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血壓的飲食療法6(1 / 3)

第三章高血壓的飲食療法7

常吃蘋果可以降壓

蘋果性味甘、涼,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除煩醒酒的功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病的發生往往與人體內鈉鹽的積累有關,人體攝取過量的鈉,是中風和高血壓病的病因之一,而蘋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鉀鹽,可將人體血液中的鈉鹽置換出來,有利於降低血壓。蘋果中含有較多的蘋果酸,可使積存在體內的脂肪分解,具有減肥作用。蘋果酸能降低膽固醇,具有對抗動脈硬化的作用。蘋果中含有果膠質,它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質,也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蘋果還富含粗纖維,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有學者建議,為了治療高血壓病和實施減肥,每周可安排一次“蘋果日”,高血壓病人可以在每周的“蘋果日”吃300~400克蘋果,而不吃別的食物,大約5個“蘋果日”後,便可見血壓下降。以後再視血壓的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下一個療程。日本醫學家研究報告,對30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比較觀察,一組吃蘋果輔以治療,一組不吃蘋果,10天後,吃蘋果者比不吃蘋果者的血壓明顯降低。蘋果能防止血中膽固醇的增高,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患者,適宜長年不間斷地食用蘋果,至少每天吃1~2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持之以恒,必見其效。

吃獼猴桃可降壓

獼猴桃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鎂、鈉、鉀及硫等,還含有胡蘿卜素,獼猴桃也具有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獼猴性寒,味甘酸,具有潤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止渴,利尿通淋的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及維生素缺乏等症。近代醫學研究表明,常服獼猴桃果和汁液,有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亦可抑製致癌物質亞硝酸的產生,對高血壓、高血脂、肝炎、冠心病、尿道結石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獼猴桃根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祛風利濕的作用。適於跌打損傷、癤腫、水腫、急性肝炎、風濕性關節炎、肺結核、乳汁不下等。獼猴桃葉洗淨,加酒精、紅糖搗爛外敷,可治乳腺炎。但獼猴桃性寒,不宜多食。

食用香蕉有助降壓

香蕉的營養十分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以及鈣、磷、鎂、錳、鋅、銅、鐵等礦物質元素,而脂肪含量很低,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據《海外文摘》報道,常食香蕉可以降低血壓,還可以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特別對小兒高血壓有較好的療效。香蕉是十分典型的高鉀食物,且不含膽固醇類成分。每100克香蕉可食部分含鉀量高達256毫克,含鈉量則很低,僅08毫克,其K因子(鉀/納比值)為320,大大高於有效降壓界定值(K因子≥10)。因此,醫學專家、學者們都一致認同,香蕉是防治高血壓病的優質水果。香蕉中所含降低血壓的鉀離子,有抵製鈉鹽過多所致的升壓和損傷血管的作用;同時,可改善並調整鉀鈉比,即適當服食高鉀食物可有效地降低機體對鈉鹽的吸收,並且對心肌細胞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醫學專家們指出,人體缺鉀時常伴有頭暈、無力和心律不齊等症狀,而香蕉中恰好富含這種重要的營養素。對於高血壓病並發動脈粥樣硬化(包括腦動脈硬化、眼底動脈硬化等)、冠心病患者來說,常食香蕉或香蕉茶、香蕉粉等均有較好療效。尤其是患有大便燥結的高血壓病者,食用香蕉效果尤為顯著。

常吃柿子能夠降血壓

中醫學認為,柿性味甘、澀、寒,有潤肺生津,清熱止血,澀腸健脾的功能。主治肺熱咳嗽、脾虛泄瀉、咯血便血、尿血、高血壓、痔瘡等。

柿子營養價值很高,享有“果中聖品”之譽。據測定,每100克鮮柿含糖類11克,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5克,鈣10毫克,磷19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A016毫克,維生素C16毫克。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柿子及其經過加工而成的柿餅均屬高鉀低鈉食品,經常適量服食,對高血壓病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柿液汁所含單寧成分及柿葉中提出的黃酮甙能降低血壓,並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從而有利於維護正常的心肌功能。

檸檬泡水喝可以降血壓

檸檬性味酸、平,具有生津止渴和去暑安胎的功效。檸檬果實含有橙皮甙、抽皮甙、檸檬酸、奎寧酸等有機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糖類、鈣、磷、鐵等成分。檸檬果實汁多肉脆,聞之芳香,食之極酸,一般不宜生吃。但它是“檸檬酸的倉庫”,可加工成各種飲料、果醬、罐頭等;還能作西餐的調味品,佳肴一經加入檸檬汁便芳香四溢。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檸檬酸與鈣離子結合成可溶解性鉻合物,具有緩解鈣離子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因而可用於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及心肌梗死。多年來,醫藥界十分重視檸檬,把它製成保健飲料,高血壓、心肌梗死患者飲用可保護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常吃山楂有助降血壓

現代研究表明,山楂是高鉀食品,每100克山楂可食部分含鉀量299毫克,含鈉量為54毫克,其K因子為5537,為高K因子食物,對高血壓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臨床觀察也表明,山楂煎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病,有較好的降壓效果。山楂所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E等含量均相當高,由於所含的山楂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活性成分,不僅可保護維生素C免受破壞,而且可促使其為保護血管細胞發揮更顯著的作用。研究人員還發現,山楂的含鈣量也較高,且鈣指數(即鈣/磷比值)>2,不僅有利於鈣的正代謝平衡,而且有助於降低血壓。

山楂的降低血壓作用明顯、穩定且較持久。麻醉兔靜脈注射山楂片乙醇浸出物可使血壓緩慢而持久地下降,當與槲寄生、大蒜及臭梧桐合用時其降壓作用更明顯。山楂總黃酮10毫克/千克靜脈注射能使貓血壓下降40%,維持5~10分鍾,其總提取物對小鼠、兔、貓亦有較為明顯的中樞降壓作用。北山楂黃酮、三萜酸及水解物靜脈注射、腹腔注射、十二指腸給藥,對麻醉貓的血壓均顯示不同程度的降壓效應。

山楂對心血管係統的疾病有醫療保健作用;而且,國內外用山楂製成各種製劑,治療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獲得了明顯效果。因此,中老年患有心血管係統疾病者可經常服食山楂及其製品,以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

常吃棗子可以減輕血壓

現代研究表明,紅棗確實具有防治高血壓病的作用,以紅棗幹品每100克可食部分為例,含鉀量高達524毫克,含鈉量僅為6.2毫克,K因子為8452,遠高於有效防治高血壓的界定值範圍(K因子≥10)。經常服食紅棗煎劑有助於降低血壓。在每年鮮棗上市的季節,食用鮮棗會有更好的效果。每100克鮮棗可食部分含鉀375毫克,含鈉量卻僅有12毫克,其K因子為31250,遠遠高於有效防治高血壓的界定值範圍。中老年人每日泡杯紅棗茶吃,可防病強身,益壽延年。千百年來,民間廣為流傳的“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的諺語,不僅十分有道理,而且貼切地表達了紅棗的保健價值。鮮棗所含營養成分很豐富,尤其是含有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B2、C、E及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成分,素有“天然維生素王”的美稱。特別是紅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每100克紅棗可食部分含維生素C高達243毫克,這在果品類食物中是極少見的;而且,含維生素P(即蘆丁)極高,每100克紅棗食部含蘆丁量高達3300多毫克,為眾果品之冠,所以,紅棗又有“蘆丁幹果”的美稱。維生素C和維生素P有改善人體毛細血管的功能,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紅棗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P具有結合態勢,可協同發揮作用。紅棗中含有蘆丁等成分,不僅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並且可降低血壓。因此,對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來說,服蘆丁片不如吃紅棗得益多,經常服食紅棗不僅有助於降低血壓,而且可以防止高血壓腦病、腦溢血、腦卒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