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部分(1 / 2)

第六十七部分

概述

海紅旗-16防空導彈,英文代號HHQ-16。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新一代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目前僅裝備在054A型導彈護衛艦上。

是人民海軍第三種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另兩種是隨“現代級”一起從俄羅斯引進的SA-N-7和SA-N-12),也是人民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主要遂行中遠程的海紅旗-9、SA-N-6和近程點防空海紅旗-7之間的區域防空任務,同時作為對低空目標殺傷性能稍差的海紅旗-9的有力補充。

但事實上,在解放軍裝備序列中,並沒有“海紅旗-16”這種稱呼,因為這型防空導彈在設計之初,就兼顧海陸通用,因此官方統一稱呼其為“紅旗-16(HQ-16)”。

裝備在054A型導彈護衛艦上的紅旗-16導彈,采用垂直發射方式。不過有別於052C型(旅洋II級)上的海紅旗-9的圓形布局,而是采用了類似於美國海軍(US Navy)MK-41垂直發射裝置的方形布局。因此外界普遍猜測紅旗-16采用熱發射方式,並且其發射裝置與MK-41一樣,是通用發射裝置,不僅可以發射防空導彈,還可以發射反潛導彈或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發展沿革

隨著21世紀海戰方式的變革和海戰武器的更新,反艦導彈的射程在不斷增加,世界上主流的反艦導彈射程都已經超過了艦載防空武器的射程,也就是說敵方戰鬥機可以在我方防空武器火力範圍外就完成反艦導彈的發射。因此,世界海軍強國在艦隊防空體係上,已經把中遠程防空任務交給艦載航空兵(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來完成,艦載防空導彈從中遠程向中近程發展,作為對艦載航空兵防禦的補充。

同時,艦載防空導彈的殺傷範圍也由打擊中高空目標為主,發展到打擊中低空目標,尤其是掠海飛行目標為主。一向重視導彈武器的俄羅斯海軍也已經放棄中遠程SA-N-6的改進,而重點改進中近程,中低空的SA-N-12。

人民海軍雖然已經自主研發成功海紅旗-9防空導彈,但HHQ-9的主要作戰目標正是中遠程,中高空目標,這已經與世界海軍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當然這也是人民海軍目前缺乏艦載航空兵保護的現狀下的無奈之舉和必要之舉。但海紅旗-9對導彈類目標的殺傷距離過小,最小射高過高,無法完全確保艦隊安全。因此人民海軍急需一款作用目標為中近程,中低空的防空導彈,這就讓紅旗-16誕生了。

紅旗-16是解放軍裝備序列中第二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陸海通用的防空導彈(第一種是紅旗-61)。據稱其彈體的設計參考了俄製SA-N-12。

導彈采用主動單脈衝雷達製導;由於它使用火陣雷達能同時製導多枚導彈對付不同目標。紅旗-16的作戰目標為戰術飛機、反艦導彈、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機。

有主要擔負艦隊防空係統中的近程防禦任務,可以在中低空範圍內對抗大規模現代武器的空中襲擊和導彈攻擊。這樣也同時彌補了中國海軍052C型驅逐艦上安裝的海紅旗-9遠程艦空導彈最低射高隻有500米的缺陷。如果情況屬實,那麼這對於中國海軍艦隊防空網的近程防空能力將得到很大提高,特別是在對付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的抗飽和攻擊方麵填補中國海軍在這方麵的的現實差距。

長劍10巡航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