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與孩子不得不談到死亡的問題時,家長最好是如實回答,告訴他死亡是每個生命都會麵臨的一種自然狀態,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死了的人不能複生;死亡是一切身體活動的停止,平靜地描述死亡的狀態,如心跳停止、不會呼吸、不會說話走路、樣子像睡著了,不會再醒過來等等;死亡會因為年老、生病或意外引起。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接受的話,家長不妨帶孩子去看看自然界的花謝花開,借以給他講講生命的意義。
這裏需要注意一個特殊的問題,如果孩子問道:“媽媽(爸爸或其他親人),你會死嗎?”時,如果家長直接答說“會”,將使孩子誤以為近期就會發生。因為孩子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成形,所以在回答該問題時務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會死”。通過多次強調“很老”這個字眼,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他的親人受到死亡威脅而不安。
推薦兩本適合此年齡段孩子閱讀的關於死亡的繪本讀物——《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和《獾的禮物》,可以給孩子讀一讀,希望能對孩子有所幫助。
火火媽立即去書店買來了其中的一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繪本講述了小男孩布魯諾的爺爺過世了,麵對爺爺的死亡,布魯諾經曆了疑惑、痛苦與悲傷,最後終於明白,心中的爺爺就像照片上那樣微笑著,繼續活在自己的記憶中。
給火火念讀完的那天晚上,火火媽發現入睡後那種安詳的姿態又回到了兒子的臉上……
69變成了89
這天,火火媽發現兒子用紅筆仔細地在語文隨堂測驗卷子的分數上描畫著,不由得奇怪的湊上前去看了看,竟然發現小家夥在“96”的“6”上塗上了好幾筆,像一個“8”。
火火抬頭神神秘秘地告訴她:“我們班的蘇蒙蒙今天被張老師請家長了,她偷偷摸摸地改分了,把69改成了89。”
“哦?你覺得她為什麼這麼做?”
“她沒考好,覺得丟臉了,怕同學看不起她,也怕爸爸媽媽罵她,所以才改的。”
“那結果呢?”
“被張老師發現了,就把她媽媽叫來了。”
“你覺得她這麼做對嗎?”
“不對,她不誠實。媽媽,我剛才就是改著玩的,我才不會像她那樣還成績呢!”
“這就對了,兒子。考試是檢驗自己學習成績的手段,要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成績,考得不好說明你還沒有完全掌握知識,隻要以後再努力一定就好了。老師和同學看到你認真努力,就不會看不起你。可是如果為了怕別人笑,為了麵子而做出這種不誠實的行為,就是不對的了,知道了嗎?”
“嗯,以前老師講過,像蘇蒙蒙這樣的就是虛榮心,不是好孩子的行為!”
【家長備課】讓孩子遠離虛榮的侵蝕
火火媽曾經在書上看到過,小學生的虛榮心往往是由嫉妒、攀比、好勝、自尊心過強等因素引發,而且有相互影響和促進作用,也有是由於家人的言傳身教導致的。有虛榮心理的孩子,其內心深處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虛等心理缺陷,虛榮的表麵行為隻是一種補償手段,以掩飾其內心的缺陷。具體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虛榮心的行為表現,可能是攀比(很在意老師、家人或別人對他的表揚或讚美;經常與人作比較,如衣服、書包、筆、成績等)、說謊(如為了滿足玩遙控車的虛榮心,騙父母學校要錢交什麼費用,然後拿騙到的錢去買遙控車)、自誇炫耀(對自身的外表、學識、家人的地位或自己的成績表現出妄自尊大,經常將其掛在嘴邊並加以宣揚,炫耀自己家庭富裕等)、作弊(為了取得一個讓家人滿意或者讓別人羨慕的成績而選擇考試作弊)或是嫉妒(對比自己強的人就表現出排斥、挖苦、打擊、疏遠、為難等行為),甚至還會出現偷竊、行騙等更為嚴重的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