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自信陽光照心房——自卑心理分析及矯治(一)(3 / 3)

三、燃起自棄的火焰,將自身投入火坑

從自卑心理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出,自卑心理在產生後,會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研究這些心理特征,有助於人們認識自卑心理的本質,有助於人們加深對其本質的認識,更有助於預防和矯治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的心理特征有如下幾個方麵。

(一)壓抑性

自卑心理是人在感情、個性方麵受到壓抑的情況下產生的。壓抑是人們對待外界壓力的一種心理反應。它是人們的某些新做法、新觀念、新主張、新見解、新成就、新發明等,在得不到社會或某些權威人士承認的情況下,由於挫折所產生的退縮反應;也是指一個人在受到挫折後,用意誌的力量來壓製其不滿和焦慮情緒,將意識到的、為他人所不能接受的某些困擾和痛苦的思想、欲望、動機、願望、見解、觀念、主張、成就和經驗等,在不知不覺中壓製於自己的潛意識裏,使之不能侵犯自我、產生痛苦的體驗。特別是有一些在事業上不成功的人士,由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被他人所承認,也得不到社會的普遍認可,於是便產生焦慮和痛苦;為了不使自己具有這種焦慮和痛苦的體驗,以後每當某種動機出現時,個人便有意無意地將其壓抑起來,以使自己保持心境的安寧。但並不是將自己的願望壓抑起來就相安無事了,受到壓抑的意識在進人潛意識後,雖能暫時緩和其焦慮和痛苦,但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紛擾,並有可能以異常的行為表現出來,形成不良的行為後果。

(二)屈從性

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一般意誌較為軟弱,在某些挫折和困難麵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做頑強的抗衡,而是默認困難,屈從現實,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不願做主觀努力去爭取態勢的好轉。被動地為人做事,被動地承受所謂命運的安排。主要表現如下。

自我順應。有些自卑心理者遇到挫折和困難便順從於現實,順從於挫折,順從於環境,順從於困難,順從於壓力,於是將自己孤立起來,與世無爭,與時俱退,無所作為。

自我。少數人在受到挫折後,采取酗酒、遷怒、寫日記等方式自我發泄,以泄出心中的怒氣。雖然也可以緩減心理壓力和自卑感,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自我懲罰。有些自卑心理者為了擺脫挫折和困難帶來的不適應和苦惱,采取極端的和消極的做法,進行自我懲罰,有的可能進行自傷,有的可能進行自殘,有的可能進行自殺,所有這些均屬於自卑心理的屈從性心理特征。

自我安慰。自卑心理者麵對困難和挫折,不是采取積極的與時俱進的精神,而是采取了回避現實的妥協性措施,自己為自己找一些理由來進行“合理解釋”、“合理借口”、“自我安慰”,以暫時滿足或者緩和自己的心理壓力和自卑處境;有的則是“口是心非”,其表現完全與內心動機相反;有的完全采取“精神勝利法”以自我安慰;有的人由於估計到自身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於是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以幻想的方式來實現,在幻想中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求,往往沉湎於“白日夢”之中,以幻想來自慰。

(三)怯弱性

怯弱與自卑相伴而生。自卑者一般會產生怯弱,這種人往往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表現自己的能力;在人際交往方麵,因怯於與人交往,孤僻地自我封閉,形成人際交往方麵的心理障礙,並進一步加深其怯弱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具有自卑心理的人,由於自己在某些方麵的自卑,便害怕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甚至有的人雖然在某些方麵的技能可以勝人一籌,但在臨場時,卻變得緊張、惶恐、不安。有位心理自卑的中學生,本來學習在班上還算可以的,但害怕老師來檢查她的作業,做作業時也是遮遮掩掩,生怕老師看到恥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自己感覺到在一切方麵都不如別人,在考試後,往往害怕老師公布考試成績。一看到老師的目光,就立即躲開,甚至緊張得不能正常思維。

怯弱和自卑心理較重的人,往往還會引起生理上的某些變化,而生理上的某些病變,又會影響其心理的變化,從而加重其怯弱和自卑心理。總之,怯弱和自卑的人,往往自暴自棄,自我埋沒,膽小怕事,一事無成。

(四)差異性

自卑心理具有差異性。有的人自卑心理較重,會引起生理上的一係列不良變化,最明顯的是表現在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和消化係統方麵。比如,由於自卑嚴重而引起的苦惱和不安所引發的高血壓病等。而生理上的疾病也會影響到人的心理變化,從而加重人的異常心理表現。此時,就會表現為嚴重的變態,產生諸如抑鬱、壓抑、癔症、怯懦等心理缺陷;較嚴重的,還可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有的人自卑心理輕度顯現,時有時無;有的是在特定的環境裏產生的,因人、因事、因環境的不同而表現不同。這些差異性,歸根結底是由於人的心理的社會性所決定的。人是有社會差異性的,人的心理也具有社會差異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於自己所看重的人,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自己所追求的美人等,會覺得對方高不可攀,此時,由於社會地位和社會屬性的差異,當事者就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來。輕度的自卑有益於心理健康,它往往可以藉由輕度的自卑引發出輕度的嫉妒心理來,這種嫉妒心理可以激發出人們奮發進取的原動力,使人擺脫困境和不利的局麵,迎難而上,去爭取更大的成績和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