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部分(2 / 3)

作為大陸的首種海基、潛射和空射的固態燃料多用途反艦導彈,C-801對大陸海防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1998年珠海航展隻展出現役的C-801A改良型導彈,並沒有展出能潛射的C-801Q。

C-801A改用了節省空間的折疊彈翼,導引部份改用了裝有行波管放大器的新型單脈衝頻率捷變雷達,改善了抗電子幹擾的數位信號處理技術,以及改良了慣性導引控製係統,降低了未段掠海飛行的高度,可能正具備預編程序機動能力,並以提高多目標分辨力,反誘餌幹擾的海上環境適應能力,性能較接近MM40,射程則增加至75至85公裏。

C-801K的射程為8至50公裏,使用高度仍限製在500至1200公尺;彈重降為610公斤,彈長減為45公尺,翼展縮小至118公尺,彈徑維持在360公匣。與AM38的諸元(彈重357公斤,彈長52公尺,彈徑350公厘,翼展11公尺,最大射程42至56公裏)或AM39的諸元(彈重670公斤,彈長469公尺,彈徑及翼展同AM38,最大射程50至70公裏),可見C-801K的火箭發動機效率仍有改善的必要。

鷹擊82(C-802K)是鷹擊8的空射增程型,同樣已經被伊朗空軍采用,美國近年對鷹擊8係列的反應成了它的絕佳廣告。至於類似AGM一84ESLAM的精密空對地導彈目前仍高度保密,型號可能是C-802T或C-802G。

C-802K采用類似C-802的小型渦輪噴射發動機加上固態燃料火箭助推器,這點與C-801K不同。C-802K和C-802的區別僅在於彈翼和連接助推器方式的不同,前者采用固定彈翼,在彈體中部兩側並聯2具火箭助推器,專用於低速飛機與直升機;後者的助推器連接方式與C801相同,采用與C-801A、C-801Q的同類折疊彈翼。在殲轟7和強5上使用時,也可取消並聯的2具固態燃料火箭助推器。

C-802的火箭不但維持C-801K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抗幹擾以及全天候的特色,其載台可更多樣化,使用範圍涵蓋海、陸、空各領域,射程更遠並有多目標精確打擊能力。該彈的研發時程,基本上與C-801K平行,且已於1990年代初服役。

C-802K的射程達到15至120公裏,彈重降為620公斤,彈長51公尺,翼展與C801K同樣是118公尺,彈涇亦然,其他數據與C-802相同,目前仍在改良之中,並且已經成為大陸出口的主力產品,後續改良與出口同樣不應忽視。幾年前出廠的產品,已經具備末段彈道的蛇形機動能力,抗幹擾原件亦已經更換。

鷹擊82導彈

“鷹擊”-82(C-802)反艦導彈是在“鷹擊”-8(C-801)的基礎上增加了射程發展而來的。“鷹擊”-82跟“鷹擊”-8外形很相似,還有著同樣的固體火箭助推器和製導係統,最大的不同是“鷹擊”-82用渦噴發動機取代了原來“鷹擊”-8上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彈體也有所加長,以容納更多的燃料。

“鷹擊”-82導彈裝備在中國新的水麵艦艇上,包括“旅海”級驅逐艦和“江衛”級護衛艦。一些早期的軍艦如今也接受改造以安裝“鷹擊”-82導彈。

因為“鷹擊”-82的射程增加,所以有時候要依賴艦載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上的雷達提供目標信息。

空中發射的“鷹擊”-82被命名為“鷹擊”-82K(C-802K),1架JH-7戰鬥機能攜帶4枚。中國還在“鷹擊”-82的基礎上開發了“鷹擊”-83(C-803)反艦導彈,同樣采用渦噴動力。“鷹擊”-83據傳是超音速,導彈上裝有數據鏈,可以在飛行途中接收由衛星或艦載直升機傳輸的目標信息。

“鷹擊”-82跟“鷹擊”-8的基本型一樣,隻是彈體稍長,且在彈體腹部多了個空氣進氣口。導彈頭部呈卵型,彈體中部有4片三角形彈翼和4片更小的控製翼,4片尾翼安裝在火箭助推器上,彈翼和尾翼均可折疊。當助推器與彈體分離時,尾翼也會一起分離。

導彈發射時,固體火箭助推器在幾秒內將導彈加速到09馬赫。火箭助推器燒完後會與彈體分離,這時導彈的渦噴發動機開始工作,在慣性導航係統和無線電信號的控製下,導彈以09馬赫的速度在20~30米的高度進行巡航飛行。進入末段飛行時,導彈打開主動雷達搜索目標。

一旦鎖定目標,導彈就會在離目標幾千米處降低飛行高度,以5~7米進行掠海飛行。此外,導彈還可轉換飛行模式,以應對艦載防空係統。當接近目標時,導彈會進一步降低高度到海平麵,以給艦艇造成最大程度的毀傷。導彈裝有一個165千克的半破甲殺傷爆破戰鬥部,依靠導彈的慣性貫穿軍艦的艦體,然後在軍艦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