必把他的話當真。但孫思邈不這麼認為,他說研究醫學必須虛心,那個醫生的說法有可能是對的。於是他對人體穴位重新進行了一番研究,發現果然是自己錯了,人體穴位應該是649個。他特地在《千金翼方》把穴位數糾正過來。

《千金翼方》問世後的第二年,孫思邈去世了,享年101歲。他高超的醫術和崇高的醫德贏得了世人的尊敬,人們尊稱他為“藥王”。

14.沈括享譽百科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石油”這個名稱的來曆。“石油”這個詞是北宋時期的沈括提出來的。沈括在延州做知州的時候,發現一條河裏漂著一種黑色的油。沈括問當地人這是什麼東西?當地人說不知道這東西叫什麼,隻知道它很容易燃燒,可以弄回去生火燒飯,但就是煙太大了。沈括按當地人的指點,在河的上遊不遠的地方,找到了黑油的源頭,黑油是從河底的石頭縫裏流出來的。

沈括收集了一罐黑油,回到家用火一點,黑油立即熊熊燃燒起來。一會兒工夫,屋裏到處都是黑煙,等黑油燒完了,沈括用手摸了一下牆上的煙塵,發現它又黑又亮。他想,這東西做成墨一定很不錯。他找來墨工,讓他們把黑油燒成的煙采集起來,摻上膠水,做成墨錠。墨做好後,沈括用它來寫字,果然又黑又亮,一點也不亞於鬆木燒煙製成的墨。黑油有這麼多用途,沈括想給它起個名字,他查了古書後,發現古代有人把它叫做“脂水”。沈括覺得這個名稱不太貼切,他想,這東西是從石頭縫裏流出來的,叫它“石油”不是很好嗎?從此,石油這個名稱就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