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從便血判斷健康(1 / 3)

第十九章從便血判斷健康

黑糞,就是便血。消化道出血,大便呈暗紅色或黑色。便血主要是腸道疾患和全身性疾患所致。

小兒便血

腸套疊

右側腹部有腫塊,有壓痛,伴有急性腸梗阻表現的小兒便血,多為腸套疊。多見於生後6個月至2歲左右的兒童,這是一種若不立即請醫生診治就可危及生命的可怕的疾病,是腸子套進腸內的疾病。如果放置不管,該部分的血液循環惡化,腸子就會因缺血而壞死。發病是突然出現腹痛與嘔吐,孩子使勁哭泣,臉色蒼白。疼痛在3~4分鍾內暫時止住,但過一段時間又發作。不久開始嘔吐,灌腸後可出現血便。

早發現早治療

應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若能早期治療,很快便可痊愈。若發病時間拖長,就需要進行大手術。由於也有喪命的,故應爭分奪秒地請醫生救治。排便後出血

直腸息肉

排便後出血,呈鮮紅色,查可見息肉,尤以兒童及男性多見,多為直腸息肉。這是直腸長出息肉的疾病,多見於3~4歲左右的幼兒。其症狀是在排便時夾雜有新鮮的血液,或者自肛門流出血液,但沒有任何疼痛。如持續出血,會引起貧血,偶爾也有轉變成癌的。

手術摘除

應請教醫生,在適當的時期手術摘除。腹瀉便秘交替伴便血

結腸癌

腹部可觸及腫塊,腹瀉、便秘交替出現伴便血者,多為結腸癌。

結腸癌男性比女性稍多,多發病於50~60歲之間。

結腸癌基本上沒有特殊症狀,但若細分一下,如果發生在右側結腸上(盲腸、升結腸)主要為腹痛;如果發生在左側結腸上(降結腸、乙狀結腸),除腹痛外,往往出現便血。

手術切除與食療

結腸癌的診斷,可用X線檢查。隻要能拍下清楚的照片,再小的癌瘤也可發現。目前也開始應用內窺鏡檢查。

結腸癌與其他癌症相比,一般不容易擴散,即使很大,手術也大都能痊愈。手術方法可將癌症部位徹底切除,然後再將剩下部分縫合接上,同時也要將屬於病灶範圍內的淋巴結及其周圍的浸潤組織全部切除。結腸與直腸不同,很容易切除,即使切除很長部分,對生命也無重大影響。

預防結腸癌的飲食指南:改變不良飲食習慣,罐頭、醃臘製品、添加劑、黴變熏烤食物等含有亞硝酸胺類的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另外,結腸癌的發生與肥胖、高脂飲食、低纖維、低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少的飲食有密切關係,因此,飲食應注意減少高脂肪、尤其是紅肉類(牛、羊肉)的過量食用;同時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含高纖維及維生素A、E的食物如胡蘿卜、葡萄、香菇、白果。核桃仁、蘆薈等。

飲食減肥,適當運動。多飲綠茶,綠茶防癌作用已為世界公認。常吃香菇、木耳等含有防癌微量元素的食物。常吃薏米、白術、淮山等健脾之品,可幫助脾胃健運,化腸道濕濁而防結腸癌。

結腸癌病人多有反複發作,遷延不愈的腹瀉,消化能力弱,故應給予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結腸癌病人多有便中帶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應少服或不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病人久瀉或晚期病人長期發熱、出汗、損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湯液,主食可以粥、麵條、湯等流質、半流質食物為主。病人多有食欲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症狀,故宜攝取清淡飲食,切忌油膩過鹹。結腸癌晚期病人久瀉、便血、發熱,大量營養物質和水分丟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氣血兩虛,故宜服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