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少先隊員
火火班裏明天要民主投票選舉第一批少先隊員了,小家夥在興奮之餘不免又顯得有些緊張。他說,今天班裏有好多同學已經開始拉票了,還有同學已經提前練開了演講稿上的內容。
“我也跟好多同學說了,讓他們明天都投我一票。可是,我不知道他們聽不聽我的。”火火說這話的時候,感覺有些沒有底氣。
火火媽立即勸慰道:“沒關係,兒子。你平時的表現大家都能看得到,老師也會看得到,隻要你平時表現好,選不選上都不要緊。”
等火火睡了之後,火火媽偷偷地看了看兒子準備的演講稿,上麵的拚音比漢字還要多!
“大家好,我敢於競選少先隊員,是因為我對自己有信心,我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在學校我愛學習、愛勞動、愛班級、愛老師,團結同學;在家裏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幫媽媽做家務……如果我當選了,我以後會努力做得更好,不會令大家失望;如果我落選了,就說明我還有不足的地方,我不會氣餒,我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爭取以後做得更好!”
“班裏像他這樣自己寫演講稿的應該不多吧?”火火媽暗自思忖著。
【家長備課】讓孩子學會良性的競爭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培養和倡導孩子的競爭意識上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要以倡導良性競爭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
班主任張老師給全體家長的一封信——
各位家長:
明天班裏將進行第一次少先隊員民主選舉。孩子的好勝心都比較強烈,就此我想給諸位家長談談,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良性競爭。
小學生自入學開始,學生間就不可避免地涉入競爭環境。適度的競爭是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但是,不良的競爭心態會扭曲孩子的心理,使孩子出現謾罵,嘲笑,攻擊,侵犯等一係列的嫉妒行為,還會令孩子用非常規的手段來贏得競爭勝利。為了能讓競爭起到積極的作用,家長就要學會引導孩子有一個良性的競爭心態。
首先,家長自身要持有良好的競爭心態,理智對待孩子的得失,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果家長在孩子競爭失敗後,用“不爭氣”之類的消極語言指責孩子的話,無疑是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競爭心態的。家長平時在家就要督促孩子多努力以自我完善,而不應在麵對競爭的時候給孩子教授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這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競爭。要讓孩子明白,無論是哪個領域內的競爭,提升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永遠是自己在競爭中能處於不敗之地的前提。要提醒孩子,應視競爭對手為趕超的目標,以實力和能力趕超對手,而不是通過誹謗、排擠、打壓等非正當手段得益。與他人的競爭,是檢驗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機會。如果競爭失敗了,就說明自己做的還不好,要有意識地尋找競爭中獲勝者的優點,主動去探尋失敗的原因。
再有,要提醒孩子,應視競爭對手為趕超的目標,以實力和能力趕超對手,而不是通過誹謗、排擠、打壓等非正當手段得益。
最後,要讓孩子理解合作與競爭之間的關係。協作主要是為了達到目的而相互合作,為了達到協作,要更多的和同伴交流思想,協作一致。通過協作活動,可以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成功與群體中其他成員彼此促進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為此要給孩子講清楚,勝利從來是不能靠單打獨鬥實現的,多數時候還是要靠團隊的力量。
補充說明一點的是,盡管我們倡導競爭,但並不意味著主張孩子去事事爭先,斤斤計較。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分辨,哪些是大目標,值得全力以赴去嚐試、去競爭;哪些又是雞毛蒜皮、無足輕重的小事,順其自然而不刻意為之,這樣,不僅可以使孩子體味競爭的意義與價值,還可以使他們避免一些由於過度競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我的東西憑什麼要給他?”
“媽媽,今天上美術課時蘇凱找我借蠟筆,我沒借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