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本來就沒偷,怎能認賬?可是財主的兒子在另外幾個人的慫恿下,存心要欺負文天祥,硬拉著他來到土地爺的神像前,按當地風俗摔下一種迷信用品,說是如果迷信用品陰麵朝下,說明他沒偷;如果陰麵朝上,就是他偷了。文天祥被逼無奈,隻好按照他們的規定,把迷信用品摔在地上。結果,他連摔了三次,那迷信用品都是陰麵朝上。所以,大家一口咬定,墨就是文天祥偷去了。

文天祥感到十分冤枉,便把仇恨記在了土地爺身上。他提起筆來,在紙上畫了一個披枷戴鎖的土地爺,並在旁邊寫了一首詩。其詩曰:

身居大廈枉為神,辜天賴我偷墨人。

有朝一日登金榜,打你金身出村門。

當時,迷信盛行,作為一個孩子,辱罵土地爺,是要受到神仙治罪的,可是文天祥不怕。當老師批評他不該罵神仙的時候,文天祥卻理直氣壯地說:“土地爺乃一方之神,卻欺我是外鄉人,昧著良心做事,我能不罵它?”

後在老師的調解下,富家子才算罷休。

公元1253年,文天祥參加廬陵邑校“簾試”,結果名列榜首;二十歲時,高中進士第一名,即頭名狀元,從此走上仕途。

36.歐陽玄日成百首詩

歐陽玄是元代很有名氣的文學家。他十歲那年,有一天,朝廷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吏來縣視察。縣令為了顯示開辦教育的政績,特意挑選了包括歐陽玄在內的十餘名高材生去見那位官吏。那官吏當場以盛開的梅花為題,讓學生們每人作一首詩,以檢驗他們學業如何。當其他學生還在審題思考的時候,歐陽玄已經提筆疾書,一揮而就,交了首卷。

那官吏接過細細一讀,情不自禁地稱讚說:“好詩,好詩,字字珠璣,句句生輝!”

然而,歐陽玄回到家中,仍覺詩興未已,繼續伏案而書,一寫就是九十首,第二天一早,便去交給了那位官吏。那官吏讀後,大為震驚,隨後令人將其母親李氏召來詢問。當他聽了李氏的介紹後,不由得感歎道:“有誌繼承祖業,真乃世間奇童!”

故事中的歐陽玄,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後代子孫,字原功,號圭齋,出生於公元1273年,原籍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後遷至瀏陽(今湖南瀏陽縣),故一般史載歐陽玄是瀏陽人。

歐陽玄自幼喪父,由母親李氏撫養成人。李氏不僅通經書,且善詩詞,從歐陽玄剛剛會說話的時候開始,就教他讀書識字。李氏見歐陽玄聰慧穎悟,對所學知識記得快,領會透,故從他四歲始,便教他讀《孝經》、《論語》等書,他也是過目成誦。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歐陽玄產生了自滿情緒。往日,歐陽玄在學習上刻苦勤奮,誰來找他玩他都不去。然而這一日,母親因走親戚外出,恰在此時,一些小夥伴又來找他去玩。他覺得母親布置的作業不多,一會兒就可寫完,況且母親又不在家,玩就玩一會兒去吧。

誰料他出去一玩,就沒完沒了,直到傍晚盡興,才想起母親布置的作業還沒有做,這才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他一進門,隻見母親坐在床上,麵部表情冷若冰霜,嚇得他撲通跪在地上,等待母親的責罰。然而,母親李氏既沒打他,也沒罵他,而是流著淚給他講了一個故事。這就是歐陽玄的先祖、大文學家歐陽修四歲時失去父親,母親鄭氏見兒子有才,不忍離去,親自教他讀書,以地為紙,以荻草稈為筆,教歐陽修寫字的故事。特別是當李氏講到歐陽修做官後,仍然發奮讀書,決心要趕上韓愈的宏大誌向後,歐陽玄已經泣不成聲,遂對母親發誓說:“母親,孩兒知道錯了。請母親放心,我一定要像先祖那樣,勤學苦讀,決不會給歐陽氏門庭抹黑的!”

從此,歐陽玄像變了個人似的,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幾個月後,他不僅又將先前學過的幾本經書,專心致誌地重讀了一遍,還係統地學習了唐宋時期一些名手大家的文章和詩詞。

公元1281年秋,母親李氏見兒子已張口能吟詩,提筆會作文,心中十分高興。但高興之餘,又覺得自己已經滿足不了兒子的求知欲望了,便將他送到一所鄉辦學校就讀。因為這所學校裏有位老師名叫張貫之,學識淵博,通曉經史,是當時一位很有名氣的學者,並且和歐陽氏家族關係密切。當李氏向張貫之介紹了歐陽玄的情況後,又經過當麵測試,張貫之便痛快地收他為徒,並且對其要求相當嚴格。

在張貫之的教導下,歐陽玄每日讀書能記數千言,寫詩作文數十篇。兩年後,歐陽玄不論在詩詞還是在寫文章方麵,都有了很大進步。

有一位叫黃冠師的學者,和張貫之是莫逆之交,當他見到歐陽玄,又讀了歐陽玄的作品後,深有所思地對張貫之說:“這個孩子神氣凝遠,目光射人,不久的將來,就可文章冠世,定是個治國的人才啊!”

隨後不久,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歐陽玄一日賦詩近百篇的消息傳出後,贏來了一片讚揚聲,可他牢記母親的教誨,並不因此自滿自足,而是在張貫之的推薦下,又去拜一位姓宇的學者為師。在這位老師的指導下,歐陽玄閉門謝客,博覽群書,經史百家,無不研讀;習詩著文,更加勤奮。故史書稱讚說:“一連數年,人們都見不到他。”

公元1314年,歐陽玄考中進士,先後任嶽州路平江州同知、翰林待製、翰林學士等職;參與修撰《經世大典》,編修四朝實錄和宋、遼、金三史;當時朝廷的一些主要文件多出其手。就連一些名山大川、佛寺道觀的題名、著文,以及王公貴人墓隧之碑,都以得到歐陽玄的文辭為榮;哪怕是他的隻言片語,隻要有人得到,也都視為稀世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