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從進食判斷健康(1 / 3)

第十章從進食判斷健康

人到一定的時間就想吃東西,否則就會感到饑餓,但當機體出現疾患時,進食就會有明顯的變化或反應。從進食的食量、食後的反應、吞咽情況等,可以判斷機體的健康情況。

食後有腸鳴

胃腸道功能紊亂

食後胃蠕動亢進、腸鳴、便感,有時吃一頓飯解一次便。此種症狀很可能是胃腸道功能紊亂。除有厭食、反酸、噯氣、惡心、嘔吐、食後飽脹、上腹不適與疼痛,咽有異物感、腹痛、腹瀉、腸鳴或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外,常見的非特異性症狀有惡心、頭痛、疲乏、抑鬱、焦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中西醫治療

西醫藥治療

〈1〉精神治療:患者應了解疾病的性質,起病的原因,以解除顧慮,樹立治愈的信心。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減輕應激反應,利於胃腸道的功能恢複。

〈2〉藥物治療:鎮靜劑為了穩定神經功能,保證睡眠,可適當選用安定25~5mg,日3次;穀維素10~20mg,日3次;利眠寧10mg,日3次;氯丙嗪125mg,日3次;苯巴比妥15mg,日3次。

抗膽堿能製劑用於緩解腸痙攣及腹痛。如顛茄8mg,日3次;普魯苯辛15mg,日3次;阿托品03mg一次口服或阿托品05mg肌注。腹瀉患者,可服易蒙停2~4mg。

胃動力製劑可有效地增強胃排空,抑製胃腸道逆蠕動。如胃複安10mg,每日3次,飯前服;或胃複安10mg肌注。嗎丁啉10mg,日3次。抗組織胺藥具有止吐作用,如乘暈寧50~100mg,日3次。

中醫藥治療

〈1〉肝氣鬱結:脘脅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腹脹納呆,或嘔吐呃逆,善太息,苔薄膩,脈弦。

服用有關疏肝理氣,解鬱和中的藥物。

〈2〉氣鬱化火:脘脅灼痛,嘈雜吞酸,口幹而苦,大便秘結,性急易怒,伴頭痛、目赤,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服用有關清肝泄火,行氣解鬱的藥物。

〈3〉痰氣交阻: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悶脅痛,舌苔白膩,脈弦滑。

服用有關理氣化痰,降逆解鬱的藥物。

〈4〉脾胃虛弱:飲食稍多即作嘔吐,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胸脘痞悶,麵色少華,倦怠乏力,口淡無味,大便時溏時瀉,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服用有關溫中健脾,調和胃腸的藥物。吞咽困難

多數是食道癌的征兆

有食欲,但吞咽困難,有時不能咽水,人逐漸消瘦,多數是食道癌的征兆。

症狀常見吞咽困難、梗阻、疼痛、進行性消瘦等症狀,但這些大多已屬中晚期症狀。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由於具有方便、易行、可長期運用且病人易配合等優點,作為腫瘤輔助治療,越來越為諸多醫家所重視,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時起到增強體質、降低放化療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等積極作用。

食道癌的病因與飲食關係密切。不良的飲食習慣、攝食含有亞硝酸鹽食物、大量飲酒等均可增加食道癌的發病機會;飲食過於肥膩或暴飲暴食均可加重消化道、消化腺負擔,增加返流性食道炎等發生,從而增加食道癌的危險性;正確、良好的飲食習慣不但可預防食道癌的發生,本身也是一種治療。

食道癌病人的飲食原則主要有:飲食宜清淡;飲食不偏嗜,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纖維素類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冬菇及海產品等;注意飲食衛生,不食用黴變、有毒食品;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經常進食過熱、過辣或刺激性過強的食物。下麵是一些常見的食療方:

芹菜炒香菇

配方:芹菜400g,水發香菇50g,調味料適量。

功效:平肝清熱。適用於防治食道癌早期。

泥鰍黑豆瘦肉湯

配方:泥鰍250g,黑豆60g,豬瘦肉100g。

功效:健脾化濕,滋養肝腎,祛瘀軟堅散結。適用於食道癌見右脅下腫塊,疼痛拒按,食欲不振,消瘦,或見黃疸及腹水。

梨粥

配方:鮮梨5隻,粳米100g。

功效:生津補液,健脾開胃。主要適用於食道癌所致津液不足的厭食症。

山藥素蝦仁

配方:山藥500g,水發冬菇25g,馬蹄100g,胡蘿卜50g,調味料適量。

功效:健脾益肺,調理氣血。主要適用於食道癌厭惡油膩的患者。

慈仁燉鴨

配方:嫩鴨1隻,薏苡仁250g,胡椒粉15g,食鹽5g,味精適量。

功效:利水祛濕,健胃滋補。主要適用於食道癌體質虛弱、情緒低沉者。

清燉蛇段

配方:食用活蛇1條。其他配料適量。

功效:消腫驅風,活血止痛。適用於食道癌局部疼痛者。

香菇蒸鯉魚

配方:鯉魚1條(重約750g),水發香菇50g,生薑100g,冬筍100g,冬瓜皮扣,火腿肉扣。其他配料適量。

功效:消腫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食道癌胸腹水者。

蛋包西紅柿

配方:雞蛋3個,鮮西紅柿150g,蔥頭適量,黃油30g,植物油6g,牛奶40g,食鹽少許。

功效:健脾益胃,滋補營養。適用於食道癌貧血者。

清煮瘦豬肉

配方:瘦豬肉250~500g,清水500~800ml。

功效:滋陰解毒,開胃進食。適用於食道癌有氣陰兩虛症候者。

龍眼豬骨燉烏龜

配方:龍眼肉扣,豬脊骨連帶髓250~500g,烏龜500g。鹽、冷水適量。

功效:健脾生血,滋腎養陰。適用於食道癌手術後氣陰兩虛者。

食道癌預防與控製是指預防發病、早期診斷(根治治療)、姑息治療。

食道癌的預防潛力很大。控製煙草、節製飲酒和提倡健康飲食等均可降低食道癌的發生率。

來自煙酒消費降低人群的報告顯示,無論是下降一種,還是兩者均有下降,食道癌的發生率均有降低。飲食有所改進的人群包括移民,均出現發生率降低的現象。應開展健康宣傳、提高國民健康保健意識。

普查、早期診斷與治療。目前,仍無理想而有效的辦法可被推薦用於人群食道癌的普查。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顯得極其重要,在早期,因腫瘤很小,多無症狀。就大多數病例而言,吞咽困難是主要症狀,不幸的是這種症狀多見於晚期病例。成人若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和體重下降應引起懷疑,如果在吞咽困難開始時即能診斷,許多病人可行姑息治療,甚至可行手術治療。

中醫重視“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對已作根治性治療的食道癌病人要防止複發,對於作姑息性治療的食道癌病人要盡可能控製病情進展。定期複查,出現症狀隨診隨治。食油膩食物右上腹脹痛

膽囊或膽道疾病

吃過油膩性食物後感到右上腹脹痛,並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很可能是膽囊或膽道疾病。

膽石症

在膽囊和膽管中長出的石頭叫膽石,由這個膽石所導致的疾病叫膽石症。

大部分膽石都是以膽汁的成分為基礎而產生的,尤其大都是膽固醇為主要成分或以膽紅素為主要成分的。因此,膽石一般又分為膽固醇膽石和膽紅素膽石。

在有膽石的人中,也有不表現出症狀的。多見於女性,約為男性的2~4倍。在年齡方麵,多發病於45~60歲,70歲以後就沒有了,在20~30歲的年輕人中,也不少見。

最具特點的症狀是發作性膽石疼痛。這大都是在吃了炸蝦、煎雞蛋、烤魚片等脂肪較多的食物以後,在過了幾個小時以後,半夜突然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向右肩和右背擴散,並且出冷汗或者吐出黃色的液體。一般在幾十分鍾和幾個小時內症狀就會消失。

在疼痛發作停止而沒有疼痛的時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但也有的人主訴右上腹部和右背有壓迫感,並有便秘和腹脹感等。膽紅素膽石大都是位於膽管內,在出現疼痛的同時還可見黃疽和發熱。有膽石但卻沒有明顯症狀的無症狀膽石約占膽石症的1/2~2/3。

膽道感染症

膽囊和膽管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由於大都是膽囊炎和膽管炎同時發生,所以也可總稱為膽道炎或膽道感染症。有慢性和急性兩種。

細菌感染因有膽汁淤滯和膽石等時容易發生。致病細菌最多的為大腸杆菌,約占50%~80%。細菌由腸逆行到膽管內而引起。此外,也有以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

主要症狀是發熱和右上腹部疼痛,但有時也有黃疸、惡心和腹部脹滿感。病情較輕時,上腹部,特別是右上腹部會感覺有鈍痛和壓迫感。但是,當出現高熱、右上腹部的腹壁緊張,全身狀態很壞時,有可能是發生膽囊穿孔和膽汁性腹膜炎。這種情況,應立即請醫生診治,並盡早手術。

采取內科和外科療法

膽石症的預防保健

膽石症的治療有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兩種。膽石症的內科療法,可使用利膽劑(增加膽汁流出的藥劑)和十二指腸引流療法,對疼痛者可使用鎮痛劑和鎮靜劑。在飲食方麵,由於脂肪,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膽石疼痛,所以應予控製。但是要注意,不要使營養素的平衡發生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