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感染症預防保健
要使致病原因的植物神經失調恢複正常。為此,要避免過勞和精神緊張,日常生活和飲食生活要有規律。另外,不要對該病本身想得過多,可適當地進行運動和參加勞動,也可以洗澡。
定期適量攝取牛奶和蛋類等的脂肪食物,以不使膽汁淤滯。對疼痛可用鎮痛劑和鎮靜劑。邊咽邊嘔吐
患有返流性食道炎
飲食時邊咽邊嘔吐,多患有返流性食道炎。十二指腸病變;食後不久即嘔吐;腸道慢性梗阻,食後幾小時至12小時嘔吐大量隔夜發酵食物。返流性食管炎是胃液和腸液在食管中反流,消化了食管壁而使其潰爛的疾病。
在因胃癌和胃潰瘍等而切除了賁門部以後使食道和胃,或者食道與腸相連,這樣就破壞了賁門部防止反流的功能,使胃腸的消化液反流而導致嚴重的食道炎。
此外,在老年人中,也有因橫隔膜癌等的疾病而引起的。特別是夜裏睡覺時,因重力關係容易引起倒流而出現強烈的疼痛、燒心和灼熱感。
改變生活習慣
夜裏睡眠時可將上半身抬高,不要過食和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連續服用粘膜保護劑。
在進行賁門切除後,食道和胃的吻合(即縫合)時,因神經作用有時會使胃的出口(幽門)繼續痙攣。為了防止這一點,一般要同時進行幽門成形的手術。如果不這樣做,就可使胃液和食物在胃中積存時間長而容易導致反流。
除了手術後引起的以外,如果有橫隔膜癌等的異常,則要進行治療。另外,由胃酸過多引起的患者較多,可同時服用抑製胃酸的抗酸劑和食管粘膜保護劑。食後吐酸水
胃炎或胃潰瘍
食後不久感上腹隱痛,吐酸水,常有饑餓感,極可能出現胃炎或胃潰瘍。
中西醫預防保健
急性胃炎預防保健
西醫藥治療
〈1〉一般治療: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並酌情短期禁食,或進流質食物。急性腐蝕性胃炎除禁食外,還應適當禁洗胃、禁催吐,立即飲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內因,即積極治療誘發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應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療,控製感染,臥床休息等。
〈2〉抗菌治療:急性單純性胃炎有嚴重細菌感染者,特別是伴有腹瀉者可用抗菌治療。常用藥:黃連素03g口服,日3次;氟呱酸01~02g口服,每日3次;慶大黴素8萬u,肌注,每日2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據全身感染的情況,選擇敏感的抗菌素以控製感染。急性化膿性胃炎,應予大量的有效的抗菌素治療。急性腐蝕性胃炎亦可選用抗菌素以控製感染。
〈3〉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於吐瀉嚴重及脫水的病人,應增加病人飲水,或靜脈補液等。
〈4〉止血治療:急性胃炎導致的消化道出血者屬危重病症,可予冷鹽水洗胃,或冷鹽水150mL加去甲腎上腺素1~8mg洗胃,適用於血壓平穩,及休克糾正者。對出血量較大者,適量輸血。
〈5〉對症治療:腹痛者給與解痙劑,如顛茄8mg,或普魯本辛15m,1日3次。惡心嘔吐者,可用胃複安5~10mg,或嗎叮林10mg,1日3次。
中醫藥治療
〈1〉外邪犯胃:發熱惡寒,胸脘悶滿,甚則疼痛,惡心嘔吐,或大便瀉泄,苔白膩,脈濡緩。
服用有關疏邪解表,化濁和中的藥物。
〈2〉飲食停滯:脘腹脹滿拒按,噯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後症減,瀉下臭穢,舌苔厚膩,脈滑實。
服用有關消食導滯的藥物。
〈3〉痰熱內阻:脘痞惡心,吐瀉頻作,其氣臭穢,心煩口渴,還可伴發熱,舌苔黃膩,脈滑數。
服用有關清熱利濕,和中止瀉的藥物。
〈4〉瘀血阻絡:胃脘疼痛頻作,持續不減,或痛如針刺,痛有定處,嘔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癍,脈弦澀。
服用有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藥物。
慢性胃炎的預防保健
西醫藥治療
〈1〉一般治療:飲食療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療措施,飲食宜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進食應細嚼慢咽以達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藥物、戒除煙酒、治療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療措施。
〈2〉對症治療:腹痛時可給予抗膽堿能藥物,如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魯本辛15mg,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較高者可用堿性藥物,如氫氧化鋁凝膠10mL或碳酸鈣05g,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鹽酸3~5mL,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劑10mL,每日3次。貧血時可口服鐵劑及肌注維生素B12。胃鏡下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複安(滅吐靈)10mg,每日3次。
〈3〉抗菌治療:適用於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門螺杆菌檢查陽性者。慶大黴素2萬u,日4次;鏈黴素025g,日4次;痢特靈01g,日3次;甲硝唑025g,日3次;呋喃唑硐01g,日3次。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
中醫藥治療
〈1〉脾胃濕熱:胃脘脹痛明顯,噯氣,嘈雜,口中粘膩,或口苦口臭,大便不暢,胸悶痞塞,納差,食後脹痛痛甚,舌質稍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服用有關清熱泄濁,和胃消痞的藥物。
〈2〉肝胃蘊熱: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連及兩脅,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幹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服用有關疏肝和胃,泄熱止痛的藥物。
〈3〉肝胃氣滯: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嘔吐,有時泛酸或苦水,心煩易怒,大便不暢,或便溏或便秘,舌質淡紅,苔薄黃或薄白,脈弦。
服用有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藥物。
〈4〉脾胃陰虛: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幹咽燥,胃中嘈雜灼熱,大便幹結,食少、納呆,乏力,苔少或薄黃,脈弦細或細數。
服用有關養陰益胃的藥物。
〈5〉胃絡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處,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質暗紅或紫暗,有瘀斑,脈弦澀。
服用有關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的藥物。
〈6〉脾胃虛寒:胃脘隱隱作痛,綿綿不斷,喜暖喜按,得食則減,嘔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服用有關益氣溫中,健脾和胃的藥物。
胃潰瘍的預防保健
西醫藥治療
〈1〉一般治療:潰瘍活動期應注意休息,生活有規律,平時亦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應少食多餐,定時定量,易於消化和注意營養,避免刺激性飲食。潰瘍活動期以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隨著症狀的改善可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
〈2〉藥物治療:主要是中和胃酸和抑製胃酸分泌。合理選擇製酸藥物、胃粘膜保護劑、抗膽堿能藥物及H2受體阻滯劑。製酸藥物常用氫氧化鋁凝膠10ml,每日3次;或碳酸鈣06~12g,每日3次;或三矽酸美06g,每日3次。抗膽堿能藥物可用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魯本辛15mg,每日3次,或胃瘍平1~2mg,每日3次。H2受體阻滯劑如甲氰咪胍,常用量為200mg,每日3次;每晚臨睡加服400mg。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1g,每日3次,飯後2~3小時服用。
〈3〉抗生素:抑製甚至殺滅幽門螺旋杆菌,治療本病可選用:慶大黴素4萬u,口服,每日3次(三餐前1小時)10天為1療程,共3個療程,療程間休息4天。痢特靈02g,口服,每日3次,服7天,後改為每次01g,每日3次,服7天,2周為1個療程。
中醫藥治療
〈1〉肝胃氣滯:胃脘脹痛,兩脅脹悶,因噯氣或矢氣則舒,善怒而太息,胸悶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暈,舌苔薄白,脈弦。
服用有關理氣行滯,疏肝和胃的藥物。
〈2〉肝胃熱鬱:胃脘痛勢急迫,有灼熱感,食入痛無明顯緩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幹,喜冷飲,吞酸,嘈雜,煩躁易怒,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服用有關清胃泄熱,舒肝理氣的藥物。
〈3〉瘀血阻絡:胃痛如刺如割,痛處不移,有嘔血或黑便史,舌質紫黯或有瘀斑。
服用有關活血化瘀,通絡和胃的藥物。
〈4〉脾胃虛寒:胃痛隱隱,喜按喜暖,空腹痛重,得食痛減,食後腹脹,倦怠乏力,神疲懶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嘔吐清涎,舌質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或遲。
服用有關健脾和胃,溫中散寒的藥物。食後無原因上腹脹滿
胃癌的征兆
中年人食後無原因上腹脹滿,食欲減退,進行性消瘦很可能是胃癌的征兆。
胃癌早期,臨床症狀多不明顯,也不典型,如捉摸不定的上腹不適、隱痛、噯氣、反酸、食欲減退、輕度貧血等,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胃部症狀日轉明顯: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出現消瘦、體重減輕。胃竇部癌增長到一定程度,可出現幽門部分或完全梗阻而發生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和胃液;賁門癌和高位小彎癌可有進食梗阻感。癌腫破潰或侵襲到血管,導致出血或上消化道大出血,也可能發生急性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