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部分(1 / 3)

第六十九部分

C701反艦導彈的雙室雙推力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也可用於對霹靂12的改進。

主動雷達空空導彈能否命中目標決定於其自己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能否有效的發現和鎖定目標。現代戰場通常都充斥著大量幹擾。敵機在發現導彈來襲後,肯定會在進行戰術規避的同時釋放大量有源無源幹擾。因此主動雷達空空導彈導引頭的抗幹擾能力就格外的重要。

AIM-120的重要改型C-7在改進的過程中就格外關注了導彈的電子對抗能力。其綜合了新型處理器和新型軟件係統,並在雷達信號處理鏈接方麵進行了改進,可具備更強的電子對抗作戰能力。這種新導彈係統已經通過美軍的驗證測試,當時該型導彈在實施反幹擾措施的情況下,成功將目標擊落。

該型導彈的第一次試射測試是於2003年8月19日在佛羅裏達埃格林空軍基地測試靶場舉行,雷神公司將此次測試稱為是使用了現實電子攻擊技術;第二次試射是於2003年9月6日在白沙導彈靶場舉行,雷神公司表示第二次試射是使用了複雜電子攻擊技術。這兩次試射都直接將目標擊落。

同樣,霹靂12要想能夠在更加極端複雜的戰場環境中命中敵機,就也必須在抗幹擾能力上下足工夫。霹靂12的改進可以采取與美國類似的方式進行係統升級,采用計算速度更快體積更小的新型處理器並且在模擬對抗中更有效的摸索敵方幹擾的信號特點編製出更加具有抗幹擾能力的軟件係統。

梟龍正在投放紅外/箔條幹擾誘餌彈,這些幹擾彈在現在對空空導彈仍然有很好的幹擾效果。

AIM-120C-7型中距空空導彈是AIM-120的重要改型,該型重點加強導彈導引頭的抗幹擾能力。提高抗幹擾能力也是霹靂12改進的一個方向。

解放軍配備的俄製R-77中距空空導彈,R-77在射程上要優於AIM-120,但準確性和可靠性稍遜。

鷹擊63型電視製導空地導彈

YJ63型電視製導空地導彈是我國最先進的空對地攻擊武器之一,是一種可以在防區外發射的戰術中程空射巡航導彈,主要用於在防區外攻擊嚴密設防的重要目標,如指揮所、橋梁、機場跑道、防空陣地以及水上艦艇和移動速度較小的坦克、裝甲車等目標。

YJ63導彈利用彈上電視導引頭攝取戰場畫麵,並將畫麵實時地傳送到載機,顯示在座艙的多功能顯示器上,由武器操縱員操縱導彈飛向目標。XX導彈優點是係統價格低廉,戰鬥部威力大。缺點是受氣象條件影響比較大,抗幹擾能力差。

YJ63型導彈製導方式為電視製導。巡航段可自動或人工控製。對於某典型目標,最大目標截獲距離18公裏,最大鎖定距離12公裏,最小製導距離6公裏。自動狀態下對目標的截獲概率為98%,人工狀態為99%;命中概率為90%以上(理想氣象條件)。命中精度2~6米。

導彈彈體前部裝有雙向信號發射/接受天線。係統跟蹤狀態下分人工跟蹤和自動跟蹤兩種,可以由載雞操作手根據要求任意切換。製導係統工作壽命100小時,貯存壽命10年。

導彈采用自由落體式發射,導彈脫離載雞下墜約70~120米後發動機點火並進行爬升或俯衝,同時校正航向開始巡航段飛行。導彈發射高度200~~5000米,在攻擊地麵目標時一般采用俯衝攻擊,在打擊水麵目標時一般采用掠海水平攻擊。

導彈巡航段飛行速度900公裏/小時。巡航高度7米~~1000米,典型任務巡航高度600米。根據發射和巡航高度,導彈射程最大可達180公裏,最大動力射程240公裏,最小射程20公裏。

彈長70米,彈徑760mm,全重2000千克。電視引導頭全重50公斤,500公斤高爆戰鬥部。

鷹擊81

鷹擊81(C-801K)是有“中國飛魚”之稱C-801的空射型,近年因為被伊朗等國采用而鋒頭頗健。其中,C-801已裝備在大陸售予伊朗的河沽級導彈快艇,而C-801K則被伊朗空軍的F一4戰鬥機采用,成為受到美國海軍關注的一種武器。1998年珠海航展雖然沒有展出C-801K實物,但卻是重點推廣的外銷武器之一,也是首次在珠海進行促銷。

C-801的基本型性能較MM38飛魚稍佳,比MM40略差;C-801K同樣比AM38好,但比AM39差一點,所以仍在改良之中。空射式C-801K外型上與C-801不同,隻采用一台固態燃料火箭發動機,取消了串列的火箭助推器;與近年出產的C-801A不同的是,C-801K仍采用固定彈翼。

鷹擊81目前提供給大陸海軍航空兵的強5、殲轟7和直8三種飛機使用,與轟6D配備的鷹擊6(C-601)和鷹擊61(C-611)共同構成海航近程和中程的空射反艦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