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飲食藥膳常有
〈1〉濕熱蘊結者
膳食以清淡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
馬齒覓綠豆湯:新鮮馬齒覓120g(或幹品60g),綠豆60g。將上述原料加水適量,煎湯500ml。每日1~2次,連服2~3周。本方對脾虛泄瀉者不宜。
鮮獼猴桃250g。每日生食。清熱和胃,利尿通淋。鮮獼猴桃甘酸性涼,味美可口,可作為腸癌患者的食療果品。其根稱為藤梨根,具有活血解毒、清熱利濕的作用。煎湯代茶,同食更佳。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50g,生薏米浸透。以炊火煮爛,加大米共煮成粥,加糖服食。清熱利水,散血解毒。可連服10~15天。
〈2〉氣滯血瘀者
飲食應稀軟,清淡,易於吸收,少渣少油。因體液丟失,故應多用藥茶、湯液以補充津液。
佛手柑粥: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適量。佛手煎湯備用。粳米加水適量煮為粥,粥成入佛手材汁及冰糖微煮沸即可。每日一次,連服10天。用於治療本症有腹脹表現的患者。
紫覓粥:新鮮紫覓100g,粳米100g。將紫覓去根洗淨切碎,同粳米煮粥。每日2次,連服10~15天。紫覓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散瘀作用,製成為粥,有助於體力恢複。
桃花粥:鮮桃花瓣與粳米煮稀粥,隔日服一次,連服7~14天。利水活血通便。此方適用於燥熱便秘者,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3〉脾腎陽虛者
膳食宜予易消化吸收富有營養的溫補飲食。
參附燉雞:黨參30g,附子30g,老母雞一隻(約1500g),調料適量。將雞去內髒洗淨,把附子、黨參、調料裝入雞腹中,火燉爛,吃肉喝湯,溫補脾腎。相合燉服對癌瘤日久、脾腎陽虛患者有治療作用。
核桃蓮肉糕:核桃仁100g,蓮肉(去芯)300g,芡實粉60g,糯米500g。核桃、蓮肉加水煮爛成泥。糯米浸水2小時後,與桃肉蓮泥及芡實粉置盆內隔水蒸熟,稍涼切塊,撒白糖一層。每日早晚各一次,酌量服用,連服10~15天。溫腎健脾,厚腸止瀉。
〈4〉肝腎陰虛者
飲用滋補肝腎易消化的粥或湯汁。
貞杞豬肝:女貞子30g,枸杞子30g,豬肝250g,調料適量。將女貞子、枸杞子用水煎30分鍾,加入用竹簽刺過的豬肝,炊火煮30分鍾。加入調料,即可切片食用。滋補肝腎。
杞地鱉肉湯:甲魚1隻,枸杞子30g,淮山藥30g,女貞子15g,熟地黃15g。加水適量,火燉至爛熟。去女貞子,加調料食用。滋補肝腎。
〈5〉氣血兩虛:本證多見於晚期患者。宜服食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滋補飲食。
黃芪猴頭湯:猴頭菌150g,黃芪30g,嫩雞肉250g,生薑15g,蔥白20g,清湯250g,小白菜心100g。猴頭菌溫水發脹30分鍾後洗淨切成片,雞肉剁成小方塊,炒後用發猴頭菌的水及清湯炊火燉約二小時,撈出雞塊猴頭菌片,湯內下小白菜心略煮即可,分次酌量服用,連服10~15天。補氣養血。
黃芪參棗粥:生黃芪300g,黨參30g,甘草15g,粳米100g,大棗10枚。將生黃芪、黨參、甘草濃煎取汁。粳米、大棗同煮,待粥成後兌入藥汁調勻,早晚服用。連服10~15天。補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