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過半的大時代(下) (4)(3 / 3)

正因為如此,關於新的經濟增長點究竟在何處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叵測的偽命題。

我們的經濟一直在保持增長,然而那指的是GDP的增長,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國民皆富,正如我們前麵所言,當民眾手中的資本性財富過少的時候,無論GDP增長多少,都和民生掛不上太多關係。

所謂的GDP增長“保七爭八”,其實並不是困難的事情,隻要我們把錢花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多建幾條鐵路,多建幾座機場,就足以保證增長的穩定。但是,這樣的投資卻是對民生毫無裨益的,普通民眾絕不會因為這些投資多賺到一分錢,而重複建設對資源造成的浪費卻在所難免。

反過來,假如我們換一個思路來看待問題,就意味著一個財富時代的來臨。

可以說,我們的金融體係並不發達,實際上處於傳導鏈的末端,在這樣的情勢下,對於中國來說,保證充分就業才是經濟穩定,社會安定的關鍵,至於GDP究竟會增加幾個百分點,反而並不重要。

從大的方麵來看,經濟危機隻是經濟周期中的一個常態,在2020年之前,勢必要走出這樣的低穀,新一輪的全球經濟複蘇乃至增長,必然要以各國的國民經濟為動力,比起短視的拔苗助長行為,唯有立足於長遠,才能走得更遠,而非更快。

假如不能未雨綢繆,那麼亡羊補牢總還是必須的,假如我們把前麵的事情做好,那麼後麵的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想要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最穩妥也最應當做的工作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找到經濟的”興奮劑”,唯有讓民眾富裕起來,讓所有人都得到溫飽、有醫療服務、保證子女教育,讓所有人都有獲得有可靠收入的就業崗位,才是我們亟需修正之處。

3.5:未來的零負增長時代

我們的民族具備一種獨特的思維慣性,這指的是當我們習慣於某一種固定的狀態後,便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新情況。

比如說,我們已經習慣於GDP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長,而當這個增長勢頭減弱的時候,我們就陷入了恐慌中,那麼,假如有一天我們的GDP增長滑落到3%甚至更低呢?

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日子遲早會出現。

事實上,在未來十年中我們的變革,一定會發生在經濟模式方麵,當我們立足於長遠,不再單純依靠大規模投資來創造GDP增長的時候,也正是我們的GDP增長放緩的日子。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經濟趕上美日等國是必然之勢,也必然會出現經濟高度發達之後的增長停滯現象,這就意味著未來中國必然會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現象,這樣的階段可能會持續幾年,十幾年,甚至於幾十年。

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如何還能夠保證生存,保證繼續積累財富,保證不斷地成長,保證不悲觀、不絕望,實在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4)大時代規律:倫理顛覆,促使人際關係支離破碎

在現代的商業社會中,正是人性的貪婪,才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我們對於金錢的渴望,更是構成了這個社會前進的助推燃料。

當這種貪婪被冠以進取心、事業心的名義登堂入室的時候,我們的倫理觀念就因此而遭到動搖,直至最後的顛覆。

主題介紹:灰色的商業時代——公民不服從——新倫理,新信仰——奪食的群狼

4.1:灰色的商業時代

我們正處於一個灰色的商業時代。

所謂的灰色,並非指經濟的蕭條,也絕非物質生活的倒退,過去的10年沒有出現這些負麵現象,未來10年也絕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