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的風波

在德國2010年春季出版的新書中,文學圖書、文藝圖書、實用圖書、翻譯圖書都湧現出了不少優秀之作。從2005年以來,對每屆參展的第一名優秀作品,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都要頒發“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獎”。2010年,書展從所有參展圖書中選出了5部作品作為“最終候選作品”,而這些作品都是文學作品。

厄爾施泰因出版社出版的《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入選了“最終候選作品”,備受各界注目。該小說的作者海倫萊·貝克曼隻有17歲。《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自問世以來,好評如潮,很快擠進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幾位。海倫萊·貝克曼也因此被譽為“天才少女”,甚至有些大眾媒體認為她是“開創21世紀德國文學新局麵的鬼才”。然而,很快就有文學評論家尖銳指出,此前德國文壇已有一部布洛卡用筆名“愛依雷恩”發表的自傳體小說《頻閃觀測器》,而《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中有部分段落甚至整頁內容與《頻閃觀測器》相似,剽竊抄襲的嫌疑很大。迫於輿論的壓力,海倫萊·貝克曼隻好承認在創作《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的過程中,借用了《頻閃觀測器》的一些構思。由於《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已經成為暢銷書,該書的出版商一直想讓《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獲獎。在相持不下時,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組織專家,將《頻閃觀測器》與《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相對照,把後者剽竊抄襲的內容一一找出來,最後確認《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屬於“內容上的侵權盜版之作”。

當鑒定結果出來以後,德國著作家聯合會(VS)立即發表了“萊比錫聲明”,重申要保護知識產權,要無條件地遵守《著作權法》。在這份聲明的落款處,德國許多著名的作家都簽了名。這樣一來,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就把《阿霍羅德爾·羅特基爾》從“最終候選作品”中剔除出去。

最後,“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獎”授予了由洛沃爾德出版社出版的《我們幼年時代的浪漫》一書。該書的作者是格奧爾庫·克萊因,獲獎之前在德國就是小有名氣的作家。

藏書是德國人“最美的投資活動”追求高雅的德國人常說,“一個家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戶。”在德國,家家都有書架、書房,14%的德國家庭甚至有“家庭圖書館”。平均每個德國人有100本左右的書。對德國人來說,圖書不僅能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也是一種收藏和投資,很多人還把藏書作為遺產留給後人。

德國人買書的曆史幾乎與德國發明家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術同步。幾百年來,德國人對圖書的熱情一直沒有減退。據了解,受德國圖書商業交易協會委托,消費研究協會等機構最近進行了有關德國人買書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8000多萬德國人中有3600萬人買書。每人平均買書11本,花費110歐元。整個德國,共銷售4億冊書,銷售收入達40億歐元。這些書中還不包括專業書籍和教科書。調查還顯示,買書已經成為德國人最大的文化消費活動。買書的支出占德國人文化消費活動的40%,遠遠超過看電影、買光盤、玩電腦遊戲等。

有了愛書的氛圍,自然也催生了德國的圖書收藏市場。柏林的藏書家澀格爾博士對采訪者說,收藏價值較高的書多為全集。比如一套由幾十本書組成的優秀的百科全書,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德國家庭的必備之物。比如著名的布洛克豪斯大百科全書,現在已出版了第21版。新版全集共有30冊。全集在書架上可占近2米的寬度,總重量達70公斤。一個收藏這套全集的家庭說,買這套書要花3000多歐元。不過收藏全集往往收益很高,那些老版本的全集現在較原價格都增值了數倍。采訪者曾在一家德國舊書店看到一套28本的《尼采全集》。這套書比以前的定價高了十多倍,達2萬多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