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4

11.祖衝之善於思考

祖衝之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天文、數學、機械、音樂和文學等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圓周率到小數點後七位的人。人們為了紀念他,把月球背麵一座很大的環形山命名為祖衝之山,此外,還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祖衝之星。

祖衝之生在一個科學氣氛濃厚的家庭裏,他的爺爺是朝廷裏負責建築工程的官員,對數學、天文都有一定的研究。十幾歲的時候,爺爺帶他拜著名天文學家何承天為師。在老師的指點下,祖衝之掌握了很多科學知識。更可貴的是,祖衝之從小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有一年8月29日,天上出現了日食。祖衝之感到很奇怪,按當時的曆法,日食出現的日期是九月初一,這件事使祖衝之對曆書的準確性產生了懷疑。從此,他常常拿曆書和實際天象進行比較,幾年後,他得出結論:曆書裏有很多錯誤!他決心編一部更準確的曆法。當時通用的曆法是他的老師何承天編的“元嘉曆”,這部曆法是何承天曆時四十多年才編成的。

祖衝之打算重編曆法的時候,何承天剛去世不久。有人認為祖衝之重編曆法是對老師的不尊重。祖衝之說改正老師的錯誤並不等於不尊重老師,老師在世的話也不會反對。後來祖衝之在南徐州當了管理財政的官員,盡管公務繁忙,但他還是堅持每天觀察天象。當時珠算還沒有出現,計算的工具是一種叫籌的小棍,祖衝之遇到複雜的計算時,常常把籌擺得滿地都是。十幾年過去了,祖衝之終於編成了一部更準確的曆法。

祖衝之向宋孝武帝呈了一道奏章,希望他同意施行新的曆法,但宋孝武帝對曆法毫無興趣,他叫祖衝之去找大臣們商量,如果大臣們沒有意見,就用新曆法。皇帝的寵臣戴法興對祖衝之沒有好感,就對皇帝說,祖衝之一個芝麻小官竟然膽大妄為,破壞前人留下來的規矩,建議皇上不要采納新曆法。別的大臣懼怕戴法興的權勢,都不敢為祖衝之說話,施行新曆法的事就被擱下了。過了兩年,一個叫巢尚之的大臣看了祖衝之的曆法,發現確實比舊曆要精確,就勸皇上采用。宋孝武帝同意了,可是還沒等新曆法頒布,他就死了,於是施行新曆法的事又不了了之。直到祖衝之死後十幾年,新曆法才被采用。因為新曆法是在宋孝武帝大明年間編成的,所以又叫大明曆。

宋孝武帝死後,祖衝之被革了職。沒有了公務的牽製,祖衝之在家專心研究起數學來。他在數學方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和兒子一起得出了計算球體積的公式;他對圓周率進行了周密計算,得出結論:圓周率在3+76mml5926和3+76mml5927之間。祖衝之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圓周率到小數點後七位的人,他的研究成果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年。後人把他得出的數值稱為祖率。祖衝之把自己在數學上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叫《綴術》的書,這本書一度成為學者的必讀書籍。《綴術》還流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可惜的是,現在已經失傳了。

12.酈道元治學嚴謹

《水經注》是中國古代的地理學名著,它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酈道元出生於官宦家庭,從小就對各地人文風物非常感興趣,父親的書房是他最愛去的地方,他常常捧著《山海經》、《漢書地理誌》、《禹貢》、《水經》等地理書愛不釋手。

酈道元愛讀地理書,但讀多了就覺得那些書有美中不足之處。他把不同時代的地理書放在一起比較,發現古代的地理書寫得過於簡略,現代的地理書雖然詳細一些,但書中缺少現代地形和古代地形的比較,看不出地理變遷的情況。他把自己的觀點對父親說了,父親很高興,鼓勵他寫一本新的地理書。

酈道元17歲的時候,家裏來了一位姓王的先生,王先生見多識廣,走過很多地方。父親讓酈道元跟王先生出去遊曆一番,酈道元高興極了,他請求王先生讓他的幾個朋友一起去,王先生答應了。酈道元和朋友們跟著王先生在青州各地遊玩,大自然的美景讓他們興奮不已,王先生告訴他們,旅行不僅僅是為了好玩,還是一種積累知識的好方法。王先生告訴他們:司馬遷20歲的時候離家遊曆四方,10年間行程上萬裏。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尋訪古跡,收集資料,有了這10年的積累,他才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史記》。

這次出行,酈道元不但長了見識,還明白了很多道理。

酈道元20歲時,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先後在山西、河北、河南、陝西、安徽等地做官。在處理政務之餘,他總要對當地的地理情況進行一番考察。有一次,他在黃河南岸的陝縣遊覽黃河,當地官員告訴他,秦朝鑄的一尊鐵人落進了河裏,所以這一帶的黃河波浪高達幾十丈。酈道元不信這種說法,他帶了幾個人到黃河邊實地考察,這裏的黃河確實巨浪滔天。酈道元注意到黃河兩岸是陡峭的石壁,河中間有兩座石頭堆成的島嶼,把河水分成三股。

“這裏的大浪不是鐵人造成的。”酈道元指著河中的石頭島嶼對身邊人說,“是山崩落下的石頭堵塞了河道,才激起這麼高的浪。”

酈道元不僅做學問認真,為官也十分正直,得罪了不少權貴。公元518年,酈道元被革了官職。酈道元做了20年的官,走了很多地方,收集了一屋子資料,如今沒有了政務的牽製,他打算寫一本新的《水經》,詳細記載各條河流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他埋頭寫作了七年,一部四十卷的《水經注》終於寫成了。《水經注》雖說是給《水經》作注,但它的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記載的河流比原書多了一千多條。原書中很多錯誤的地方也得到了糾正,還增加了很多生動的描寫。《水經注》既有地理知識,也有曆史知識,而且它的文字優美傳神,比如其中有一段記述長江三峽的文字:

“冬春之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嫩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酈道元離開官場多年後,北魏朝廷再次任用他,讓他到汝南任職。汝南有個叫丘念的惡霸,深得汝南王元悅的寵幸,丘念仗著汝南王的勢力為非作歹,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老百姓對他敢怒不敢言,就連官府也奈何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