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非常重視飲食療法。對飲食進行嚴格的控製,但通過不降低熱量的攝取量,使營養狀態良好則可增強抵抗力以促進潰瘍的治療。不過,像酒、咖啡、煙等嗜好品和刺激性較大的香辣調料能促進胃液的分泌,應盡量避免。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需要手術的是長時間大量出血、穿孔、幽門狹窄、懷疑有癌變者、經內科治療2~3個月以後仍無好轉以及複發等時。也可切除部分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潰瘍的手術很安全,其治愈率基本上可達100%,也可以說不再複發。
手術後的2~3天期間要禁食,然後逐漸由流食開始,到10天以後,就可恢複普通的飲食。
因各種原因不能住院治療時,就要在家庭裏治療。在保持安靜、藥物療法、飲食療法等方麵同住院治療是一樣的,但容易出現不徹底的情況而使治療時間拖長。所以,一定不要麻痹大意,生活一定要有規律,家屬也要給予充分的注意。同時要定期去醫院檢查,請專科醫生觀察病情。
在休養中,要避免激烈的運動,不外出旅行,為解除精神緊張,可散散步等。不必限製洗澡。
病情恢複以後,對參加工作、結婚、妊娠都沒有任何妨礙。不過,由於潰瘍是極易複發的疾病,所以一定要努力避免精神緊張,不注意飲食,飲酒、吸煙以及過多地攝取香辣調料飲食等,對潰瘍病的複發均有影響。偏靠左邊形
易患便秘
偏左形易患便秘。
便秘除了頭痛、皮膚變得粗糙以外,有時還會伴有頭暈、心跳、精神不安、工作效率低等循環係統的症狀和神經症狀。作為胃腸症狀,會引起腹痛、腹部膨滿、排氣、食欲不振等。在幼兒中還會引起高燒和抽搐。
另外,便秘是痔的原因這一點已是眾所周知的,但有時也是高血壓、腦中風、膽囊炎、腎盂炎、膀胱炎等的原因,故應重視。
中西醫治療
西醫藥治療
此類藥物有些不宜久服,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
〈1〉潤濕劑:辛丁酯磺酸鈉,口服,每天50~200mg。運用於糞便堅硬,排便無力,直腸疾患及術後患者。
〈2〉滑潤劑:石蠟油,15~30ml睡前服,適用於肛門疾患所致大便幹結。
〈3〉刺激性瀉藥:酚酞,01~02g/次。蓖麻油,10~30ml/次。波希鼠李皮,300~600mg/次。
〈4〉容量瀉劑:硫酸鎂每次10~20g。氧化鎂每次1~3g,適用於胃酸多並有便秘。鎂乳每次15ml。山梨醇口服5~10g/次,2~3次/日。60%乳果糖10~30ml/次,3次/日,適用於肝昏迷並有便秘者。甲基纖維素15~5g/日。
〈5〉栓劑及灌腸法:甘油栓每次1粒,納入肛內。開塞露每次1支,插入肛門並將藥液擠入直腸。溫鹽水2000~3000ml,溫水500~1000ml,肥皂水(75ml加水至1000ml)灌腸。礦物油或棉籽油200ml保留灌腸,多用於臨時清潔腸道。
中醫藥治療
〈1〉熱秘:大便幹結,小便短赤,麵紅心煩,或有身熱,口幹口臭,腹脹或痛,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服用有關清熱潤燥通便的藥物。
〈2〉氣秘:排便困難,大便幹或不幹,伴噯氣頻作,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舌苔白,脈弦。
服用有關順氣行滯的藥物。
〈3〉氣虛:大便秘而不結,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伴見神疲氣怯,肢倦懶言,舌淡苔白,脈弱。
服用有關益氣潤腸通便的藥物。
〈4〉血虛:大便幹結,麵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唇舌色淡,脈細澀。
服用有關養血,潤燥,通便的藥物。
〈5〉陰虛:大便幹結如羊屎狀,伴形體削瘦,口幹思飲,或有心悸,顴紅,失眠,眩暈,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
服用有關滋陰潤腸的藥物。
但應根據便秘的種類進行適宜的治療。比如,器質性便秘原則上要進行手術,習慣性便秘要改善生活規律,痙攣性便秘要解除精神性緊張並勸患者參加運動和娛樂等。
對比較多見的鬆弛性便秘,首先要進行飲食療法。然後參加適當的活動,要注意保暖,不管有無便意(盡量在早上)要規定時間用充裕時間進行排便(尤其老年人)。如仍然沒有效果時,才可用藥或者灌腸。飲食僅僅依靠纖維多的食物並不是理想的飲食。對弛緩的大腸來說,與其增加大便的量,莫如用優質脂肪、水果和冷飲(特別是早上喝最好)去適當地刺激大腸,效果反而更好。
對鬆弛性便秘並沒有特別要予以限製的食品,可同一般人一樣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在此基礎上再增加纖維多的蔬菜類和水果以及優質脂肪,也可以少量飲酒(啤酒)。
對痙攣性便秘由於要以刺激性小的食物為主,所以纖維較多的食物等是不適合的。應該禁止喝酒及吃香辣調料多的菜。洗腸有時使直腸粘膜過敏而引起腹瀉或使便秘越發加重,所以應盡量不用。不過,也有用洗腸比使用瀉藥要好的情況,如嬰幼兒的便秘、長期療養者所發生的便秘或由巨大結腸症所產生的便秘和積便等,特別是老年人的積便有時呈兔糞狀,采用洗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