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西瓜有助於降壓
西瓜可防治高血壓病。西瓜幾乎不含脂肪,而西瓜的汁液幾乎包括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如瓜氨酸、精氨酸、蘋果酸、乙二醇、甜菜堿、腺嘌呤、蛋白酶、配糖體,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多種礦物質等。西瓜為高K因子(鉀/鈉比值)食物,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鉀量87毫克,含鈉量僅有32毫克,其K因子為2719。這對中醫運用西瓜食療“除煩止渴,寬中下氣”,防治高血壓病是有力的佐證。西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等活性成分,能增進大鼠肝中尿素形成,有助於利尿、降低血壓。另據有關資料報道,西瓜所含配糖體成分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因此,高血壓病患者以及有血壓升高現象的人,在春、夏之交到秋、冬季節適量服食西瓜,對治療高血壓病是大有幫助的。西瓜皮(俗稱西瓜翠衣)、西瓜子仁與西瓜一樣,也有較好的防治高血壓病作用。
中醫認為,西瓜性寒涼,中寒濕盛者忌食,否則,反而會損傷脾胃,引發其他病症。少數人在盛夏之際,往往喜歡把西瓜切成塊狀,放在冰箱裏冷凍了再吃。如果冰凍時間短些,吃一點會感到舒適;如果冷藏過久,吃後則會傷害身體,嚴重時還會導致不良後果。對此,高血壓病患者尤須注意。
常吃苦瓜可以降壓
苦瓜又稱涼瓜、錦荔枝、癩葡萄等,為葫蘆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苦瓜的成熟果實。苦瓜味苦、性寒,受到我國曆代醫家的重視和關注,在眾多的醫籍中均有論述,被認為有消暑滌熱、益氣清心、除熱解煩、解毒明目等功效,可清邪熱、解勞乏,對風熱頭痛、心煩易怒、麵紅目赤、中暑下痢等症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苦瓜為夏令良蔬,營養豐富,每100克中含有水分934克,蛋白質1克,脂肪01克,膳食纖維14克,糖類35克,胡蘿卜素01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煙酸04毫克,維生素C56毫克,鈣14毫克,磷35毫克,鐵05毫克。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瓜類中是首屈一指的,這對保持血管彈性、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以及防治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具有重要意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苦瓜是高鉀食物,每100克苦瓜食部含鉀量高達256毫克,而含鈉量則相對較低,僅為25毫克,其K因子為1024。近代藥理實驗研究發現,有一些葷素混食者,他們的膳食改為隻吃蛋和乳的素食以後,他們的血壓有明顯的下降。血壓的下降主要與他們膳食中K因子(即鉀/鈉的比值)的改變有關。改吃素食後,膳食中鉀的比例提高了。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經常食用苦瓜類高鉀食物會有助於機體K因子的增高,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常吃冬瓜能夠降壓
冬瓜又名白瓜、水芝、地芝等,為葫蘆科一年生攀援蔓性草本植物冬瓜的果實。冬瓜以其特有的清熱祛風、消痰利濕、解毒寬胸、舒心益顏等功效,極受人們的寵愛。
生來籠統君莫笑,冬瓜一身都是寶。冬瓜由外及裏,從粉霜、瓜皮、肉質層,到瓤及瓜子都可入藥,甚至藤、葉和花都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冬瓜為夏秋季家常瓜蔬,每100克中含有水分966克,蛋白質04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07克,糖類19克,胡蘿卜素80微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1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18毫克,鈣19毫克,磷12毫克,鐵02毫克。冬瓜為高鉀低鈉的食物,每100克食部含鉀78毫克,含鈉僅18毫克,兩者相比,其K因子為4333,大大超過10,對高血壓具有明顯的降壓功效;若以每日進食500克冬瓜計算,就可給人體淨增381毫克的鉀,這對改善機體的鉀/鈉比值,無疑有明顯的作用,可促使排鈉、利尿、降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冬瓜每100克食部所含脂肪量極微,僅為02克,而且,冬瓜所含成分中的丙醇二酸可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能有效地防止人體內(包括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等組織細胞在內)的脂肪沉積和堆積,有助於增強血管功能,減少外周阻力,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治療作用。醫學研究還表明,冬瓜含維生素量較高,以與保護和維護血管正常生理功能直接相關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為例,每日進食500克冬瓜,機體可獲得胡蘿卜素400微克,維生素C90毫克,加上冬瓜的鈣指數為158,又有助於鈣的吸收,因此,冬瓜是防治高血壓的絕好蔬菜。
常吃西紅柿可以降血壓
西紅柿又名洋柿子,味甘、酸,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和解毒清熱等功效,適用於高血壓、眼底出血、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食用。現代研究表明,西紅柿含蛋白質、脂肪、葡萄糖、蔗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鉀、鋅等成分,營養豐富。它所含的葡萄糖、有機酸易被人體直接吸收。維生素C含量豐富,而且由於有機酸的保護,不易因加熱而遭到破壞。西紅柿中的西紅柿素有助消化和利尿作用,可改善食欲。西紅柿中的黃酮類物質有顯著的降低血壓、止血、利尿作用。西紅柿中無機鹽含量非常高,屬高鉀低鈉食品,有利於高血壓的防治。西紅柿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非常豐富,其中包括具有保護心髒和血管、防治高血壓的重要物質蘆丁。因此,西紅柿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西紅柿既可當水果生食,也可當蔬菜炒煮、燒湯佐餐等。
常吃茄子有助於降壓
茄子又稱落蘇、矮瓜、酷酥,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茄的果實。茄的祖籍在東南亞的緬甸和南亞的印度一帶,自晉朝以後經越南等地傳入我國。
茄子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茄子被稱為心血管病患者的佳蔬,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水分934克,蛋白質11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13克,糖類36克,胡蘿卜素50微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煙酸06毫克,維生素C5毫克,鈣24毫克,磷2毫克,鐵05毫克。此外,它還含有維生素P、水蘇堿、葫蘆巴堿、膽堿、龍葵堿等營養成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的營養價值可與番茄媲美,除維生素A、維生素C含量低於番茄外,其餘各類維生素以及鐵、錳、鋅和糖類,都非常接近,其含鈣量遠大於番茄,是其的55倍。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茄子屬於K因子≥20的食物,其K因子為2125。高血壓病人經常食用茄子,可補充機體必需的鉀,並促使鈉的排泄,從而使血壓下降。此外,茄子(特別是紫茄,每100克可食部分所含維生素P可高達700毫克)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即蘆丁),它的特殊功能是可以降低人體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強毛細血管和體細胞間的黏合力,並增強修補能力,使毛細血管能保持正常狀態,並可使其彈性和生理功能得到加強,有防止血管破裂出血的作用。所以,茄子是強化血管功能的食物,被人們譽稱為“心血管之友”。臨床觀察也表明,常吃鮮茄或茄子幹燥後研粉內服,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症、腦出血、眼底出血等病症者均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