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與副霍亂
米湯樣便見於霍亂、副霍亂。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症狀嚴重時,嘔吐和腹瀉,會引起嚴重脫水。
流行季節在熱帶為雨季,在溫帶為夏季至秋季。霍亂弧菌存在於患者的糞便和嘔吐物中,汙染食物或飲用水源後引起傳播。
感染了霍亂弧菌並非都發病,75%為隱性感染,18%表現為輕度感染。潛伏期1~3天,短者數小時,長者7天,大多急性起病,少數在發病前1~2天有頭昏、疲乏、腹脹、輕度腹瀉等前驅症狀。典型病例有以下三期表現。
瀉吐期
絕大多數病人突然起以急劇腹瀉、嘔吐開始。腹瀉為無痛並不伴發燒和裏急後重。大便初為黃色稀水樣,有糞質。隨著病情發展,迅速變成清水樣或米湯樣,重症病人可出現肉水樣便。大便量多,24小時十餘次,多者計數不清。嘔吐多在腹瀉後出現,常為噴射性,嘔吐物先為胃內殘留食物,以後為清水樣,嚴重者為米湯樣。本期持續數小時至2天。
脫水期
由於頻繁瀉吐,大量水和電解質喪失,病人迅速出現脫水和微循環衰竭,表現為神誌淡漠、表情呆滯或煩躁不安,兒童可有昏迷。病人口渴、聲嘶、呼吸增快、眼窩內陷、麵頰深凹、口唇幹燥、皮膚彈性消失、手指皺縮等。嚴重者脈搏不能觸及、血壓下降至零、病人尿量極少或無尿。肌肉痙攣多見於腹部和小腿肌肉。此期一般數小時至二三天。
恢複期
病人脫水得到及時糾正後,各種症狀逐漸緩解而恢複正常。1~3日消退,可能由於殘餘毒素吸收或繼發感染所致。此期一般持續3~7天。
隔離治療並嚴格消毒
在家庭、托幼園、學校、工作單位等機構如果有人出現類似霍亂的症狀,無論病情輕重,均應立即先將其實行隔離,即單間安置,不能再與其他人接觸,所有的物品專用,沒經過消毒不得拿出室外或給他人使用。並應盡快通知醫院、送往醫院。
和病人接觸過,或摸過病人用過的物品等要洗手。
病人用過的食具、用具等應煮沸消毒15分鍾,或用250mg/L濃度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5分鍾。
病人排泄物、嘔吐物,可用加倍量的20%石灰乳,作用4小時;成形便、嘔吐物加2倍量的10%~20%的漂白粉乳液,充分攪拌,放置6小時;還可用“健之素”消毒劑,濃度為500~1000mg/L,混合攪拌後放置1小時。
便盆、汙物盆,用5%漂白粉上清液(125g/L)浸泡1小時,也可用“健之素”消毒劑,按500mg/L的濃度浸泡30分鍾,或84消毒液浸泡30分鍾。應注意的是,這類物品的處理方法是,先將糞便、嘔吐物消毒棄去後,再消毒便盆和汙染盆,然後再清洗。
居門窗、牆壁、地麵、家具等病人接觸過的地方,用250mg/L濃度的“健之素”,或84消毒液、1%漂白粉上清液擦試2~5遍。運送過霍亂病人的交通工具用05%洗必泰、75%酒精溶液或1%漂白粉上清液噴灑或擦洗,3種藥物用量,根據消毒表麵吸水性好壞,給予300~900ml/m2,作用1小時。
棉織品與其他耐熱物品,煮沸15分鍾。不能煮沸的,可在陽光下暴曬4小時,要注意翻動。
書籍與其他不耐熱物品,有條件可送醫院用福爾馬林以100ml/m3的劑量,在20~30℃的條件下熏蒸24小時,也可用環氧乙烷消毒。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陽光下暴曬。
改善環境衛生。加強糞便的管理;管好水源,防止水源被汙染;不喝未經煮沸和消毒的、不清潔的水;做好滅蠅、滅蟑螂工作,搞好飲食衛生,被蚊蠅、蟑螂爬過的食品未經蒸煮不得食用;剩飯菜應加熱100℃至3分鍾以上;生熟菜飯要分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淨,必要時還可用食醋對水浸泡,或用125mg/L濃度的“健之素”浸泡後、衝去消毒液後再食用;海產品應煮熟後再吃;飯前便後應洗手。
發現病人,盡早予以隔離治療。與病人密切接觸者也應進行隔離和觀察5天,也可給予預防性服藥,如四環素、氟呱酸、環丙沙星等。
加強人群免疫力。專家介紹,霍亂菌苗的預防接種,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一定效果,其保護率為50%~80%,保護期為3~6個月(對帶菌者無作用)。菌苗一般作皮下注射2次,相隔7~10天,6歲以下02ml~04ml;7~14歲03ml~06ml;15歲以上05ml~10ml。在菌體菌苗中加入適量類毒素,即霍亂類毒素菌苗,以達到機體同時產生抗菌、抗毒免疫的目的,國內試用能明顯提高預防效果及持久性。近年來借助基因工程技術研製成幾種口服菌苗,已可替代上述注射菌苗。其中純化霍亂腸毒素B亞單位加滅活全菌體(BS-WS)菌苗較成熟。已在孟加拉國作現場試驗,每劑含1×1011個全菌體及1mgB亞單位,免疫3次,間隔6周,服藥同時服抗酸劑,結果證明,不僅能預防有症狀的霍亂,並且可保護流行區的人群免受霍亂菌傳染。但此菌苗免疫時間不太長,價格也較昂貴。國外試用的減毒活菌苗,可能更有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