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從大便判斷健康
大便正常,是人的健康標誌之一。一般情況下,排便有一定規律,差不多是每天1次。但是,也不能說大便不規律就是不健康。還要從大便是否正常、排便情況與大便的性狀是否正常等方麵來考慮。
粥樣或水樣便
腹瀉
粥樣或水樣便常見於腹瀉患者。
食物是在小腸裏被消化吸收的,水分是在大腸裏被吸收的。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發生故障,大便就會成水狀。將大便成液態的狀態(85%以上是水)叫做腹瀉。腹瀉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
突然發病,大都有腹痛、惡心、嘔吐,有時也有發熱和脫水症狀。因致病原因不同,既有危及生命的可怕的急性腹瀉,也有很快就可痊愈的,病程由2~3天到10天左右。常見的有由受涼、飲酒過多和吃得過多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瀉。
不發燒的腹瀉,多半是由消化不良、過食、飲酒過多或外出旅行等引起,經過大都很好。要注意調查發病前幾天的飲食以及有無集體發生腹瀉的情況。
伴有發燒的腹瀉,主要考慮是由痢疾以及由腸炎弧菌性食物中毒、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腸炎、闌尾炎等所引起。必須立即請醫生檢查、診治。
伴有腹痛的腹瀉,如果上腹部疼痛,可考慮是由消化不良、食物中毒、腸炎、急性胰腺炎所引起;如果是下腹部疼痛,可考慮是由痢疾、致病性大腸杆菌性腸炎等引起。
伴有惡心的腹瀉,可由食物中毒引起。其特點是有嚴重的惡心和嘔吐並伴有腹痛。
像米湯一樣的腹瀉,可由霍亂、病毒性腹瀉、蘑菇中毒、葡萄球菌性腹瀉所引起。
夾雜有新鮮血液的腹瀉,可由痢疾(粘液膿血)、腸傷寒、食物中毒所引起。
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是一種可持續幾年的腹瀉,病因較複雜。慢性腹瀉既有一天排兩次軟便,也有動不動就腹瀉的,其程度是多種多樣的。此外,雖然沒有腹瀉,但有腸鳴,總有便意,排氣多,腹脹等。
一般沒有腹痛,但許多人在排便前後有疼痛或臍周圍有不適感。當氣體積存較多,或者有神經性腹瀉時,會有一過性的劇烈疼痛。
需住院對症治療
急性腹瀉的預防保健
根據疾病的症狀,有的需要住院對症治療。
從發病第一天開始,要禁食,隻給喝涼白開或淡茶水。當病情持續時間較長時,根據症狀可順次給濃湯-疙瘩湯-30%的米粥-50%的米粥-稠米粥。副食可變換著給土豆、紅薯、比目魚、放有豆腐的菜湯、蘿卜、菠菜等。
為了盡早清除有毒物質,有時可使用蓖麻油和強瀉劑等。當排便量少或者因積存空氣使腹痛劇烈時,有時通過洗腸即可解除痛苦。
由於急性腹瀉是為了迅速排除腸內的有害物質的一種自然防禦反應,所以不要隨便亂用止瀉藥。特別有發熱時更要注意。
由於大便和嘔吐物是診斷的重要依據,所以要帶一部分給醫生看,以便檢驗。
慢性腹瀉的預防保健
因病因不同,治療有各種方法,首先不要使腹部著涼,如夏天睡眠時別著涼,冬天可用懷爐等。要保持精神安定,若對腹瀉想得過多,就會患神經症。比如,每個月隻有一次左右的腹瀉,就用不著擔心。飲食習慣上一般是喝稀粥,這種做法對急性腹瀉是適宜的。對慢性腹瀉,應該盡量吃些營養豐富的食品,通過增強體力使腹瀉及早痊愈。不過,也不是說吃什麼都可以,要忌食冷的飲食;不要選用纖維多的蔬菜和營養價值低的食物;要避免吃不好消化的食物;主食可以食用米飯和麵包,要細嚼慢咽;脂肪類不要攝取過多,但可食用黃油、幹酪和乳製品;酸乳酪有調整腸內細菌的作用,且有同牛奶一樣的作用,故可食用。黏液性膿樣便
細菌性痢疾
粘液性、膿樣、膿性、膿血便,常見於細菌性痢疾。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有畏寒、發燒,接著出現下腹疼痛和腹瀉。開始時為軟便,逐漸變成水樣便,不久就會夾雜有粘液、血液和膿,每天幾次到10多次,每次排便量逐漸減少,即使有便意也無大便排出。大都有輕度腹痛,每天排2~3次軟便或水樣便,而且4~5天即可痊愈。另外,也有帶菌者,完全無症狀,隻是排菌。
注意消毒
若家中有人患了細菌性痢疾,不必驚慌。可在患者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的情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消毒:選擇家中較大的可加熱容器(如大鋼精鍋等),將患者用過的餐具、玩具、耐熱物品及布料衣物等分別浸沒水中,加熱煮沸15分鍾即可徹底殺滅痢疾杆菌。將患者用過的被褥、床墊以及不易清洗擦拭的物品置在烈日下,暴曬3個小時以上。化學消毒劑消毒;可用05%的過氧乙酸溶液,對家中非金屬物品進行擦拭、刷洗,如門窗、桌椅、地麵、浴池、廁所、便盆器等;可將小件非金屬物品(如餐具、玩具等)放入塑料盆中浸泡05~1小時。也可用250mg/L的健之素溶液,對家中不鏽鋼廚具、非金屬物品進行擦拭、刷洗,因健之素為含氯製劑,對棉織品等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使用時請注意。還有其他許多消毒劑對痢疾杆菌也有殺滅作用,使用時可詳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