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持心理平衡:當代社會的特點之一是競爭。長期處在高節奏的競爭環境中,容易產生焦慮、心力疲勞、神經質等心理現象。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心理健康。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保證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培養在競爭中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培養競爭的意識和心理素質,克服自卑感,消除嫉妒心。
對高血壓的調養(非藥物治療)最根本的就是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生理就平衡,生理一平衡,身體的代謝機能、修複機能、康複機能,都大幅度的提高。問題是心態平衡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簡單說,心理平衡就是“一麵鏡子”和“三個三”。哲學家講過生活像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什麼叫幸福?幸福沒有標準,幸福就是個人的感受。你認為幸福就幸福,認為痛苦就痛苦;因此有些人經常用正麵的、積極的、樂觀的心態看世界永遠高興。有些人整天就是以悲觀的、消極的心態看世界,永遠是生氣。另外,同樣一件事看的角度不同觀點不同,得出結果完全不同。“三個三”是什麼呢?第一個三即三個正確: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對待自己,有自知之明,他能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定準了,生活中別越位也別不到位,那就很容易平衡;就怕定位定不準。第二是正確對待社會。對社會充滿感激之情。第三是正確對待快樂。還有必須在逆境的時候也要自得其樂,永遠保持快樂的心情。美國最著名的心髒學家,保羅懷特講過一句話:“沒有緊張、沒有煩惱,就沒有高血壓。”為了保證三個快樂,還有三個既要,既要奉獻社會,又要享受生活:既要在工作上有個適應性,又要在生活中有顆平常心;既要有精力去麵對工作,又要有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有這樣三個心態,心理就可以平衡。
(4)調暢情誌
①遇事戒怒:“怒”是曆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它是情誌致病的魁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怒不僅傷肝髒,怒氣還傷心、傷胃、傷腦等,導致高血壓等各種疾病。
②寵辱不驚:人世滄桑,諸事紛繁;喜怒哀樂,此起彼伏。老莊提出“寵辱不驚”之處世態度,視榮辱若一,後世遂稱得失不動心為寵辱不驚。對於任何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不要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度。
③適度發泄: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泄出去,以盡快恢複心理平衡。當遇到不幸,悲痛萬分時,不妨大哭一場;遭逢挫折,心情壓抑時,可以通過急促、強烈、粗亂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鬱積發泄出來,從而使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恢複平衡。但是,發泄要適度,決不可采用不理智的傷害性的行為方式。
④轉移注意: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轉移注意力,改變所處環境,從而與不良刺激因素脫離接觸,從情感糾葛中解放出來。例如以工作和事業的成績來衝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到環境優美的公園或視野開闊的海濱漫步散心,可驅除煩惱。精神過於緊張時,安排一次短期旅遊,把自己置身於絢麗多彩的自然美景之中,可使精神愉快,氣機舒暢,排解壓力,鬆弛神經。情緒不佳時,聽聽適宜的音樂,觀賞一場幽默的相聲或喜劇,苦悶頓消,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