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從皮膚判斷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全身,為人體第一道外圍,是機體抵禦外界有害因素侵襲的第一道防線,它十分嚴密地維護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保護體內的各種器官不受外界的損害。
皮膚不僅能通過汗液的排泄和揮發的方式散發熱量調節體溫,而且也能降低汗腺的活動和表層血液循環,以阻止熱量的散失而保護體溫。皮膚有高度發達的感受器、豐富的感覺神經和巨大的血管係統,所以人的皮膚不僅是體內外各種信息的交換場所,而且是人體精血的重要貯存器官。所以說,皮膚是人體中透視疾病最大的一麵鏡子,是溝通人體健康狀況的信息員和聯絡圖。
皮膚顏色因人種、年齡、日曬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它與毛細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等因素有關。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對判斷疾病有很大幫助。
皮膚幹燥
慢性甲狀腺病
皮膚幹燥,可能患了慢性甲狀腺病。整個甲狀腺出現程度不同的硬化和腫脹的疾病。原因不明,大都認為是一種自我免疫性疾患。多見於中年以後以及女性。
隻是甲狀腺腫脹,沒有其他的特別症狀。隻要摸一下甲狀腺,由於整個甲狀腺或者部分甲狀腺的硬度增加即可確診。如果長期不治,也可引起甲狀腺功能降低症。
服用幹燥甲狀腺粉末
通過服用幹燥甲狀腺粉末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即可減輕症狀。不過,一旦停止用藥,就有可能複發,所以要終生用藥。膚色發藍
肺部疾病
膚色發藍,有肺部疾病之嫌。
肺化膿
肺一部分或者相當大的部分由於各種病原菌混合感染,化膿部分在1周左右可出現潰爛而形成膿瘍或空洞。這一狀態總稱為肺化膿症。大多是由口腔細菌侵入所致,但也有由其他化膿性病變的細菌經血流侵入以及由肺外傷直接並發。此外也有的由肺癌所致。開始時可見有類似肺炎的惡寒、發燒、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當發燒繼續1周左右出現臭味痰時,可確診為肺化膿症。
肺纖維症
肺的大部分或整個肺,纖維組織異常增生,其伸縮性比平時較小。病變進一步發展,可引起肺心病而死亡。由肺結核、肺肉樣瘤病以及肺部X線治療後等原因所引起,也有因長年吸入各種粉塵後引起。
開始時,多少有些咳嗽、咯痰,易疲勞,在上樓梯及走坡道時,出現心慌、氣短。
病情進一步發展,稍活動則感到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嚴重時連說話也感到痛苦,並出現紫紺。
除呼吸困難、心跳、發紺以外,還有浮腫。此外,有的有胸痛,最終導致死亡。
自出現症狀起,基本上在幾個月、幾年以至十幾年內死亡。
肺囊腫
肺組織中出現了含有氣體與液體的異常空間的疾病。該病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之分。先天性者,囊腫既有液體,又有氣體,即液體與氣體混合在一起。後天性囊腫隻有氣體。
僅僅充滿液體的先天性肺囊腫可無任何症狀,大都是在X線照片時偶然被發現。充滿液體和氣體的先天性囊腫,由於與氣管相連可引起細菌感染而出現發燒、咳嗽、咯痰,有時誤認為是肺化膿症。僅是充滿氣體的後天性囊腫,當相連的支氣管發生炎症時則可變窄,囊腫迅速擴大,不但可壓迫周圍的肺,還可壓迫心髒和另一側的肺而引起呼吸困難、紫紺、心跳減弱,如置之不理可在很短時間內死亡。
後天性的囊腫較小時,無任何症狀。經過幾年或十幾年後逐漸增大,可引起呼吸不全而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心跳等,最終因肺功能不全而死亡。
小的囊腫也可無任何原因自然破裂,使空氣進入胸膜裏壓迫肺(自發氣胸),為此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肺水腫:肺部有無數毛細血管網,在正常情況下,也可由血管壁向血管周圍滲出少量液體,通過淋巴管吸收。但若因某種原因這一平衡遭到破壞,肺出現被水浸泡狀態而成為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