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部分(3 / 3)

發展沼氣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能源供應不足。20世紀80年代,全國還有40%的農戶缺柴燒。由於煤、油、電的缺乏,直接燃用生物質能源,加劇了對樹木草料的采伐,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麵積擴大,而且由於秸稈不能還田,土壤肥力下降,結構惡化。

發展沼氣是解決我國農村能源短缺,改善農村環境的切實可行的途徑。沼氣是有機質(秸稈、水生植物、藻類、糞便等)在厭氧和一定的水熱條件下,通過微生物作用轉化而成的產物。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氨、水、甲烷和氫等,熱值在海立方米209~377千焦,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秸稈直接用作燃料,一個五口之家每天約需25千克,而將秸稈發酵製成沼氣,由於熱效率的提高,每天僅需要144千克,可節省燃料424%,而且秸稈、糞便等煉製沼氣後產生的沼渣、沼液還是優質有機肥料,還田後,不僅肥效高,還能疏鬆土壤。此外,沼渣還能用作飼料,養豬、養鴨、養魚。

可降解性塑料

塑料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都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產品,我們平時使用下來的廢舊塑料,除了極少數被回收利用外,絕大部分被焚燒。塑料焚燒產生大量有害氣體,不僅給大氣造成嚴重汙染,也對人類健康構成不可低估的危害。為了解決廢舊塑料的汙染問題,人們研製開發了一種新型塑料,它就是司降解性塑料。

可降解性塑料有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兩種。光降解塑料是在塑料中添加光敏劑,加速其在太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的老化,以達到分解塑料的效果;生物降解塑料是將澱粉等天然材料的分子嫁接到組成塑料的大分子上去,由於土壤和水體中微生物對澱粉的分解作用,使塑料的長分子鏈斷裂成為易被微生物分解、吸收的分子鏈。

可降解性塑料不僅與普通塑料一樣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而且它能同時解決普通塑料丟棄後不易腐爛或焚燒後帶來的汙染等各種危害的問題,成為塑料工業的發展方向。

生態農場

生態農場是保護環境、發展農業的新模式。它遵循生態平衡規律,在持續利用的原則下開發利用農業自然資源,進行多層次、立體、循環利用的農業生產,使能量和物質流動在生態係統中形成良性循環。

例如在一個農場裏,水稻、蔬菜、樹木是構成轉化太陽能的“生產者”,農場裏養的豬、羊、牛、雞、鴨是生態係統中的“消費者”,稻草、樹葉和蔬菜加工成動物飼料,而動物糞便和肉類加工廠排出的高濃度有機廢水,送到嫌氧發酵的沼氣池內,通過微生物分解生產沼氣,為農場的生產、生活提供能源。沼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沼渣,經處理製成顆粒飼料喂豬養鴨,沼液可作液體肥料灌溉農田或養魚,這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係統。

上海崇明東風農場以奶牛場為中心,從處理畜糞尿開發沼澤人手,綜合解決能源、環境、飼料等問題。它還采用沼液無上培青飼料,不受季節、氣候影響,均衡地供奶牛食用;利用土地淨化功能,集中有機廢水排放到水生作物如茭白、藕等的田裏,經過大麵積土地漫流,不僅淨化了廢水,而且充分利用了有機廢水的養分,促進了水生作物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