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學習化學,在學了鹵族、氧族、氮族等非金屬元素後,開始學元素周期律、原子結構等理論;接著,以周期律等理論作指導,再去學碳元素以及各金屬元素。這就包括了從特殊到一般,又從一般到特殊的整個思維過程。這個過程明顯地表明學生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抽象思維高度發展。

②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初中生已不滿足教師對事物表麵現象的描繪和講解,開始獨立地尋求和爭論各種事物發生的原因和規律。他們進入了一個喜歡懷疑和爭論的時期。但還不成熟,有時熱衷於片麵的、非原則的爭論,有時孤立地、偏激地看問題。

高中生獨立思考能力比初中生提高了一大步,首先表現在他們能有組織地進行思維,能比較自覺地從本質上看問題,全麵地看問題。他們也懷疑、爭論,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中生那種思維的偏激現象;他們一般不人雲亦雲,不僅能正確地對待學習材料,還開始思考自己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根據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他們這方麵的能力,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能力等等,以促進、啟發他們自覺地組織思維活動和掌握辯證唯物的思維方法。

(4)想象能力的發展

想象,是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人腦將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結合,產生出新表象的整個心理過程。表象材料的數量和質量、人的思想意識和品質、言語水平的高低,是想象的基礎,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

中學生想象能力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他們的想象十分豐富、生動。他們從看到的電影中,產生了對藝術形象的神往:如將來作個航海家、探險家、飛行員、演員,等等。他們還根據老師的生動描述和自己閱讀的書籍,產生豐富、生動的想象。

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認識自己、對自己做出評價的能力。它是個性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進行自我教育的基礎。

自我意識不是與生俱有的。人在社會交往中,逐漸把自己當作主體從客體中分出來,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關係,認識到自己的義務,這樣,自我意識便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中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獨立性、閉鎖性、自我評價三個方麵。

(1)獨立性

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能力。這時,他們希望別人把自己當作大人看待,希望別人尊重自己的意見,也願意承擔一些比較艱巨的任務。

他們認為自己是大人了,而成人總是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他們要求獨立,成人總不讓他們獨自行動;他們要自作主張,成人卻不允許;他們要求得到尊重,成人則往往是壓製、訓斥。這樣,他們就會感到苦惱,甚至產生反抗情緒。

教師應尊重他們的獨立性要求,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自主和自治的權利。雖然他們的主張、意見、要求和理想,不可避免地帶有幼稚、片麵的、脫離實際的、甚至錯誤的東西,但要看到,他們總的趨勢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

對他們積極的、合理的意見和要求,應充分肯定,並盡可能予以滿足。對他們消極的、不合理的意見和要求,應耐心說服教育,決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對學生有時表現出來的貿然反抗情緒,也要正確對待,要用發展的觀點、心理學的觀點去看待這些問題,耐心教育,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閉鎖性

從初二開始,學生逐漸顯示出“閉鎖性”,即他們的內心活動不大願意表露出來。這是中學生心理發展過程的必然現象。教師要注意到這個特點,不要因此對他們產生誤解,更不能以一時一事的表現去作判斷、下結論。

同時要看到,中學生既有“閉鎖性”的一麵,又有希望別人了解的一麵。他們希望教師、家長能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所以,關鍵是能否得到他們的信任。如果得到了他們的信任,他們就會向你披露內心的秘密,你就能更好地對他們進行教育。

(3)自我評價

從評價別人到評價自己。初中生在評價別人的過程中,逐步學會以別人為“鏡子”來看自己,並獨立選擇學習的榜樣。但他們評價別人往往比評價自己更主動,內容也更豐富、更具體。高中生則能經常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遇事愛聯係自己,自我教育的願望比較強烈。

從評價外部行為到評價個性品質。初中生開始對人的內心世界和個性品質發生興趣。他們看文藝作品,除了注意人物的行動和故事情節以外,還議論人物的行為動機和個性品質,對自己的個性品質進行評價。

但是,他們對人的評價和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是不客觀的、不全麵的。高中生則能比較全麵、比較客觀地評價別人和自己的個性品質。他們不僅分析自己做一件事的心理狀態,還經常分析自己的整個心理狀態,以及自己的意誌、性格等,這是他們逐步成熟的一個標誌。

提高中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對於他們性格的發展和世界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方法是:

①通過對正麵人物和反麵人物行為動機、個性品質的分析和評價,提高學生分析和評價的能力。

②教師對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恰如其分地作出評價,並要求他們對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進行小結;培養他們寫日記、與朋友談心的習慣。

③通過自我鑒定等活動,培養學生自我批評的精神。

④要使學生明確曆史賦予他們的責任,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