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股權激勵聚人心(2 / 3)

4.全球經濟危機時期的激勵措施。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損失。麵對本次經濟危機的衝擊和經濟形勢的惡化,華為又推出新一輪的股權激勵措施。

2008年12月,華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價格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範圍幾乎包括了所有在華為工作時間一年以上的員工。由於這次配股屬於“飽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級別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級別為13級的員工,持股上限為2萬股,14級為5萬股。大部分在華為總部的老員工,由於持股已達到其級別持股量的上限,並沒有參與這次配股。之前有業內人士估計,華為的內部股在2006年時約有20億股。按照上述規模預計,此次的配股規模在16億~17億股,因此是對華為內部員工持股結構的一次大規模改造。這次的配股方式與以往類似,如果員工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直接用現金向公司購買股票,華為以公司名義向銀行提供擔保,幫助員工購買公司股份。

華為公司的股權激勵曆程說明,股權激勵可以將員工的人力資本與企業的未來發展緊密聯係起來,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體係。員工獲得股權,參與公司分紅,實現公司發展和員工個人財富的增值,同時與股權激勵同步的內部融資,可以增加公司的資本比例,緩衝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局麵。

華為股權激勵取得成功的原因

1.雙向晉升通道保證了員工的發展空間。技術和管理屬於兩個領域,一個人往往不能同時成為管理和技術專業人才,但是兩個職位工資待遇的差別,會直接影響科研技術人員的努力程度。為了擺脫這一困境,華為設計了任職資格雙向晉升通道。新員工首先從基層業務人員做起,然後上升為骨幹,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管理人員或者技術專家作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在達到高級職稱之前,基層管理者和核心骨幹之間,中層管理者與專家之間的工資相同,同時兩個職位之間還可以相互轉換。而到了高級管理者和資深專家的職位時,管理者的職位和專家的職位不能改變,管理者的發展方向是職業經理人,而資深專家的職業是專業技術人員。華為的任職雙向通道考慮到員工個人的發展偏好,給予了員工更多的選擇機會,同時將技術職能和管理職能平等考慮,幫助員工成長。除了任職資格雙向晉升通道外,華為公司對新進員工都配備一位導師,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給予關心和指導。當員工成為管理骨幹時,還將配備一位有經驗的導師給予指導。華為完善的職業發展通道和為員工量身打造的導師製度能夠有效地幫助員工成長,減少了優秀員工的離職率。

2.重視人力資本價值,稀釋大股東比例。股權激勵並非萬能,當股權激勵的力度不夠大時,股權激勵的效果也相當有限。華為公司剛開始所進行的股權激勵是偏向於核心的中高層技術和管理人員,而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華為有意識地稀釋大股東的股權,擴大員工的持股範圍和持股比例,增加員工對公司的責任感。

3.有差別的薪酬體係。通過薪酬體係來達到激勵的目的首先要設立有差別的薪酬體係。華為通過股權激勵,不僅使華為成為大部分員工的公司,同時也拉開了工資收入水平的差距。隨著近幾年華為的發展,分紅的比例有了大幅上升,這對員工而言很具有激勵性。

股權激勵除了薪酬結構需要有激勵性,還需要績效考察具有公平性。華為公司在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上采取定期考察、實時更新員工工資的措施,員工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管理層發現,隻要努力工作就行。華為的這種措施保證了科研人員比較單純的競爭環境,有利於員工的發展。華為股權分配的依據是: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擔的風險。股權分配向核心層和中堅層傾斜,同時要求股權機構保持動態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