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俄羅斯16—18世紀建築(2 / 2)

宮殿

彼得大帝死後,18世紀中葉,貴族弄權,破壞了彼得大帝改革的製度,忽略迅速增長著的城市和市民的公用建築,又把興趣轉向宮殿和教堂。

一座重要的宮殿是為沙皇葉凱撒玲二世(1729-1796年)造的皇家村的葉凱撒玲宮(1752—1756年)。除了東端一個小小的教堂外,其餘就是長條形的,長達300米,它主體三層,底層是重塊石砌,部分用力士像裝飾。二三層用巨柱式。東端的小教堂類似17世紀俄羅斯的“玩具式”教堂,一簇五個金色盔頂高高舉起,和長長的體形對比十分強烈而生動。窗子很寬大,柱列的節奏跳躍變化很大,柱子剛健有力。外麵的色彩很美:牆是藍的,柱子是白的,雕塑細部是金色的。它位於皇家村大園林的東北角上,皇家村的人口在宮殿的東邊,而宮殿的大門卻在西端,因此來人必須經過它長長的立麵,欣賞它。宮殿進深大,前後各一串連列廳,主要大廳有1000平米,室內裝飾非常華麗,都是洛可可。有兩個廳是中國式的,用中國式的牆紙、陳設和家具。廣闊的園林全是英國式的。

另一所重要宮殿是冬宮(1754—1762年)。冬宮是沙皇的宮殿和住所。建於1754至1762年,它在涅瓦河南岸,原造船廠東邊。這裏原來有一座小小的皇家別墅,改建的目的是使宮殿成為首都彼得堡的中心。占地9公頃。1837年大火重建。冬宮的四周圓柱林立,房頂上矗立著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宮殿長200米,寬160米,高22米。共有1050個房間,1886道門,117個樓梯。廣場當中立彼得大帝的像。但沒有完成。它的平麵是“口”字形的。它的主要連列廳朝涅瓦河和海軍部,正麵對著廣場的卻是些服務房間。它的立麵全長大約220米,柱子組織很亂,節奏複雜,倚柱、斷折簷部等,都是巴洛克手法。

大殿小廳個個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其中孔雀石大廳的每根圓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共耗用2噸多孔雀石。圖案鑲木地板用了紫檀、紅木、烏木等9種貴重木材。

大小金鑾店裏的油畫、壁畫、銀製吊燈和禦座,更是豪華無比。1917年十月革命時,工人、士兵和水兵就是在這裏逮捕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員。

現在冬宮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