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部分
概述
海紅旗-9防空導彈,英文代號HHQ-9。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目前的製式中遠程區域防空導彈。裝備在052C型防空驅逐艦上。是人民海軍現階段兩種中遠程區域防空導彈之一(另一種為引進俄羅斯的SA-N-6,裝備在051C型防空驅逐艦上),為水麵艦隊提供完整的遠程防空保護。
裝備在052C型(旅洋II級)驅逐艦上的海紅旗-9防空導彈,采用垂直冷發射方式,彈桶呈圓形布置。由艦上的四座相控陣雷達提供導引與數據修正,采用先進的無線電指令加末端主動雷達導引的製導體製,性能數據為:
對飛機最大射程:120-150KM;對飛機最小射程:20KM;對導彈最大射程:25KM;對導彈最小射程:5-7KM;同時攻擊目標數:6;同時製導導彈數:12;攔截高度:20-25000m;最大速度:1300m/s。
海紅旗-9是在陸基紅旗-9防空導彈基礎之上發展而來,據稱紅旗-9與俄羅斯S-300有很深的淵源,而S-300的艦載型號就是SA-N-6,因此海紅旗-9的性能應該介於俄羅斯海軍使用的SA-N-6和美國海軍使用的標準-2ER之間。
海紅旗-9防空導彈的出口型號稱為FD-2000。
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從西方國家引進了多種比較先進的導彈武器,比如海紅旗-7的原型——法製海響尾蛇就是當時一流的導彈武器。隨著053H2G、053H2G2、052等驅護艦的服役,HHQ-61與HHQ-7也同時進入人民海軍服役,使得海軍具備了基本的點防空能力。而通過從俄羅斯引進“現代級”驅逐艦使人民海軍獲得了SA-N-7防空導彈,使海軍獲得了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
但是SA-N-7最大射程25KM,不足以保證艦隊安全。為了構建必要的水麵艦艇防空力量,中國研製了海紅旗-9防空導彈。這種最大防禦範圍120多千米的防空導彈,足以在沒有艦載航空兵掩護下的傳統的艦隊區域防空要求。
雖然防空導彈在120多千米的距離上命中來襲目標非常困難,但是這足以迫使對方飛機對我攻擊時,采取低空突防的方法,從而降低其成功率,客觀的講,052C型驅逐艦上的相控陣雷達與海紅旗-9的搭配非常不錯。但是因為海紅旗-9采用了和俄羅斯SA-N-6一樣的圓形發射筒而被人們所詬病。
其實海紅旗-9與SA-N-6的發射方式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實際上不一樣。SA-N-6是8枚導彈共用一個發射口,而海紅旗-9則是真真正正的垂直發射,每一枚導彈都有獨自的發射口,但圓形布置占用的空間較大,造成攜彈數量減少。
不足之處
在21世紀新型軍事作戰方式下,現代海戰已經沒有多少高空目標可以攻擊,反艦導彈射程的增加使敵方攻擊機在艦隊防空導彈射程之外就可以完成導彈的發射,區域防空導彈麵臨的不是遠離編隊火力範圍的飛機就是低空突防的導彈。在這種環境下,如果與具備一定空中作戰能力的國家對抗時,為高空飛行目標而設計的海紅旗-9在攔截低空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為主的海上防空作戰中效果有限。
從二戰到現在的海戰史已經表明,在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水麵艦艇從來就沒有依靠艦載防空火力成功阻止過航空兵突擊的戰例。
防空武器全麵導彈化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80年代仍然沒有阻止阿根廷航空兵的突擊,如果沒有航空兵的掩護,艦隊僅靠防空導彈無法完全保證自身安全。單純看技術指標可以認為海紅旗-9並不能有效的保護艦隊安全。即使是俄羅斯也不再改進SA-N-6,而是在中近程的SA-N-12基礎上研製通用化的導彈係統。
不過在現階段,人民海軍無法擁有艦載戰鬥機保護(即航空母艦)的無奈情況下,海紅旗-9仍然是人民海軍現階段不可或缺的防空利器。以上的描述隻是讓讀者明白:海紅旗-9這樣的中遠程防空導彈並不是未來艦載防空導彈的主流方向。中近程的海紅旗-16的研製與服役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海紅旗-16防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