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偏激處世誤終身——偏激心理分析及其矯治(二)(2 / 3)

需要說明的是,孔子思想中存在著某些偏激心理成分,但並不是要全麵否定孔子本人。孔子思想中包括許多內容,也有其積極合理的科學成分,要不也不會傳承至今。

說到思想偏激者,最著名的莫過於古希臘的大哲學家柏拉圖了。他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空想家,也是一個思想偏激的理想主義者。他追求人類的公正和正義,但過分地理想化,希求世界是一個處處充滿公正和合理的“理想王國”。這種理想化的世界在其心理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使他對現實視而不見,主觀地憑空想象出他自己設計的“理想世界”,並希望會出現在地球上。為此,他還寫了《理想王國》一書來宣傳他的這種偏激思想。他曾設想,在這種理想的國度裏,他主張讓最優秀的男人與最優秀的女人同居,以便生育最優秀的子女,男人與女人都是公共的,根本沒有個人的嫁娶和生育,生下的小孩,就送政府撫養,一直到長大成人,人人享受同等的教育;待長到歲的時候,參加一次國家組織的選拔,入選的人在以後的十年中從事科學研究,沒有人選的人則從事農業、工業和商業活動,組成社會的最基層;人到了歲,還可以參加一次國家組織的選拔,人選的人全都是這個國家的頭等人才,這些人可以主持國家大事,而那些落選的人則從事軍旅生涯,負保衛國家之責。他認為在這樣的國家裏,搞哲學研究的人,應該是頭等公民,甚至要做統治者。這當然是一種極其偏激的思想了。為了將這種不切實際的偏激思想付諸於實踐,他跑到一個國王那裏宣傳他的理想,指導國王如何管理這樣的國家,結果惹怒了國王,下令要處死他,幸虧朋友相救,雖免於死罪,但仍被拍賣為奴。這也是其偏激思想招致的惡果。

(二)情緒偏激

情緒偏激的人,往往會表現出喜怒無常、脾氣古怪、性情奇特等令人難以琢磨的怪異個性來。這種情緒偏激,往往使人不能與人友好合作、和善相處,它是人際關係的障礙。情緒偏激的人,常常對人吹毛求疵,與人為難,說話傷人,做事整人,行為害人。拿破侖就是這樣,他總覺得周圍的人“全是敵人”,覺得世界上“沒有可以依賴的人”,動不動就發火訓斥部屬。情緒偏激的人,主要表現為性情變化無常,一會兒怨恨,一會兒又無限憐惜,這種心理上的急劇的變化,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令人捉摸不透,摸不著規律。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就是這樣一個人,一次,有位官員的妻子懷孕,劉子業忽然心血來潮,把她接進皇宮,準備生下男孩子,就立他為太子,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劉子業忽然臉色大變,狂叫殺豬,命人將他的一個叔父的手腳捆住,扛到廚房裏宰了。他稱自己的叔父為“豬王”,始安王劉休在一邊賠笑著說:“豬不會死。”他不聽則已,一聽更加憤怒。劉休不慌不忙地說:“皇太子出生時豬才會死。”劉子業又轉怒為喜,手舞足蹈,笑著叫人將自己的叔父放了。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希特勒,就是一個情緒極度偏激的人,他忽喜忽怒,忽樂忽悲,忽而喋喋不休,忽而默默無語,他暴躁乖戻,脾氣如同雷雨閃電一般,說變就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這場人類的劫難,與這個“戰爭狂人”的心理偏激不無關係。

(三)興趣偏激

興趣偏激,是指某些社會心理異常的人,對於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存在著偏激的趨愛性,以致成為偏執的認識傾向。興趣偏激的人,往往最突出地表明其個性偏執。在實際生活中,興趣偏激的人是經常可以見到的。在我國古代曆史上,興趣偏激的名人雅士很多,大都給後人留下許多笑柄。春秋戰國時期的衛懿公偏愛仙鶴,他竟封仙鶴為將軍,每次出遊,都讓鶴將軍坐軒車同行,那些喂養仙鶴的仆役也被升了大官,有才能的文武大將反而屢遭貶斥,相繼下野。據傳,時隔不久敵人果真打來了,結果是無人領兵拒敵,他點兵調將出戰,手下的人回答說:“你讓鶴將軍去衝鋒陷陣吧!”這位皇帝由於興趣偏激,白白葬送了國家。實踐證明,人過分地迷戀於某種事物,由此而形成的興趣偏激,對其事業、工作、學習都是沒有益處的。現在,有不少家長們反映說,自己的孩子總是迷戀於玩遊戲機,有的一玩就是一個通宵,甚至有的中小學生背著家長和老師,逃課逃學去遊戲廳玩耍,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家長和老師都十分著急。這種遊戲機在供人們娛樂的同時,還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並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人的智力的發展,不失為一種現代娛樂工具,偶爾玩一玩也是可以的。但不少孩子對這種遊戲機入了迷,形成了興趣偏激,不但影響了學習,也有損於其健康。醫學專家認為,經常玩這種電子遊戲機的孩子,接受X線的輻射較多,有的會出現頭昏耳鳴、視力減退等症狀;而且玩這種遊戲機的孩子長期保持一種姿勢,對其身體發育也十分不利,更何況還花錢多誤學業,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興趣偏激是一種極其有害的異常心理,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大,家長、學校、老師和社會的相關組織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行為偏激

具有偏激心理的人,一般都會出現偏激行為。行為偏激的人,好走極端,性情暴躁,缺乏涵養,不理智,不冷靜,沒有自製力。特別是由於憤怒所引起的偏激情緒,由於意識狹窄,當事者認識活動的範圍縮小,僅僅局限於引起憤怒的認識對象上,理智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受到抑製,智力活動的效應降低,影響了其正常智力活動的進行,加之意誌自製力的減弱,以一時衝動的偏激情緒代替理智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就不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言行,不能有效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冷靜地思考和顧及自己言行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在行為方麵往往失算和失策,甚至出現難以預料的失誤,鑄成大錯。公元年,羌族首領姚襄領兵欲取關中地區,秦王苻生派出大將黃眉、鄧羌、苻堅等將領抵禦姚襄的進攻。鄧羌向黃眉獻計說:“姚襄言行偏頗,個性剛烈易怒,性喜衝動,是個做事偏激的人。我們如果以一部分兵力逼近其陣地,揚旗罵戰,進行挑逗。姚襄必然激情應戰,偏激處事,這樣,便可輕而易舉地引其出戰,相機分割圍殲而戰勝之。”黃眉采納了鄧羌的計策,令鄧羌率領三千精兵,直逼姚襄的陣地前沿叫戰和罵戰。姚襄果然在激怒之下帶兵出戰。鄧羌佯敗,姚襄窮追不舍。突然,鄧羌又率領精兵掉轉頭來殺了個回馬槍,此時,黃眉也親率主力投人戰鬥,前後夾擊,姚襄被殺,全軍投降了秦軍。這一仗的勝利,就是利用了姚襄的偏激心理和偏激行為而獲取的。

偏激行為在日常生活也是極具危害性的。現在,有些青年人,由於偏激心理的存在,在對待學業、事業、婚戀和前途等個人問題失意時,要麼一蹶不振,要麼自我埋沒,要麼灰心喪氣,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特別是有一些青年人,他們好走極端,容易形成偏激心理。這是極其不利於他們成長和進步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去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加強心理修養,去克服偏激心理的危害。有一位來自某市的高中學生,當看到自己的班主任為了證明自己的教學質量,竟在期末考試時,讓學生自己去抄書時,就不理這位老師,並背後謾罵這位品行不規的老師。當時,這位老師竟公開說:“不管你們用什麼方式去考,我惟一的要求就是別給我丟臉。”為了方便學生作弊,她還把另一位監考老師拉走了。這個事例,讓我們看到這位老師的某些偏激做法,同時,也反映出這位學生對待這個問題的偏激態度。這位學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自己善意的勸解,來製止老師的不正確做法。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一味責備老師,將老師看得“一錢不值”。處事好走極端、做事過火和偏激,這是青少年心理不成熟的一種表現。青少年的情緒、情感具有強烈的爆發性和多變性,這種特性,它既取決於外來刺激的程度,又取決於主觀狀態。青少年在青春期,由於生理和心理發展處於快速變化期,生理和心理發展還不定型,他們可能會逆反心理增強,當他(她)們的道德信念受到衝擊時,會迅速地引起從未有過的偏激情緒,並可能爆發尖銳的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是完全對抗性的衝突。對於某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說,思想更加單純,可是對於身邊複雜的社會現象和成人世界又認識不足,好用嚴格的道德觀念審視父母和老師,在發現他們身上竟有某種“汙點”時,會大失所望,往往從頂禮膜拜一下子變為極端蔑視,同時自己內心也遭受著痛苦的煎熬。這一點是十分不可取的。誠然,年輕氣盛、敢說敢做的精神並沒有什麼過錯,反而值得加以肯定、保護和表揚。敢於對不良現象和不正確的言行提出異議,正是學校教育一向提倡的。但一味偏激行事的做法往往於事無補,甚至會帶來更壞的結果。一位來自農村的少女,為了反對父母給她訂娃娃親,準備以死抗爭,並已偷偷地準備好了一瓶劇毒農藥,此種偏激的做法,就令人非常擔心。對待不合理的現象,雖然不能視而不見、一味順從,但動輒以自殺、出走或報複等過激行動表示對抗卻並非可取之策。遇到這種事情,應該旗幟鮮明地去和他們講道理、進行鬥爭,實在不行還可以借助社會力量來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