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習和掌握有關的知識
預防恐懼心理的發生,就是需要學習和了解有關這方麵的知識。特別是有關恐懼心理發生、發展、危害等方麵的知識。下麵為大家介紹一些預防恐懼心理的相關技巧,可以幫助你預防和克服害怕心理,可以與矯治恐懼心理的方法配合運用,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1.承認害怕,明白你到底害怕什麼,裝作不害怕不解決問題,隻會從害怕轉向恐懼。
2.將你恐懼的細節——寫下來,將你戰勝恐懼的成功個案記錄下來,經常回憶,有助於增強信心。
3.向心理學專家請教有關的預防和矯治之法。
4.做一個書麵預防恐懼的計劃,並做幾個詳細的預備方案,有利於對付恐懼。
5.做一個“最壞打算”分析,有備無患。
6.要相信你自己。了解自己的技能、特長和你所具有的壓倒恐懼的優勢。
7.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消除恐懼,不要期望消除太快,慢慢地來預防和克服之。
8.勇敢地麵對你的恐懼,現在就麵對(越等越害怕;),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嘛!
9.同一些勇敢的人接觸,同他們交談、見麵、接觸,他們的事跡會鼓勵著自己,並從中得到成功的啟迪。
10.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緊張一點,使自己沒有時間來考慮恐懼,沒有時間來感受害怕。
11.自己的事由自己決定,不要老聽別人的,慢慢鍛煉自己敢於決斷的意誌和決心。
12.如果你有社交恐懼症,在以後遇到有人邀請你時,就大膽前往,不要推辭。繼續交往,和人會麵,不要後退,不要躲藏,勇敢前進。
13.把害怕的、艱巨的工作分成幾個部分,分階段來做,也許會降低恐懼的程度。
14.傾聽害怕的心聲,有時害怕是積極的、本能的反應,如果你太害怕,停下來,暫時中止當前的事情,過一會兒,也許恐懼會消失。
15.找知心的朋友互相交流一下看法,問問他們將如何對付恐懼,有什麼好的建議。
16.恐懼與心理壓力大有關,你可以參加各種減壓培訓班。
17.聽一些雄壯激昂的樂曲,有助於消除恐懼心理。
18.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或者參與社會調查,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不害怕。
19.如果是出席一個重要的聚會,你可以自己先排練一遍,同朋友進行模擬角色演練,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改進。
20.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的心理治療。
(三)加強心理適應性鍛煉
人要生存,就要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生物界有一條普遍的規律,就是“適者生存”。要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而頑強生存下去,否則,就要被淘汰。人也是一樣的,也要學會適應環境,要有在各種環境中生存的思想準備和能力;同時要有堅強的意誌,一定的膽識,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夠做到處險而不驚,臨危而不亂,有懼而不怕。徐向前元帥是我黨、我軍的著名將領,他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實踐中,鍛煉出了驚人的膽識。許多老戰士都對徐帥的膽識讚不絕口。身為高級指揮員,他常常是哪裏艱苦和危險,他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裏,臨危不懼,親臨指揮,駕馭戰局。漫川關遭敵重圍,他處驚不亂,張國燾嚇破了膽,主張分散遊擊,他卻力主突圍,結果成功,保存了主力,後來開辟了川陝根據地。他的這種驚人的膽識,是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實踐中鍛煉出來的。無畏的膽略,是長期磨練的結果。
一般患者往往忽視用心理訓練來增強膽識。因為心理訓練法比其它方法複雜、難以掌握,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有著很好的矯治效果。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心理訓練的措施,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矯治效果。例如,事前可以讓患者調整、放慢節奏深呼吸、做放鬆練習,加以語言誘導以緩和、穩定情緒;還可以采取想象中回憶十分困難、複雜或危險的事情或驚險場麵,來誘發恐懼情緒,並不斷重複,使這種情緒逐漸減弱,或在這種情緒達到一定強度時,回憶輕鬆愉快的場麵,用積極情緒逐漸代替消極的情緒。
八、膽識拿在手,世界人你走
恐懼心理是可以矯治的。有人認為,恐懼心理是天生的膽小造成的,是不可以醫治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恐懼心理是一種主要由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疾病,最好采用心理矯治的方法,正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那麼,如果產生了恐懼心理症,也不要驚慌,隻要我們認真地加以對待,並積極采取相應的心理療法,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一)係統脫敏法
係統脫敏法是一種治療恐懼心理比較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又叫暴露療法。就是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一步一步地指導患者親自去接觸那些使他們產生恐懼情緒的事物或情境,即便暫時會引起害怕或焦慮,也要鼓勵患者以最大的勇氣和毅力去堅持,不斷去習慣、適應、忍受,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堅持接觸,直到恐懼心理完全被消除為止。采用係統脫敏法,最好在發病的初期及時進行,以防恐懼情緒發展和鞏固。由於恐懼心理的產生,多由巨大的精神創傷而引發,所以最好是患者自己去接觸引起恐懼的事物或情境。如一些恐高症患者,就要讓其到高處去適應,絕不能畏高而避高,隻有具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識,才能做到處高而不懼,處險而不驚,處變而不亂。避免恐懼的產生,切不可因噎廢食。同時要引導患者不斷樹立戰勝恐懼心理的決心和信心,而不能采取回避的做法。越是回避,越會產生恐懼心理。這次回避了的事物,下一次再遇到時,對其恐懼心理就會大大加強。特別是有的女性,自己的孩子患了恐懼症,不是采用相關療法進行矯治,而是采取回避的辦法,不讓孩子接觸引起恐懼的情境或事物,回避的結果是加重了孩子的病情。《儒門事親》記述了一則我國古代運用係統脫敏療法治愈一位女子恐懼心理症的例子。書中說“德新之妻,旅中宿於樓床上。夜值盜,怯人燒舍,其妻驚墮床下。”此後,每當夜裏有什麼響動,便以為是強盜來了,發生驚慌,不省人事。因此每到夜晚,全家人就輕手輕腳,不敢弄出聲響來。雖經多位名醫治療,不見好轉。病情反而一天天加重,家人心急如焚。有人請來了名醫張子和。他診斷後認為:“驚者為陽,從外人也;恐者為陰,從內生也。驚者謂不自知也,恐者謂自知也。”於是,他讓兩個侍女握住患者的兩手,按在高椅子上,在患者麵前放一張小茶幾,張子和一邊對她說“請你看這裏”,一邊拿手裏的棍子猛擊茶幾,患者大驚。張子和又用棍子邊打邊說:“我用棍子打茶幾,這有什麼可怕的!”過了一會兒,他又用棍子打茶幾,這時患者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又過了一會兒,他又打幾下,到了夜裏,他還讓人敲打患者的窗戶,患者漸漸鎮靜下來,而不再感到恐懼了。她問這是什麼治法,張子和對其說:“驚者平之,平者常之,平常見之,必不驚也。”也就是說,多見者不怕,見多不懼也。讓患者知道她所恐懼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可怕,讓她習以為常、司空見慣,那麼,恐懼心理也就得到矯治了。國外有位叫瓊斯的心理醫生曾治療過一名患“恐貓症”的男孩。這個小男孩有次被貓嚇了一跳,此後見貓就害怕,後來見到凡有毛的東西都感到恐懼。於是,瓊斯就采用這樣的方法:他先用兔子做試驗,將一隻兔籠放在離孩子較遠的地方,而後用兔子喜愛吃的食物鼓勵孩子拿著去步步靠近兔籠。孩子便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兔籠前並用手摸了一下兔子。以後,瓊斯又用同樣的方法消除了這個男孩對貓的恐懼。這就是係統脫敏法。當兒童懼怕某些無須恐懼的事物時,成人可誘導他接近所懼怕的事物,久而久之,他便會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二)性格改造法
性格改造法,就是改造自己的內向、怯懦、軟弱、膽小等性格,從而提高對抗恐懼的心理能力的心理學方法。如果你的性格生來比較內向、怯懦、軟弱和膽小,那麼你就要有意識地改造、鍛煉自己,形成大方、堅強、勇敢、大膽等性格素質,從而使自己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特別是自己感到恐懼的環境,這樣就會漸漸使自己變得更加無畏無懼。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完全是可以改造或改變的。關鍵是自己要增強信心,要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性格上的某些弱點,不要怕失敗,不要怕波折。當然,我們提倡辦事果敢,不是要求人們去蠻幹,去幹一些違背客觀規律的事,而是要求人們在科學的態度下,慢慢改造或培養自己堅強、勇敢的心理品質。有一位婦女,在一次洗澡時,被一位男人隔窗偷看。至此,她就怕見男人,有時走在馬路上,總擔心男人在看她,總想著有男人想對她非禮,因而她出門時,經常在身上帶一把利器,以防男人強暴。有時夜裏睡下,經常被驚醒,還時常做噩夢。這位婦女患的就是恐懼心理症。後經過心理醫生對其性格的改造治療,基本控製了病情。後來,她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又慢慢改變了自己的怯懦性格,最後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