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血壓的中醫治療4
高血壓患者忌盲目用中藥材進補
祖國醫學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得出,高血壓病人大多有肝陽上亢、肝腎陰虛、腎精虧虛等症狀,所以治療多采取滋陰潛陽,平肝息風之法。
許多高血壓病患者或其親屬據此推斷高血壓需要進補,於是盲目購買補品服用。其實,高血壓病人如需進補,重點應補陰,而一般補陽藥如鹿茸、海狗,補氣藥如人參、黃芪屬忌用範圍。即使是有明顯氣虛症狀的高血壓病患者,在使用補氣藥時,也隻能采用藥性平和的緩補藥物,而且要在補陰的基礎上補氣補陽,而不是單獨使用補氣壯陽藥材或補品。這是因為補氣藥具有升散的性質(中藥有升降浮沉、寒涼熱溫的區別),而補陽藥不僅具有升陽的性質,還有溫熱的特性,高血壓病人一旦服用這些具有升陽、溫熱特性的補氣壯陽藥,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使血壓升高,等於“火上加油”。高血壓病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適當進補,但必須明白進補是針對虛症而言的,而且要辨明是氣血陰陽之虛的不同,如肝血不足、腎陰虛的高血壓,表現為頭昏眼花、眼澀羞明、心煩失眠、口苦咽幹等症者,切忌盲目進補。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晚期累及腎髒或是腎病引起繼發性高血壓,表現為膚色蒼白、貧血、水腫、氣促,雖有陽虛表現,但腎功能衰退,也不能補太多動物性蛋白。
對於兼備補氣與養陰功能的西洋參,高血壓病患者必須在血壓平穩之後小量服用,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切忌用量過大。
高血壓患者忌隨意停藥
高血壓病患者一旦發現自己血壓升高,就應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藥。當血壓在降壓藥的治療作用下降到正常範圍以內,於是很容易聯想到停藥的問題。一般認為,高血壓病因不清楚臨床上所用的降壓藥都是治標不治本,往往降壓藥一停,血壓又反彈回升,有時血壓上升比原有血壓水平還高。因此,高血壓病患者,不論服用什麼藥,通常隻有減少藥量比較合適,而不能停藥。值得提出的是,在降壓藥物中有些藥物不能突然停止使用,如中樞性交感神經抑製藥,常用的藥物如可樂寧、甲基多巴等。如果用藥時間比較長而突然停藥,即可出現“反跳”現象,患者表現出神經過敏、不安、焦慮、震顫、惡心、出汗、失眠、心率加快、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別是血壓升高。嚴重者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腦病甚至猝死。還有β-受體阻斷劑,如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倍他樂克)、心得安等,也不能突然停用。如果突然停用,就會出現大量代償性增生的β-受體,致使交感神經興奮性極度增強,導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合並冠心病,可以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尤其是能引起血壓突然升高,甚至引起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壓患者忌隨意停藥。如果服藥後血壓降至正常,可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品種和劑量,並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觀察一段時間後,血壓仍然正常,可再次減少藥量,直至降壓藥品的停用。
常用降壓中藥配伍宜忌
中藥配伍禁忌早在金元時期就已經提出,《珍珠囊補遺藥性賦》書中即明確地記載著“十八反”、“十九畏”歌決。“反”即兩藥合用後產生劇烈的毒性反應和不良反應。“畏”即兩藥相互配伍產生不良反應或降低消除原有的藥物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主要是藥物之間的成分起的化學反應。
下表為大家提供了一些配伍的中藥及其產生的結果
中藥中藥配伍結果烏頭半夏烏頭的成分烏頭堿具有一定的毒性,若與半夏配伍其毒性更強。因為半夏也有毒,相互配伍後具有麻痹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的作用。貝母烏頭配伍貝母也能麻痹中樞神經,貝母中的貝母堿具有抑製呼吸的作用。白蘞、白及、瓜蔞白及、白蘞、瓜蔞中的成分可使烏頭堿的毒性增強。甘草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作用,能使尿量及鈉的排出減少,促進水、鈉、氯離子在體內的滯留。並使鉀大量排出,血鈉上升,血鈣降低從而引起水腫,具抗利尿作用,而甘遂中的樹脂是瀉下利水的主要成分,大戟、芫花、海藻均有利於消腫的作用,所以從水鹽代謝方麵來分析它們是絕對相反的。藜蘆細辛、芍藥藜蘆中的原藜蘆堿和藜蘆堿具有強烈的黏膜刺激作用,使其處於興奮狀態。而細辛、芍藥作用主要是對中樞神經和神經叢具有鎮靜、麻痹、抑製作用,並使平滑肌鬆弛,也可使反射消失,顯而易見藜蘆如果與細辛或芍藥相配伍可以抵消相互間的作用。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補益藥不宜與催吐藥合用;同時藜蘆、玄參、苦參均易引起心律不齊,血壓下降等。甘草樸硝因硫黃中的硫在腸道可變為硫化氫,硫化砷,能刺激腸壁而起緩下作用;樸硝含硫酸鈉,內服後硫酸離子不易被腸黏膜吸收,存留腸內成為高滲溶液引起機械刺激,促進腸蠕動而導瀉,該兩藥有協同作用,但如果大劑量使用可引起腸痙攣。古人認為相畏,是從它的藥性上判斷,前者為大辛大熱,後者為大苦大寒,寒熱不能同用,故相畏。水銀砒霜水銀的化學成分為汞,砒霜中的三氧化二砷與汞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砷汞齊合金,失去了原來具有的藥性。狼毒密陀僧狼毒含甾醇、三萜類等有毒的高分子有機酸,與密陀僧所含的氧化鉛、二氧化鉛發生反應,產生有毒的氧化鉛沉澱。巴豆牽牛巴豆內含有大量的脂肪油,主要成分為巴豆毒素,牽牛含牽牛子苷為瀉下成分,可利水由小便排出加強腎髒活動,大量服用對腎髒有刺激性,使腎髒充血發生血尿,若兩藥合用其瀉下利水作用更強,腎髒的負擔更重。所以臨床慎用為妥。丁香鬱金丁香含丁香油,可使胃黏膜分泌顯著增加,增加其消化能力,使胃黏膜處於充血興奮狀態,而鬱金含薑黃素成分,能使胃部神經鎮靜,處於抑製狀態,並可製止或減少胃部痙攣,兩藥間存在著拮抗作用。牙硝三棱牙硝的硫酸鈉與三棱的三氧化矽、氧化鈣、揮發油產生反應,使其失去原有的藥性。川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