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9

31.蘇東坡羞改立誌詩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陰曆十二月十九日卯時,在以山水秀麗著稱於世的峨嵋山不遠的眉山縣城,一代文豪蘇東坡呱呱墜地了。

蘇東坡,名軾,字子瞻,東坡是他的號。父親蘇詢27歲開始發憤讀書,文章名震天下。母親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文化修養極高,常常充當蘇軾的家庭教師,給他授書講課。蘇軾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熟讀經史,縱論古今,文如泉湧,是當時一個有名的小神童。

蘇軾6歲時開始在私塾裏讀書,學童100多人中,蘇軾那副絕頂聰明的幼小頭腦,很快就顯出與眾不同。有一天,一個從京城來的客人拿了一首長詩給老師看,詩裏描寫了當時朝廷一群著名的學者如範仲淹、歐陽修等人的事情,歌頌他們革新朝政,為官清廉正直的政績和品德。幼小的蘇軾踮著腳尖在老師肩膀後麵往前窺看,好奇地詢問老師,範仲淹、歐陽修是些什麼人。老師白了他一眼,說:“小孩子別問大人的事。”蘇軾一聽,不高興了,撅起小嘴,嘟嘟囔囔地說:“這些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天上的人嗎?那我就用不著知道。如果他們也是地上的人,我也是地上的人,為什麼就不可以問呢?”老師見蘇軾小小年紀,說出話來非同一般,很欣賞,就告訴他說,範仲淹、歐陽修等都是當今大文豪、大政治家,是人中偉傑,我們凡夫俗子都欽佩他們,熱愛他們。小蘇軾第一次從老師這裏知道歐陽修、範仲淹等人的大名,很受鼓舞。雖然他還不能完全懂得大人們那些複雜的事,但依稀意識到範仲淹、歐陽修他們都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於是暗地裏下決心,將來長大了,一定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十來歲時,父親蘇詢叫蘇軾作一篇文章,題目叫《夏候太初論》。蘇軾胸有成竹,提筆寫就,文中寫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意思是說,人有時候雖然很慷慨,很勇敢,能摔碎價值千金的璧玉而不覺可惜,敢與豺狼猛虎搏鬥而無所畏懼;但是,人有時候也很吝嗇,很脆弱,甚至是弄破一個鍋或被蜜蜂刺了一下,也要心疼、膽怯、失於聲色。這樣有哲理性、辯證性的警句,一個小孩能寫出來,非常難能可貴。蘇詢看過之後,大加讚賞,蘇軾自己也很滿意。

又有一次,蘇軾的老師劉微之寫了一首《鷺鷥詩》。劉微之是眉山城壽昌院州學教授,很有學問,他把這首詩拿給蘇軾看,並說他自認為“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這兩句寫得最好。蘇軾看了,說:“老師的詩的確寫得很好,不過,我覺得“逐風斜”似乎沒能寫出鷺鷥歸宿之態,如果改成“雪片落蒹葭”,豈不更好?”

劉微之一聽,連聲稱讚,“改得好,改得好!我不是你的老師,你才是我的老師呀。”

就這樣,蘇軾聽到的讚揚聲越來越多,慢慢地就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是學富五年,詩書禮易、諸子百家、秦漢散文、唐宋詩詞,他都無不一知,無一不曉,於是拿出筆墨紙硯,在自家門框上寫了一副對聯,上書: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寫完,左右看看,覺得自己好象真是世上最有學問的大家了,得意洋洋地把小夥伴們都叫來參觀。夥伴們知道蘇軾的確很聰明,雖然有些不服氣,但也不敢說什麼。

這樣過了一個多月,一天下午,蘇軾正和小夥伴們在院外玩耍,從遠出走過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他看見門楣上的兩行詩,就停住腳步不走了。蘇軾和夥伴們都好奇地圍了過去。隻見老翁轉過身來向大家問道:“你們誰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人啊?”

蘇軾驕傲地從大夥當中走出來,挺著小胸脯,大聲說道:“我!”他以為老爺爺也會象別人那樣誇獎他呢。可是老爺爺什麼表揚話都沒說,卻從身邊的布袋裏拿出一本書,問道:“小相公,你能幫我看看,這書是講什麼來著?我想小相公肯定都讀過。”

蘇軾滿不在乎地接過那本厚厚的書,一瞧,傻眼了。這本書他不但沒有讀過,而且書上的好些字他也不認識。想到自己誇耀“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蘇軾頓時羞愧得滿臉通紅。他不好意思地對老翁說:“老爺爺,對不起,我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吹自擂,實在慚愧得很。這書我沒讀過,今後我一定好好讀書。”

老爺爺很高興,捋著胡子樂嗬嗬地說:“好,好,知錯就改,便是好孩子。人貴有自知之明,你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點,將來發憤圖強,大有前途。”

老爺爺走後,蘇軾拿起筆,在原來的對聯上添了四個字,把對聯改為:

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誌讀盡人間書

從此後,蘇東坡發憤礪誌,博覽群書。一次,母親教東坡讀《後漢書·範滂傳》,書中記敘後漢時期朝綱弛,政權落入一群陰險狡詐的宦官手裏,一些忠貞廉正的書生儒士,為了反抗這群不陰不陽的小人統治,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上書揭露奸黨。其中有個勇敢無畏的青年,名叫範滂,他反對宦官專權,宦官就以“誹謗朝廷的罪名”把他抓了起來,處以死刑。臨刑前,範滂與母親訣別,肯請母親割不舍之恩,不要過分悲傷。範滂的母親很堅強,安慰兒子道:“現在你將與李白、杜甫一樣,名垂千古了,死,又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呢?既然能留芳百世,再求取長命百歲,那是不可兼得的啊。”蘇軾讀了範滂傳,望了望母親,問道:“我長大之後,如果做了範滂這樣的人,你願意不願意呢?”母親回答說:“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就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範滂有以天下事為己任的大誌,小蘇軾也“奮厲有當世誌”,母親高興地說:“我真幸運有這樣一個好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