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潤物無聲地塑造孩子的優秀品性 (2)(1 / 3)

有個女孩是班裏的中隊長,在班裏並不厲害,也不好發脾氣,但卻有很高的威信,說話有人聽。究竟她成功的訣竅是什麼呢?一天,兩個男同學為一點小事吵起來,兩人聲音越來越高,火氣越來越大,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理,振振有詞,各不相讓。這時候,這個中隊長過來了,口氣平和地說:“你們不是要準備聯歡會節目嗎?待會兒你們再打。”兩個氣衝衝的同學竟各自收了場,一場爭吵到此結束。其實兩個爭吵的同學在吵了一陣以後,也並不想繼續吵下去,但是爭吵的雙方都已僵到這個地步,難以自己收場,這個中隊長的聰明在於看透了雙方的心思,給了兩個人一個台階,又不損傷兩人的麵子,於是矛盾就化解了。

讀完這個小故事,火火媽覺得,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摸清對方心裏想些什麼,不但可以令自己受人歡迎,而且還能夠輕而易舉地化解矛盾,搞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作為家長,有必要教孩子試著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如同前麵那個女孩婷婷的家長一樣,當孩子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不要急於就此事蓋棺定論,而是要引導孩子想想“如果你是他”會是怎樣一種感受。舉一反三,平時還可以讓孩子多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上考慮,去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站在爺爺奶奶的角度上考慮,去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去理解了老師的艱辛等等。當孩子出現自我中心、任性的現象時,可以告訴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問問他如果爸爸媽媽強迫你去做某件你不想做的事時,你會什麼什麼感受,以此來讓孩子學會推己及人的處事方法。

這件事真的沒你的責任嗎

火火放學一進家門,就滿臉委屈地衝著媽媽“告狀”,說是今天被張老師“冤枉”了。碰巧此時,張老師打來了電話,告訴火火媽,今天下午上聽讀課的時候有個孩子講話,火火很大聲的製止那個孩子,那個孩子不服,於是兩個人就吵了起來,最後都被老師叫起來罰站。張老師說,火火對這件事有點小情緒,認為自己很委屈,罰站的時候眼淚都在眼眶裏含著,咬著牙沒讓它流下來,希望家長能在家裏好好開導一下孩子,疏通他的小情緒。

火火知道電話是張老師打來的,一臉的不高興,覺得老師還在不依不饒地“告狀”。火火媽猜到了小家夥的想法,於是便說道:“跟媽媽說說,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雨辰上課說話,害得大家都聽不見老師念的生詞了。我批評了他,結果張老師連我一起批評了,還讓我們倆都站了半節課。憑什麼啊!”小家夥還真的是想不通。

火火媽並不著急,慢條斯理地問:“你是怎麼批評他的呢?”

“我就告訴他,讓他別說話了,大家都聽不見了。”

“你是悄悄告訴他的嗎?”

“他又不是我同桌,我就大聲告訴他的。”

“那你想想,你這麼大聲喊的話,別的同學是不是更聽不清老師說話了呢?”

火火不說話了。

“那個孩子上課說話,是違反課堂紀律。你想要製止他是好意,可是你選擇的這個方法,是不是也違法課堂紀律了呢?”

“是。”火火低著頭小聲說。

“那老師罰你站,是不是冤枉你了呢?這件事裏有沒有你的責任?”

“嗯,我也有不對的地方。”

【家長備課】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

火火在今天的日記裏寫道——

今天,王雨辰上課說話,我大聲製止了他,但是被張老師罰站了。開始我有些感覺委屈,但是後來媽媽教育了我,讓我認識到,我這麼做也是違反了課堂紀律,是不對的。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後會注意改正。

讀著兒子的日記,看著歪歪扭扭的字跡,火火媽覺得十分欣慰。看兒子睡著之後,她給張老師發了短信,告訴張老師,通過引導孩子自我反省,令他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且在日記裏記下了這件事。然後,在班級博客裏寫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卓越源於反省,如果一個人經常地自我反省,那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不斷地走向完美與高尚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由於每個人都很容易受自身學識、閱曆、性格等種種因素的局限和影響,因而在經曆、處理和理解生活中的某種事物時,就不可避免地會陷入某些片麵、乃至錯誤之中,這勢必會帶來不良的結果。為此,“自省”就應該成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在教會孩子各種能力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教會孩子自我反省,這對孩子培養自我意識,依靠自己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