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過半的大時代(上)(4)(1 / 3)

所謂的新舊思維衝擊,實則是為貨幣尋找一個完美的投資方案,這個投資方案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處理資金流向這個命題上。

5.3:打通天塹的方案

在這裏,國家調控的價值就顯現了出來。

越是自由的市場,資本就越是要尋找穩定而利潤豐厚的去向,隻有保證了資金的穩定性,才能讓我們在危機中獲得保障,同樣的,隻有將資本引入按部就班的領域,才能夠解決它們死板一塊的經營模式。

資本在尋找利益,天生就具有流動的本能,但資本家隻為自己負責,自由市場所帶來的資本流動,其後果是很難預料的,這樣一來,我們既要保證資本的流通,又要防止其流動過快而對企業造成的損害。

即使是國家的管理者,也在這個兩難的選擇上走入了絕境。

在這個問題上隻有一個解決方案——公共工程建設。

大型的、技術性的、具有時代意義的工程建設,對於資本流通來說有著多重的意義,一來工程建設能夠解決許多企業的訂單問題,促進銀根流動,二來許多技術也隻能在公共工程上找到用武之地,如果失去了公共工程,也就失去了技術的發展。三來由國家出麵牽頭,其公信力與調控手段都可以得到保證。

比方說三峽工程的建設,這樣的大工程勢必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同時也需要數條產業鏈,更多的產業,以及不計其數的企業來為它提供服務。當國家牽頭來實施這樣一項工程的時候,帶給經濟上的刺激作用就遠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了。

5.4:發展的極限

我們必須記住一點,兩全的方案,往往是兩難的開端。

公共工程的建設,絕不是為了消耗資源的目的,將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資源捆綁在一起進行消耗,隻是推動經濟的手段,國家管理者在這一點的把握上,一定要千謹萬慎,稍有不慎,就會落入“大煉鋼鐵”式的窘境,專一追求消耗資源而導致浪費的後果。

更嚴酷的現實在於,公共工程的建設,有著它發展的極限,我們可以讓襪子廠遍地開花,也可以在全國密布火鍋連鎖店,卻不能保證每個省都有一個三峽。

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農業思維也好,商業思維也罷,其最直接的影響,無外乎對於財富的理解。如果你傾向於農業思維的思考方式,那麼你必定會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人生,進而成為大時代中最穩固的基礎力量。

如果你傾向於商業思維的思考方式,那麼你必定在某些領域有著超人的直覺和運營天賦,並且敢於在機遇降臨的那一刻傾巢而搏,從而極有可能在大時代中成為領軍人物。

現在,你知道了大時代中的第三條規律,如果你對它尚未了解,那麼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需要掌握的規律太多,麵麵俱到的並不一定意味著全知全能,反而有可能是全部一知半解的半瓶醋。

正如那句廣告詞告訴我們的那樣:一切任你選擇。

(6)大時代規律:技術進步,扭曲國民心態原有走向

如果我們找到了操控我們心態的隱性規律,也就找到了技術厭惡症的病根所在。

造成了我們在幾千年來缺乏進取,隻重心性不重事功的原因,就是我們傳統思想中的”重天命,輕人力。”這才是隱性規律的關鍵所在。

主題介紹:技術厭惡症的病根——兩極的跳躍——扭曲的技術崇拜症——偽技術時代

6.1:技術厭惡症的病根

我們從來不是個熱愛技術的民族。

在這一本書的寫作同時,坊間正熱賣一本《你能跟上十年後的中國嗎》,其中便精確地談到了中華民族對於技術的厭惡心理,並把這種心理的來源歸結於集體主義。

這樣的說法正中要害,然而卻尚未鞭辟入裏。

我們應該看到,在集體主義的影響下,我們變得不願意出頭,不願意以參與的方式來進入遊戲,隻喜歡在集體主義光環的籠罩下抱在一起取暖,為他人的勝利站腳助威,欣欣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