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從血型判斷健康
早在50年代中期就有人發現血型(指紅細胞血型)與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經過幾十年的臨床觀察和反複研究,醫學界一些專家提出了血型防病的觀點。
血型作為一個遺傳因素,對某些疾病的發生起著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它隻能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及家庭成員中不同血型的人要經常防範那些有關疾病的發生,以便能防微杜漸。
A型血
易患傳染病瘧疾
一般來說,A型血的人免疫功能較其他血型的人差,因此此類人群易患傳染病,如瘧疾等。
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根據原蟲的種類,可分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和卵形瘧4種。
開始2~3天中,可有倦怠感,但一般突然出現寒顫,在盛夏也訴畏冷。體溫高達39~40℃,高熱後全身出汗。這種發作會間歇性出現。惡性瘧除上述症狀外,還有惡心、嘔吐、腹瀉、意識不清、黃疸等。如果不使用適宜的抗瘧藥,在4~5天內便死亡。
滅蚊防蚊
滅蚊防蚊是預防瘧疾的重要環節。應采用各種措施消滅蚊蟲,消滅蚊子孳生場所,如治理地溝、水溝,破壞蚊子的滋生環境;噴灑化學藥物殺滅幼蟲和成蟲;利用自然天敵的致病性的寄生蟲消滅蚊蟲。防止蚊子叮咬,使用蚊帳,安置紗窗紗門,室內噴灑殺蚊劑,使用驅蚊片;在皮膚暴露部位塗擦驅蚊劑等方法,都能有效地防止蚊蟲傳播瘧疾。我國南方地區用菊酯類殺蟲劑處理蚊帳和窗簾也取得防蚊的很好效果。
近年來,針對不同種屬瘧原蟲的不同期的特異性抗原——基因重組或人工合成多肽顆粒疫苗,以及瘧疾熱休克蛋白疫苗及基因工程減毒活疫苗正在研究中,且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瘧疾發作時應臥位休息,增加營養,進易消化的食物,藥物降溫,補充液體;抽搐時可用鎮靜劑,如氯丙嗪。
有效的抗瘧藥物分以下幾類:
主要用於預防的藥物
乙胺嘧啶口服吸收好,一般與氯喹同服,每隔10~14天口服一次,年長兒童或成年人每次25毫克,同時加氯喹025~075克,小兒減半。
主要用於防止複發和傳播的藥物
伯氨喹1歲內小兒總量1/2片,2歲3/4片,3~5歲1片,6~10歲2片,13歲以上3片,每日將總量分為2~3次口服;共服一周。
主要控製發作的藥物
奎寧是從金雞納樹皮中提取的,主要用於殺死紅細胞內的裂殖體。氯喹是從中藥青蒿中提取的一種抗瘧藥,起效快毒性小,對耐氯喹的紅細胞內裂殖體有殺滅作用。
對於耐藥瘧疾、凶險型瘧疾和一般瘧疾的根治現多采用聯合用藥,不但可以增強藥效,還可以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保護易感人群。首先是防蚊,還可以服用藥物預防,乙胺嘧啶,防瘧一號片、二號片、三號片,也可以服用醋酸硝喹片,每日25~50毫克,每半月服一次。B型血
易患白血病和齲齒
B型血的人易患白血病,而且易患齲齒。
所謂白血病,是指正常人隻在骨髓、淋巴結裏按一定比例分化增殖幼弱白細胞,若失去分化能力,不僅在骨髓、淋巴結內,在血液中也會無限製地繼續增殖而致患者於死的疾病,又叫作血癌。
在正常情況下,血液的有形成分如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胎兒時期由肝髒、脾髒、骨髓及淋巴結製造,而生後不久便專門由骨髓與淋巴結製造。在神經和激素的調節下,隻要沒有細菌、病毒等感染,血液中的上述細胞數量和比率就會維持在一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