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西班牙16—18世紀建築(2 / 2)

埃斯庫裏阿爾輪廓卻生動活潑。四角的塔和教堂前麵的一對塔都挺起中世紀傳統的尖頂。教堂的穹頂直徑是17米,高90米,上麵的十字架標高95米,穹頂的塔頂簇擁在一起向上升騰,在荒野中造成蓬蓬勃勃的景象。追求活潑的輪廓,正是西班牙民間建築的傳統。

巴洛克教堂

西班牙是耶酥教團的根據地。17世紀和18世紀前半葉,在耶酥教團的倡導下,西班牙又流行起巴洛克式建築來,主要在教堂建築中。這時期,西班牙入侵者在美洲大肆掠奪,無數金銀財寶滾滾流在西班牙,教堂建築窮奢極侈,正是西班牙入侵者心態的表現。該教堂於1573年由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在佐卡洛廣場上興建,該廣場為邊長240米的方形,曆史上象征著墨西哥的心髒。教堂用來自拉洛·於茲波特利的阿茲特克神廟的粉紅和紅色的火山岩石建成。其巴洛克式的正麵被兩座鍾樓環繞。和墨西哥城的許多其他建築一樣,這座教堂也深深受到多起地震造成的地陷之苦。它的三個內廳經常用支架撐著。

教堂的形製還是拉丁十字式的,西麵一對鍾塔,保持著哥特式的構圖。但是,鍾塔又完全用巴洛克式手法,堆砌著倚柱、壁龕、斷折的簷口和山花、渦券等等。體積的起伏和光影的變化都很浮誇。這種教堂的代表是聖地亞哥·德·貢波斯代拉教堂(1738年)。

18世紀上半葉的超級巴洛克簡直是狂亂的。一棵柱子可以有幾個柱頭,柱身痙攣地扭曲著,斷折的簷部和山花像碎片一樣埋沒在亂七八糟的花環、渦卷、蚌殼等等之中。形式和構圖變化突兀,不遵從任何理性的邏輯,一切都不穩定、混雜、毫無頭緒。典型的例子是格蘭納達的拉·卡都牙聖器室(1727—1764年)的內部。

聖地亞哥·德·貢波斯代拉大教堂立麵

由於西班牙堅決支持羅馬天主教會,因而它從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巴洛克。代表西班牙巴洛克建築頂峰的是1738年由卡薩斯一諾沃阿(1680~1749)為羅馬風時期著名的貢波斯代拉大教堂重新設計的主立麵,它將巴洛克跳動的體積感與西班牙傳統的裝飾愛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塑造了令人難忘的建築形象。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