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疾病懷疑心理
在實際生活中,有一種懷疑心理,就是懷疑自己的身體有疾病、不健康,在幻覺中認為自己患有某種生理上的疾患,因而無病呻吟,小病大養,這種不正常心理,在醫學心理學上叫做“疑病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疾病懷疑心理”。
這種疾病懷疑心理是非常多見的。一天,某醫院專家門診部的急診室裏,來了一位女性病人,沒有家屬的陪伴,一進門她就先從包裏取出厚厚的一疊病曆,內有幾家大醫院所作的各種診斷記錄,包括X線、超、等特殊檢查項目。醫生在翻看病曆後,發現她各種檢查均正常。此時,病人主動開始主訴,稱自己重病在身,但好幾家醫院都查不出是什麼病來。她說,自己的胃腸大概已經快爛掉了,血液已經快凝固了,因此,腦子不開竅,全身肌肉疼痛,飯也不敢吃。在她訴說病情時,還痛哭流涕,要求醫生救其一命。但無論醫生如何解釋,她始終堅信自己活不長了,存在著消極厭世、悲觀失望的情緒。這就是典型的“疑病妄想”,是疾病懷疑心理的一種類型。疑病妄想常出現於精神分裂症前期。這類患者懷疑的內容,往往是十分古怪和荒誕的,如這位患者稱自己的胃腸快爛掉了,血液快凝固了等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疾病懷疑心理的產生,有時也與醫務人員的態度和誤導有關。如有的醫生在診斷過程中,隨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不負責任的預測、評價,並進行過分的分析講解,過分地強調疾病的治療難度,將某些早期病、小病說成是晚期、大病,本來患者就敏感,醫生這麼一講,就更易使病人背上心理包袱,整天憂心忡忡,惶恐不安,消極悲觀,懷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到處求醫,此類病稱作“醫源性神經症”,也叫“醫源性疑病心理症”。
醫源性疑病心理,也可能與醫生過多、過分的檢查、治療,或者願意幫助患者分析病情等有著密切的關係。讓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本是正常的。但有時醫生過分地順應病人的要求,並過多地進行嚴重性的病理分析,這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懷疑自己一定患了什麼大病或是重病,否則醫生為什麼要做這麼多的檢查?有時醫生一次開許多的藥品,這也會讓患者認為自己得的病一定很難治療,於是會到處找人谘詢,甚至會自己到圖書館去找醫書閱讀。
還有一種疑病性懷疑心理者,多具有敏感、多疑、謹慎、小心、主觀、固執等個性特點,對自身的健康過分關注。這在一些老:年人或女同誌中較多見。具體症狀呈多樣化,可以是身體某部位的不適,進而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疾病,心情焦慮,態度沉默,情緒壓抑,輕度抑鬱。盡管這種疑病性懷疑心理與醫源性懷疑心理不同,但常常互為因果,相互轉化。
目前,由於醫源性懷疑心理的患病率比較高,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特別是青年醫生,臨床經驗畢竟相對較少,有時難免出現錯誤的診斷、錯誤的治療以及不適當的言語等,或者讓患者做過多的、不必要的檢查、不能及時確診等等。這些都易引發醫源性懷疑心理性疾病,其危害往往會大於生理疾病本身。
(六)老年性懷疑心理
老年性懷疑心理是一種可能與老年生理退化所致的生理性疑心病有關的不健康心理。人到了老年階段,由於全身性的生理退化,會使老年人像小孩那樣處處多疑、多心。在生活中本來一句很平常的話,可能在老年人看來,這是針對他所說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甚至無端的懷疑。這種心理主要是由於生理因素所導致的。但有時也與老年人長期獨處、缺少與人溝通、缺少與人來往有關。比如,青年人對老年人多一點關心和愛護,這本來是應該的,但有些老年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甚至會認為青年人對他們的關愛,是出於想得到他們的遺產等目的。同時,他們也常常會懷疑自身患有某種難治性疾病,對自己身體上某些不適過分敏感,疑神疑鬼,產生種種疑病心理。五、傻人多欵,愚人多忌
可以說,懷疑心理是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的一種異常心理,它會直接幹擾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那麼,懷疑心理是怎麼形成的呢?探明這個問題,對於我們矯治懷疑心理,是十分必要的。懷疑心理的形成,有主觀原因,有客觀原因,還有某些直接的誘因,誘發懷疑心理的形成和發展。不同性質的懷疑心理可以有不同的直接誘因。因此,懷疑心理的形成和發展的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我們這裏研究和探討的,主要是帶有共性的一些誘因。
(一)懷疑心理產生的客觀因素
懷疑心理的形成,有著複雜的主觀、客觀因素。我國封建社會的曆史較長,其中封閉和狹隘的思想觀念對我們的國家、民族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所認識。
民族虛無主義和民族自大主義是懷疑心理產生的極其深遠的曆史根源。民族虛無主義者,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不承認我們民族的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等,隻崇拜外國的東西,認為外來的東西一切都好,主張一切拿來,全麵吸收,這是一種自我懷疑心理在作祟;民族自大主義,則主張一切都是自己的好,全麵懷疑外來的東西,夜郎自大,閉關自守,不主張吸收外國的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一切靠自己,不依賴外人,這是一種懷疑外界的不健康心理。這些落後、陳舊的思想、心理和觀念,長期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我們民族前進的精神枷鎖,隻有打碎它,才能奮勇直前。
研究表明,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和變化,也會引起人們的某種猜測和懷疑。就比如說,前一陣在北京中關村市場上,由於缺貨造成的液晶麵板進價大幅提高,人們就懷疑是有些商家前期大規模囤積預謀招價甩貨,使中關村液晶顯示器價格短時間內一路上升。我們了解到,由於歐洲及美國等國外市場液晶顯示器價格大幅上揚,尤其中型液晶屏的價格漲勢較為突出,使得液晶顯示器價格突漲。有關人士前些天從北京三星液晶顯示器大型代理商處獲悉,以三星液晶顯示器為例,在兩周內,價格從元升到元,增長近多元。由於這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業內人士大多產生懷疑心理,懷疑這種隨著價格環境變化而引起液晶顯示器價格上升的情況,其中可能會是大戶暗中操作所造成的,這些大戶有可能在短時間囤積貨物,然後選擇時機再抬髙價格突然甩貨。這種因環境因素變化而導致的懷疑心理,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見的。
此外,懷疑心理的形成,也與家庭教育環境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父母,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辦事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自己感到怎麼樣,就怎麼樣。於是,在子女們的心裏,從小就植上了“懷疑一切,目空一切”的種子,長大後用懷疑的心理和目光,去看待周圍的環境,甚至看待一切,以懷疑的態度處世處人,久而久之,就可能發展成為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客觀環境因素對人產生懷疑心理,是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製約力的。當然,這種影響力和製約力是多方麵的。上麵所列舉的一些情況,也隻是其中的某一個側麵,有的也不居主要的影響力和製約力地位,隻是對理解客觀環境因素對產生懷疑心理的影響作一個拋磚引玉啟發作用,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們的用心。
(二)懷疑心理產生的主觀因素
從主觀上講,懷疑心理的產生、發展及其造成的惡果,是與患者的文化知識、思想水平、認識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相關聯的。具體來說有如下幾種主觀心理因素。
第一,文化程度較低、知識麵較窄的人易產生懷疑心理。人的文化程度較低時,其知識麵也就較窄,看問題的視野就不寬闊。這種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就受到局限,往往不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因而對事物易產生懷疑,對人易產生不信任。
第二,抑鬱質的人,辦事小心謹慎,最易產生懷疑心理。從個人氣質上看,抑鬱質類型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謹小慎微,在遇到問題和矛盾需要處理時,往往疑慮重重,思路不開闊,不能迅速做出決策,瞻前顧後,舉棋不定,甚至還會疑神疑鬼,很少能信任他人、與他人進行友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