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從汗判斷健康(1 / 1)

第十三章從汗判斷健康

汗為心液,人體出汗正常與否,汗的色、嗅有否異常,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指示。但對此不可背上思想背袱,隻需請醫生辯證施治,以使疾病早日康複和恢複正常。

容易出汗

佝僂病

佝僂病初期嬰兒易出汗。

維生素D可促進小腸對鈣和磷的吸收,並幫助沉著於骨上。所以當維生素D欠缺時,就影響骨的鈣化而患佝僂病和骨軟化症。

維生素D欠缺症在年滿2歲左右之前的幼兒中,特別是在3~4個月的嬰兒中,患佝僂病的較多。在成年人中幾乎見不到,在孕婦和老年人中,由於營養不足,偶爾發生。此時,會患骨軟化症。如果長期進行人工透析治療,也有引起骨軟化症的。

維生素D的需要量,在嬰幼兒和孕婦中,每天需要400個單位,而成人的需要量則是極少的。這一方麵是由於身體的需要量極少,同時又因為通過日光的紫外線照射可在皮下合成維生素D。

症狀多表現為沒有精神,食欲不振,肌力降低,也有的發生貧血和腹瀉等。其主要的變化表現在骨骼上。囟門擴大,頭骨變薄,肋骨和軟肋骨的移行部成念珠狀鼓起,脊柱彎曲。手腕和足踝處的骨胳腫脹,成“X”型腿或“O”型腿,走路很慢。

用維生素D和鈣治療

佝僂病患兒用維生素D和鈣治療。應根據病情輕重和活動狀況決定用量和給藥方法。還要多帶孩子到戶外散步,多受日光照射,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中醫以補腎、壯骨、健脾、益氣為主,治佝僂常用龍骨、牡蠣等藥味。

佝僂病的預防應從孕婦做起。孕期和哺乳期婦女要多曬太陽。每天最好有2小時戶外活動,或服維生素D每天5千至1萬單位,同時口服鈣劑,每天應攝入鈣800mg~1000mg。目前有高效鈣如“益鈣靈”、“腎骨散”,療效高且便於服用。要提倡母乳喂養、戶外活動。嬰幼兒維生素D預防用量每天400單位。早產兒頭3個月用量加倍,要同時注意鈣的補充。目前有補骨液,鈣含量高,且易於吸收,補鈣效果較好。要經常曬太陽,攝取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品。汗液異常增多

泛發性多汗症

汗液分泌異常增多的現象。全身性發汗較多的叫泛發性多汗症。將腋下、手掌、腳掌等部位發汗較多的叫做局部性多汗症。也有因神經係統疾病和交感神經係統障礙而使身體的一側出現多汗症的,叫偏側性多汗症。

泛發性多汗症:運動後、氣溫高以及精神激動等所出現的發汗是生理性的。不過,有時是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及其他內分泌障礙、神經疾患一道出現的,隨著這些疾病的痊愈,多汗症也好轉。據說神經質的人和肥胖的人,以及有月經異常、貧血、神經疾病、歇斯底裏等疾病時,也容易發汗。

局部性多汗症:腋下、鼻、額、手掌、腳掌、陰部和肛門周圍等部位,發汗異常增多,在受到刺激時發汗更多。特別是手掌和腳掌發汗明顯,所以又叫手汗症或腳汗症。

保持清潔

當知道發汗原因時,要努力消除原因,並保持局部清潔,用容易吸汗通風性能好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