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血壓的飲食療法8
常吃蘆筍能夠降壓
蘆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子柏的嫩莖,學名是石刁柏,俗稱龍須菜。它的形狀與文竹非常相似,原產於歐洲和亞洲西部,因為它萌發的嫩莖形狀頗似蘆葦,我國人民稱它為蘆筍。
蘆筍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每100克鮮蘆筍可食部含多種維生素、非蛋白含氮物質以及灰分,含量也較其他蔬菜高。如與番茄相比,維生素A的含量是番茄的1~2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15~2倍,維生素B1的含量是番茄的3~6倍,維生素B2的含量是番茄的3~7倍,煙酸的含量是番茄的1~25倍,蛋白質的含量是番茄的1~25倍,故被作為高級蔬菜而深受人們推崇。蘆筍還含有葉酸、核酸、天冬酰胺、蘆丁、甘露聚糖等。蘆筍中所含的甲基甲酮和胺類使蘆筍具有特有的芳香氣味。近年來研究證明,蘆筍中所含天冬酰胺對人體有許多特殊的生理作用和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使細胞恢複正常生理狀態。蘆筍所含的豐富的組織蛋白能有效地控製細胞異常生長,使細胞生長正常化。每100克蘆筍中還含有胡蘿卜素100微克,維生素C45毫克,其含脂肪量極低。蘆筍含有天冬酰胺、黏液質、β-穀甾醇及糠醛衍生物,對治療心血管係統和其他器質性病變均有效。蘆筍還含有大量維生素P(即蘆丁)及甘露聚糖、膽堿、精氨酸等成分,對維護毛細血管的形態和彈性及生理功能有利,對治療高血壓病等心血管係統疾病有較好作用。而且,蘆筍是高K因子(鉀/鈉的比值)食品,其K因子>68。新的學術觀點認為,K因子≥10的食物對高血壓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常吃茭白可以降血壓
茭白又名茭瓜、茭筍,性涼、味甘,具有利尿、除煩渴、解熱毒、通乳汁的功效。據營養學家分析,每500克茭白中含蛋白質3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04克,粗纖維25克,鈣9毫克,磷97毫克,鐵07毫克,胡蘿卜素微量,維生素B1009微克,維生素B2011毫克,煙酸14毫克,維生素C6毫克。茭白適宜高血壓病患者食用,若與旱芥同食,更有降血壓之功。茭白中含難溶性草酸鈣較多,因此,腎髒病、尿路結石病患者或尿中草酸鹽結晶較多者不宜多食。
常吃大蒜能夠降壓
大蒜,別名胡蒜、蒜頭、大蒜頭、獨頭蒜等。性味辛、溫。具有溫中行滯,解毒殺蟲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大蒜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鈣、磷、鐵外,還含有大蒜辣素、硫酸化合物、芳樟醇等成分。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大蒜的含鉀量遠比其含鈉量要高得多,白皮大蒜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鉀362毫克,含鈉196毫克,K因子為1541;紫皮大蒜每100克食部含鉀437毫克,含鈉83毫克,K因子為5265,同屬高鉀低鈉食品。實踐資料也證明了這一點。據報道,德國科學家用大蒜治療80例高血壓病人,血壓都獲得穩定下降。英國的醫學專家宣稱,大蒜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溶解體內淤血的能力,可用以治高血壓伴有冠心病、冠狀動脈血栓症等。還有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服用大蒜油5個月,膽固醇可降低10%,三酰甘油可降低21%。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冠心病和腦血栓,大蒜素則能降低血糖,所以,它對冠心病和血栓的形成有預防作用。大蒜還由於含有一種配糖體而具有降壓作用。
國外的一項研究顯示,中等程度至嚴重的高血壓病人,連續12周每日食用大蒜,血壓就能降至正常水平。專家們建議,高血壓病人可在每日早晨空腹吃1~2個糖醋蒜頭,肯定有穩定的降壓效果。
食洋蔥能降血脂
洋蔥又名蔥頭。科學測定,每百克蔥頭含鈣40毫克、磷50毫克、鐵18毫克、維生素C8毫克,還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和尼克酸。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而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以降低人體外周血管和心髒冠狀動脈的阻力,具有降低血脂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高血脂患者食用一段洋蔥後,其體內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均可明顯降低。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70克洋蔥,其作用比降血脂藥還要強。洋蔥還含有一種天然的抗癌物質——櫟皮黃素,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的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減少25%。
常吃山藥可以降壓
山藥古稱薯蕷,又稱懷山藥,性味甘、平,具有補脾養肺和益腎澀精的功效。適宜於脾虛食少、泄瀉、消瘦、乏力、肺虛久咳、腎虛遺精、小便頻數、帶下及消渴等症。山藥是藥食兼優的長壽補品,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山藥所含有薯蕷皂甙等藥用成分的醫療價值很高,被稱為“滋補藥中的無上之品”,是中醫處方的常用藥物之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山藥不但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煙酸、抗壞血酸、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還含有多種纖維素,以及膽堿、皂甙、黏液蛋白、多巴胺等。能預防心血管係統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還可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山藥中的多巴胺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生於山野者稱野山藥,人工栽培者稱家山藥,二者均有防治高血壓作用,在藥膳配伍中,家山藥可適當加大用量。因山藥有收斂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常吃胡蘿卜可以降壓
胡蘿卜又名金筍、丁香蘿卜,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消食、下氣止咳、解毒清熱和養肝明目的功效。現代研究證明胡蘿卜有降壓、強心、抗炎和抗過敏等作用,是難得的果、蔬、藥兼用之品,因而有“廉價的小人參”之稱。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營養,如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抗壞血酸等。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每100克中約合48克,是土豆、芹菜、蘋果、柑橘的數倍。現代研究表明,胡蘿卜中含有槲皮素、山萘酚等物質,是組成生物類黃酮(維生素P)的原料,常食胡蘿卜能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具有降低血壓、降血糖、強心等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動脈硬化患者均有益。胡蘿卜中的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高血壓病人飲胡蘿卜汁可使血壓迅速降低,所以高血壓病人宜多吃胡蘿卜。在吃胡蘿卜時,應注意炒熟再吃,而不宜生吃,因為生吃時不易消化,大部分維生素會隨糞便排泄掉。過多食用胡蘿卜時會出現皮膚發黃、惡心、厭食、乏力等,常被誤認為得了肝炎,但停食胡蘿卜後症狀會很快消失。
常吃土豆能起到降壓作用
土豆又稱馬鈴薯、洋芋、山藥蛋等,性味甘、辛、平,具有和中開胃、健脾益氣和消炎解毒等功效。適宜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習慣性便秘、身疲乏力、筋骨損傷、關節疼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皮膚濕疹和腮腺炎等症。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土豆含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龍葵堿、糖類、鈣、磷、鉀、鎂以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保健佳蔬。土豆中的龍葵堿可減少胃液分泌,有緩解痙攣作用。土豆為高鉀蔬菜之一,鉀鹽能利尿,增加血管彈性,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的代謝,因此能預防膽固醇升高,同時有降壓作用。所以,常食土豆可以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疾病的發生。土豆中所含的粗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故能治療習慣性便秘,這也有益於高血壓患者的健康。
鮮藕芝麻有助降壓
鮮藕1250克,切成條狀或片狀,再將生芝麻500克壓碎放入藕條中,再加入冰糖500克,上鍋蒸熟,分成5份,涼後食用,每天服用一份,可起到較好的降壓效果。
常吃腐竹能夠降壓
腐竹中維生素E的含量很高,這對增強毛細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環、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抑製血栓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腐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所含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易為人體吸收,並可與體內膽固醇結合轉變為液態、隨尿排出體外,從而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因此,腐竹被專家們推薦為高血壓病合並動脈粥樣硬化症患者的健康食品。對於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來說,經常適量服食腐竹以及由其烹飪製作的菜肴、食品大有裨益。
常吃綠豆能夠降壓
綠豆是一種低脂肪的高營養食品,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水分123克,蛋白質216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56克,膳食纖維64克,鈣81毫克,磷337毫克,鐵65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0133毫克,維生素B1025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尼克酸2毫克。現代研究表明,綠豆是很好的高鉀食物,不僅含鉀量高,而且K因子高,每100克綠豆可食部分含鉀量高達787毫克,含鈉量為32毫克,其K因子達24594,可見綠豆的K因子已大大超過對降壓有效的界定範圍(K因子≥10),具有很好的降壓作用。綠豆具有解毒清熱、消暑利水、益氣除煩、養心去風的功效,這對防治高血壓病具有重要意義。綠豆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每100克食部含維生素E高達1095毫克,對血管的正常機能具有較強的保護作用;並且,所含微量元素鐵、錳、鋅、銅、硒都相當高,不僅可增強血細胞的活力,而且可改善血液黏滯度,使血液循環的阻力減少,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常吃大豆有助降壓
黃豆被譽為“豆中之王”,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寬中、潤燥利水和活血解毒等作用。黃豆的營養成分比較齊全,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鈣、鐵、磷、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A、葉酸、煙酸、大豆黃酮甙等營養成分。黃豆中蛋白質含量為35%~40%,500克黃豆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於1000克豬瘦肉或5500克雞蛋或6000克牛奶的含量,所以黃豆有“植物肉”、“綠色的牛乳”之稱。黃豆中的脂肪含量為15%~20%,以不飽和脂肪酸居多,有降低膽固醇、軟化動脈血管等作用,所以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黃豆作為高血壓病人的優質食品,具有健脾寬中、潤燥利水、活血解毒的功效,所以痰濁內蘊型、淤血阻絡型、脾虛肝旺型高血壓病人尤為適宜。黃豆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製素,會影響人體內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以整粒黃豆難以消化,經過加工的豆製品,破壞了這種物質,就比較容易消化了,因此食用黃豆應以豆製品為主,如豆腐、豆漿、豆芽、豆腐幹等。
常吃豌豆可以降壓
現代研究表明,豌豆的K因子很高,以新鮮豌豆為例,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鉀332毫克,含鈉僅12毫克,其K因子為276.67,為所有可食蔬菜中的第一名,即使幹豌豆,其K因子也很高,每100克食部含鉀610毫克,含鈉42毫克,K因子為14524。可見,豌豆無論是鮮品,還是幹品,其K因子都大大超過有效降壓作用的界定範圍(K因子≥10)。現代食療專家讚譽豌豆為“降壓佳豆”。豌豆苗的含鉀量也相當高,每100克食部含鉀174毫克,含鈉263毫克,其K子為66.2。有資料報道,對人體來說,良好的K因子應是≥3,豌豆苗的K因子超過此值1倍以上,因此,也有較好的降低血壓作用。因為人們一般食用豌豆苗的量較大,若以500克為例,服食後就會給機體淨增鉀含量(即扣除鈉含量因素)7385毫克,這樣可明顯改變機體的鉀/鈉比,從而有助於降低血壓。豌豆(包括鮮品、幹品)所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E以及維生素C等成分的量都較高,這對保護血管的正常生理機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患有高血壓病或有血壓升高,出現頭痛、心煩、脈弦數或脈滑的病人,經常服食以豌豆及其製品烹飪製作的菜肴、湯羹,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